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采訪團一行來到新疆天業(ye) 集團蘑菇湖現代農(nong) 業(ye) 棉花種植基地,無數的棉絮蓬鬆地堆積在枝頭,從(cong) 遠處望去,就像一望無際的白色海洋。在微風的吹拂下,棉絮輕輕晃動,如同白色的海浪在緩緩起伏,陽光灑在上麵,使整個(ge) 棉田熠熠生輝。
上千畝(mu) 的棉田,卻不見一處水渠。“這是由我們(men) 天業(ye) 集團自主研發生產(chan) 的大口徑輸水管材,它淺埋於(yu) 地表,實現了以管代渠,在降低投入成本的基礎上,有效防止了水資源的滲漏和蒸發,節水率達10%以上,同時也提高了輸水效率。”新疆天業(ye) 智慧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總經理馬占東(dong) 自豪地說,我們(men) 積極推進智慧農(nong) 業(ye) 發展、鹽堿地綜合治理、生物可降解地膜研發與(yu) 推廣等現代農(nong) 業(ye) 前沿工作,大力發展綠色、高效為(wei) 農(nong) 服務的農(nong) 業(ye) 體(ti) 係,全力打造現代農(nong) 業(ye) 綜合服務商。
天業(ye) 集團自主研發生產(chan) 的大口徑輸水管材
來到灌溉首部,一個(ge) 個(ge) 黑色的塑料懸浮球緊密地覆蓋在水池表麵,其在降低水資源蒸發的基礎上,有效維持了水溫,同時抑製水中微生物的生長。在水池的上方,一排排整齊的光伏板將收集的光能轉化為(wei) 電能,通過儲(chu) 能設施,穩定供應基地泵房和各類設施24小時使用。
走進田壟中,一條條細長的小流量滴灌帶在地膜覆蓋下緊貼著棉花作物根係整齊排布。“滴灌極大節約用水,而覆膜防止水流失。”馬占東(dong) 說,相比普通的滴灌帶,小流量滴灌帶有效將棉田用水量控製在280立方米/畝(mu) /年,達到棉花種植所需的最佳用水量,僅(jin) 此一項,年節水率超15%以上。
塑料懸浮球緊密地覆蓋在水池表麵,降低水資源蒸發
馬占東(dong) 介紹,我們(men) 根據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需求,不斷研發迭代新的節水灌溉產(chan) 品,推出了壓力補償(chang) 滴灌帶、單翼迷宮式滴灌帶、內(nei) 鑲貼片式滴灌帶、小流量抗堵滴灌帶等滴灌產(chan) 品,應用作物達40多種,累計在全國各地區推廣應用麵積超1億(yi) 畝(mu) ,並成功出口至17個(ge) 國家,在海外示範、推廣麵積累計達16萬(wan) 畝(mu) 。
空中無人機、地麵監測儀(yi) 器、地下傳(chuan) 感器……在蘑菇湖現代節水農(nong) 業(ye) 示範基地,田間地頭滿滿都是“科技範兒(er) ”。在這裏,萬(wan) 畝(mu) 農(nong) 田實現一人管理已不是新鮮事。
“土壤墒情監測儀(yi) 、一體(ti) 化氣象站、蟲情測報儀(yi) 、視頻監控等設施,實現“墒情、蟲情、氣候、苗情”四情監測,管理人員可遠程實時查看各環境參數數據及趨勢,並根據數據反饋作出相應調整,以保證農(nong) 作物良好的生長態勢,助力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天業(ye) 智慧農(nong) 業(ye) 公司技術員王士偉(wei) 說,帶著遙感天線和光伏板的自動控製輸水閥與(yu) 滴灌係統組成智慧灌溉係統,用手機APP就可實現“一鍵”操作,遠程控製閥門實現自動啟閉。
除此之外,該基地充分應用大數據平台,集成“空天地”一體(ti) 化農(nong) 情反饋技術,通過對照不同作物全生命周期生長數據進行科學分析,應用預設的專(zhuan) 家決(jue) 策控製邏輯模型,對作物生長環境進行自動化調控,實現農(nong) 業(ye) 管理少人化、決(jue) 策智能化。
如今,通過數字賦能、科技賦能讓蘑菇湖示範基地充滿了生機與(yu) 活力。馬占東(dong) 說,站在新的起點,我們(men) 將爭(zheng) 當新型工業(ye) 化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排頭兵,以科技為(wei) 引領,打造出創新、高效的國家名片,交出亮眼的中國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