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日上午,第二屆環喜馬拉雅地區傳(chuan) 播與(yu) 社會(hui) 發展論壇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舉(ju) 行。
本次論壇由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加德滿都人文學院語言與(yu) 大眾(zhong) 傳(chuan) 播係和康巴衛視共同主辦,由電子科技大學——加德滿都大學“泛喜馬拉雅地區傳(chuan) 播研究中心”、數智公共治理四川省哲學社會(hui) 科學重點實驗室、電子科技大學區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省社會(hui) 科學數字文化與(yu) 傳(chuan) 媒重點研究基地承辦。
在開幕式上,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胡俊和加德滿都大學校長Prof.Bhola Thapa分別致辭。
本次論壇共邀請了尼泊爾、美國、印度、英國、巴基斯坦、斯裏蘭(lan) 卡和不丹等國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等院校的100餘(yu) 名業(ye) 界專(zhuan) 家學者,共同就《環喜馬拉雅地區命運共同體(ti) 建設》《跨文化傳(chuan) 播與(yu) 族群交流交融》《數字化與(yu) 城鄉(xiang) 社會(hui) 發展》《區域發展與(yu) 合作治理》等熱點議題進行探討,共同為(wei) 環喜馬拉雅地區的繁榮發展獻智獻策。
清華大學國際傳(chuan) 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表示,環喜馬拉雅地區地域廣袤,人口眾(zhong) 多,論壇的舉(ju) 辦對於(yu) 打破環喜馬拉雅地區各國間的隔閡、增進相互了解和認知,推動區域共同發展,進而促進環喜馬拉雅地區成為(wei) 連接世界的重要橋梁和走廊具有重要意義(yi) 。
巴基斯坦真納大學亞(ya) 洲文明研究中心Ghani Rahman教授表示,中國在整個(ge) 環喜馬拉雅地區扮演著促進國際合作與(yu) 交流、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促進文化理解與(yu) 認同以及維護地區和平與(yu) 穩定等多重角色。本次論壇吸引到了研究環喜馬拉雅地區各個(ge) 方麵的專(zhuan) 家學者聚集在一起,就傳(chuan) 播和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能看到彼此的差異和優(you) 勢,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加德滿都大學語言與(yu) 大眾(zhong) 傳(chuan) 播係主任Nirmala Mani Adhikary認為(wei) ,本次論壇是中國、尼泊爾和其他國家高校教師和學者分享知識、建立聯係的關(guan) 鍵平台。它促進了跨文化交流,為(wei) 環喜馬拉雅地區未來的學術交流和文化合作鋪平了道路。
泛喜馬拉雅地區傳(chuan) 播研究中心主任韓洪表示,本屆論壇不僅(jin) 是一次文化交融的盛宴,更是多國學者互學互鑒、共同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見證。接下來,電子科技大學將積極搭建跨國研究、人才培養(yang) ,以及媒體(ti) 合作的交流平台,加強國際傳(chuan) 播的理論研究,促進環喜馬拉雅地區不同國家間的信息相通、文化相通和民心相通。
論壇上,康巴衛視圍繞“構築文化橋梁,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進行了主題分享。
本次論壇旨在分享以數字傳(chuan) 播為(wei) 基礎的新聞傳(chuan) 播、公共管理、政治學、曆史學等多學科共建的研究成果,各抒胸臆,以期環喜馬拉雅各國政府和機構在公共管理與(yu) 社會(hui) 治理、信息交流與(yu) 溝通、教育文化等領域,有更深入的交流和互鑒。
參與(yu) 此次論壇的人員表示,本次論壇對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推動環喜馬拉雅地區在數智時代的成果共享、互惠互利、文化互通、民心相通與(yu) 長治久安,構建環喜馬拉雅地區命運共同體(ti) 有著深遠的意義(yi) 。
論壇期間,還將同步開展“魅力天府·人文中國”四川優(you) 秀人文紀錄片展映展播、“神秘蜀韻·人文中國”主題書(shu) 展及尼泊爾媒體(ti) 產(chan) 業(ye) 調研活動。
尼泊爾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長Prithvi Subba Gurung、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代表出席開幕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