中國遼寧省迎來兩(liang) 處世界級候鳥棲息地。
兩(liang) 個(ge) 月前,在第46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an) 委員會(hui) 會(hui) 議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順利通過遺產(chan) 委員會(hui) 評審,遼寧省大連蛇島—老鐵山、丹東(dong) 鴨綠江口兩(liang) 處候鳥棲息地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此次入選填補了遼寧省無世界自然遺產(chan) 的空白。近日,記者來到遼寧,探訪這兩(liang) 處世界級候鳥棲息地。
“破紀錄了!”記者們(men) 剛下車,一名工作人員疾步走來,激動地向大家分享喜訊。
9月23日,監測數據顯示,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秋季猛禽監測單日記錄猛禽11175隻,打破了老鐵山2023年9月22日7561隻的單日最高紀錄,這也是中國大陸秋季猛禽監測的首個(ge) “萬(wan) 猛日”。
老鐵山坐落於(yu) 遼東(dong) 半島最南端,與(yu) 山東(dong) 半島隔海相望,構成了候鳥穿越渤海海峽的最短路徑。據統計,老鐵山地區現記錄猛禽種類數占全國猛禽種類的近一半,也因此被稱為(wei) “中國大陸第一觀猛聖地”。
“猛禽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據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王小平介紹,猛禽對環境變化高度敏感,通過開展監測掌握猛禽種群數量變化,對於(yu) 評估特定區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yi) 。
9月23日,遼寧大連老鐵山海岸自然風光景色。中新社記者 劉亮 攝
昔日,由於(yu) 利益驅使與(yu) 不良飲食風尚泛濫,捕獵、販賣及食用鳥類的行為(wei) 在當地盛行一時。直至1980年,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護鳥行動才被提上核心日程。成立護鳥隊加強巡護,多部門聯合嚴(yan) 格執法,加強宣傳(chuan) 教育……多方努力下,老鐵山鳥類亂(luan) 捕濫獵行為(wei) 得到有效遏製。至2022年,老鐵山保護區內(nei) 首次實現“無網”目標。
如今,護鳥力量正日漸壯大。保護區設立了老鐵山猛禽救助中心,當地居民發現受傷(shang) 的鳥類時,會(hui) 第一時間聯係相關(guan) 部門,確保這些受傷(shang) 的鳥類能被及時轉送至救助中心接受治療。保護鳥類、珍愛自然的行為(wei) ,在當地蔚然成風。
申遺是一場“生態大考”,考驗的不僅(jin) 僅(jin) 是一處提名地,更是對整座城市生態建設水準的全麵測評。據悉,大連市用4年時間完成了一般申遺項目需要8年左右的任務。申遺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多年來當地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的辛勤努力。
沿著渤海沿岸向北而行,記者來到此行第二個(ge) 目的地——丹東(dong) 鴨綠江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總麵積81430公頃,被國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譽為(wei) 目前世界上發現遷徙鳥類種群數量最大的停歇地。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保護區不僅(jin) 保留了東(dong) 亞(ya) 原始濱海濕地的地貌,且容納了遼東(dong) 半島的大部分物種,保持了東(dong) 北地區南部野生動物種類的豐(feng) 富度和多樣性。高低等植物、鳥類、遊泳動物以及兩(liang) 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動物在這裏生息,形成一張複雜的生存網。
9月24日,遼寧丹東(dong) 鴨綠江口濕地保護區。中新社記者 周孫榆 攝
為(wei) 嗬護候鳥棲息地,該地下了不少功夫。
修建護堤,杜絕洪水水患;建設人工濕地水文調控係統,營造適鳥生境;修建上百座人工島,並利用自然潮汐,人工修複蘆葦沼澤和紅海灘,增加鳥類棲息繁殖地……近年來,當地投資2億(yi) 元人民幣開展了“孤山葦場生態修複工程核心區濕地生境修複項目”,使濕地生態環境大為(wei) 改觀,鳥類數量及種類逐年遞增。2016年,丹東(dong) 市還通過首部實體(ti) 性地方法規,推動濕地保護區管理法製化進程。
“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北京林業(ye) 大學教授、申遺技術團隊負責人雷光春強調,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要保護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將其“關(guan) 在籠子裏”,還應通過展示平台與(yu) 宣傳(chuan) 教育,喚起社會(hui) 公眾(zhong) 對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的重視,增進其認知。
據丹東(dong) 市林業(ye) 和草原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劉洋介紹,目前自然保護區展示中心大廳正在進行修繕,並對展示大廳外部進行布展,預計很快將完成建設,對外開放。他希望,未來中心能成為(wei) 公眾(zhong) 了解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和候鳥的一扇重要窗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