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當長城飄滿“中國紅”,香港青年深情詠唱淳樸愛國情

發布時間: 2024-10-01 10:39: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祖國母親(qin) ,您的關(guan) 愛,我們(men) 香港青年感受到了,我們(men) 要用實際行動向您訴說感恩之情,祝您生日快樂(le) 。”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流出一首讚歌。”

  “我最親(qin) 愛的祖國,我永遠緊依著你的心窩。”

   一部短短五分鍾的音樂(le) 視頻,濃縮了百位香港同胞、香港青年對祖國母親(qin) 的愛。(點擊瀏覽相關(guan) 報道)而這部《我和我的祖國》音樂(le) 視頻的發起人和組織者,是一群懷抱愛國熱血和民族情懷的香港青年。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際,這群香港青年用自己的故事,用青春的歌聲,訴說、歌唱淳樸、純粹的愛國之情。

   李浩銘:愛國心是香港青年最淳樸的驅動力

  在清華大學讀書(shu) 的香港青年李浩銘,是《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音樂(le) 視頻的聯合發起人、總導演。

  談起創作初心,李浩銘回憶道,剛開始時,他和其他幾位發起人懷抱一腔熱血和情懷,但既沒啟動資金,又沒完善的創作理念,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他們(men) 敲開了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的大門。

  欣喜的是,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全力支持他們(men) 的創意,還鼓勵他們(men) 大膽去幹。

  “就這樣,團隊從(cong) 四個(ge) 人變成八個(ge) 人,八個(ge) 人變成十個(ge) 人,十個(ge) 人變成一百多人,慢慢地壯大。”

  李浩銘說,身邊的香港同學們(men) 都想為(wei) 祖國母親(qin) 送一份生日禮物,踴躍參加音樂(le) 視頻拍攝,那份純粹的愛國心就是大家最淳樸的驅動力。

  回首籌備音樂(le) 視頻的那段時光,最讓李浩銘難忘的還是拍攝當天的場景。

  深夜,同學們(men) 坐著大巴出發,淩晨時踏著月光爬上長城。雖然幾乎一宿沒合眼,但同學們(men) 還是以飽滿的狀態完成拍攝。

  “長城本來就是我們(men) 中華民族的符號,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民族精神的標誌之一。選擇長城作為(wei) 拍攝地,我們(men) 香港青年就是想表達出這種精神。”

  音樂(le) 視頻中,長城有一段岔口形狀看似“人”字,參與(yu) 拍攝的香港青年們(men) ,身在其中揮舞國旗、動情吟唱。

  “我們(men) 把這一幕取名‘人中有人’,寓意著我們(men) 香港青年把理想和誌向,真正嵌入到國家發展大局之中。”

  李浩銘介紹,音樂(le) 視頻中還有一幕叫“薪火相傳(chuan) ”,一代人、一代人接棒傳(chuan) 遞國旗,隨著接旗手背後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也預示著愛國愛港的建設力量越來越壯大。


李浩銘在清華校園內(nei) 讀書(shu) 。蔡鎮涵 攝

  “我們(men) 在創作及拍攝過程中,得到各地政府支持,證明國家對香港青年的關(guan) 懷是實實在在的,是真的用行動在支持我們(men) 香港青年,真的讓我們(men) 香港青年感受到國家的溫暖。”

  李浩銘從(cong) 小就被父母送到國外求學。“我在英美加起來待了十一年,其實作為(wei) 中國人,有些慚愧,在外漂這麽(me) 久,反而對自己的國家不是很了解。”

  憧憬未來,李浩銘堅定地表示,以前我是祖國快速發展的旁觀者,回國就是希望從(cong) 旁觀者變成參與(yu) 者,真正投身到建設祖國的行列之中。

   黃爾諾:回到祖國土地感觸中國人認同感

  黃爾諾身上和李浩銘有很多相同標簽,從(cong) 小到國外獨立生活、都(曾)在清華大學求學……

  不同的是,黃爾諾在2020年畢業(ye) 後換了一條賽道。他通過參加英文主持人大賽,進入到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GTN成為(wei) 節目主持人。

  “我在節目中會(hui) 邀請外國青年、留學生,與(yu) 他們(men) 聊不同的時政話題,從(cong) 他們(men) 的角度、視角去解讀中國式現代化。”

  黃爾諾的節目選題精良、“網感”十足,充滿青春活力。

  “我希望通過節目展示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用外國青年、留學生的聲音,傳(chuan) 播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身高超過一米八五的黃爾諾,在《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音樂(le) 視頻中,英姿颯爽揮舞國旗的畫麵,格外“出圈”。

  原來,他另一個(ge) 身份是清華大學國旗儀(yi) 仗隊首位港籍升旗手。

  這段經曆最令黃爾諾難忘。


 黃爾諾在清華國旗儀(yi) 仗隊訓練。受訪者供圖

  “最後一次以學生升旗手身份執行任務時,是我的畢業(ye) 典禮。在老師和同學們(men) 麵前展開、升起五星紅旗,那種自豪感好像從(cong) 每個(ge) 毛孔中油然而生。”

  說到當初選擇回國的原因,黃爾諾表示,在國外待得越久,就越珍視自己中國人的身份。“我要回到這片土地上,感觸她帶給我的認同感。”

  升旗手的烙印,深深激發出黃爾諾的愛國情懷及對於(yu) 國旗的敬仰。

  “這些收獲對我而言,是非常好的愛國教育,讓我深刻體(ti) 會(hui) 到,作為(wei) 一個(ge) 中國人、一個(ge) 香港青年,我與(yu) 祖國有千絲(si) 萬(wan) 縷的聯係。”

   林泳妤:作為(wei) 中華民族一分子要知道根在哪裏

  甜甜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濃烈又淳樸的愛國心。

  這就是“00後”香港青年林泳妤,她是這部《我和我的祖國》音樂(le) 視頻的聯合發起人和音樂(le) 總監。

  “《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的旋律,伴隨幾代中國人成長,我們(men) 在構思編曲時,想加入一些港風特色,既體(ti) 現出香港青年青春活力的一麵,又能表達同學們(men) 為(wei) 生日獻禮的摯誠。”

  林泳妤說,重新編曲過程中,她的內(nei) 地同學也幫助很多。

  “我很感謝他,內(nei) 地同學也能加入視頻創作,也體(ti) 現出我們(men) 兩(liang) 地青年的大融合。”

  在籌備和組織視頻拍攝的日日夜夜裏,林泳妤身邊始終有小夥(huo) 伴陪伴,與(yu) 她並肩戰鬥。

  “我們(men) 不知道熬了多少夜,但大家隻有一個(ge) 信念——共同完成一份最美好的生日禮物。”

  拍攝這部音樂(le) 視頻時,有個(ge) 小細節讓林泳妤至今難忘和感動。

  “視頻中,很多香港青年一起揮舞國旗,畫麵非常壯觀。”但她透露,其實每麵國旗都很重,間歇時,每個(ge) 人都不願鬆手放下國旗,怕國旗會(hui) 碰到地麵粘上塵土。

  其實在首播前,林泳妤和小夥(huo) 伴們(men) 已經無數次看過這部視頻,可在首播當天,視頻一幀一幀映入眼簾,眼淚還是在不知不覺中,順著臉頰流淌。


林泳妤和同學張卓楠(左)、周凱嵐(右)共同為(wei) 祖國母親(qin) 送上祝福。陳銀沙 攝

  “每幀畫麵都傾(qing) 注了大家的心血,那一刻,覺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沒有白費。”

  林泳妤是土生土長的香港姑娘,長大後,她選擇跳出“舒適區”。

  “我一直很想到首都北京上學,因為(wei) 我深知,香港青年的命運與(yu) 祖國緊密相連。”

  她慢慢發現,身邊有很多香港同胞和同齡人選擇到祖國內(nei) 地求學、生活,甚至置業(ye) 、創業(ye) 。

  “我們(men) 在政策上得到很多支持,讓我覺得很溫暖,也代表著我們(men) 與(yu) 祖國密不可分。”

  已經是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大五學生的林泳妤,還有一年就將本科畢業(ye) 。

  “包括我自己在內(nei) ,很多來祖國內(nei) 地上學的香港同學,會(hui) 考慮以後在這裏紮根。”

  林泳妤表示,她和籌備這部視頻的所有小夥(huo) 伴,也想告訴更多香港青年,“作為(wei) 中華民族一分子,要知道我們(men) 的根在哪裏。”

   吳紫羽:向更多香港青年傳(chuan) 遞祖國關(guan) 愛

  “你用你那母親(qin) 的脈搏,和我訴說。”

  當《我和我的祖國》激昂的旋律響起,音樂(le) 視頻中的吳紫羽揚起國旗,臉上滿是激動與(yu) 驕傲。

  作為(wei) 在內(nei) 地長大的香港姑娘,吳紫羽從(cong) 小便對祖國有著深厚感情。

  “和我訴說”是她特別喜歡的歌詞之一,何為(wei) “訴說”?吳紫羽給出自己的理解。

  “從(cong) 個(ge) 人角度說,十幾年來,我在北京求學、就業(ye) 、創業(ye) ,都沐浴著祖國的政策支持和各級政府的關(guan) 愛,希望通過參與(yu) 《我和我的祖國》音樂(le) 視頻的拍攝,向祖國母親(qin) 訴說感恩之情。”

  “從(cong) 國家層麵說,我們(men) 當代青年生逢其時,希望能夠代表香港同胞為(wei) 國家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抱著積極推動京港兩(liang) 地青年交流交往的初衷,吳紫羽加入北京高校香港聯合會(hui) (“京港聯”)並擔任執行主席,為(wei) 來北京學習(xi) 、生活的香港學生和香港青年提供服務。


吳紫羽揮舞國旗,為(wei) 祖國母親(qin) 慶生。陳銀沙 攝   

  從(cong) 中國政法大學畢業(ye) 後,吳紫羽進入律所工作,但忙碌的工作並未讓她改變初衷。

  吳紫羽經常利用工作之餘(yu) 奔走在京港兩(liang) 地青年的各項交流活動中。

  “我十分享受不同工作帶給我的獲得感,我的個(ge) 人成長與(yu) 祖國惠及香港青年的措施緊密相關(guan) ,我也想向更多香港青年傳(chuan) 遞來自祖國的關(guan) 愛。”

  在悠長寂靜的美術館長廊裏,吳紫羽提筆寫(xie) 下“欣欣向榮”四個(ge) 大字,這是她多年來生活在內(nei) 地的真切感受,也是她對偉(wei) 大祖國最美好的生日祝願。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