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長安街西端,世界乒乓球職業(ye) 大聯盟(WTT)中國大滿貫賽在首鋼園區激戰正酣。這是北京自1961年舉(ju) 辦世乒賽以來,首次承辦國際頂級乒乓球賽事,再度掀起“國球”熱潮。北京中軸線北端,中國網球公開賽走過二十載,在金秋時節如約而至。阿爾卡拉斯首奪中網男單冠軍(jun) ,三屆大滿貫得主薩巴倫(lun) 卡、奧運冠軍(jun) 鄭欽文等眾(zhong) 星雲(yun) 集,國家網球中心入場人數不斷刷新紀錄。
10月2日,鄭欽文在比賽中回球。當日,在北京進行的2024中國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第四輪比賽中,中國選手鄭欽文2比1戰勝美國選手阿尼西莫娃,晉級八強。新華社發(杜昕怡攝)
今年國慶假期,北京、上海等多地體(ti) 育賽事如火如荼,貴州“村超”足球友誼賽、雲(yun) 南帆船公開賽激發大眾(zhong) 參與(yu) 熱情。同時,高水平賽事推動“文體(ti) 商旅”深度融合,“跟著賽事去旅行”展現度假新趨勢,讓“十一”黃金周成為(wei) “賽事黃金周”。賽場內(nei) 外“中國紅”絢麗(li) 奪目,共慶新中國75周年華誕。群眾(zhong) 體(ti) 育、競技體(ti) 育、體(ti) 育產(chan) 業(ye) 全麵發展,凝聚起建設體(ti) 育強國的強大動力。
燃!體(ti) 育賽事精彩紛呈
9月26日晚,在中網開幕式結束後,乒乓球奧運“六金王”馬龍作為(wei) 中網女單首輪比賽的挑邊嘉賓,來到“鑽石球場”中央,實現了WTT中國大滿貫賽與(yu) 中網的“夢幻聯動”。
巴黎奧運會(hui) 上,中國隊包攬了乒乓球項目的五枚金牌,配合默契的王楚欽/孫穎莎拿下國乒曆史上首枚奧運會(hui) 混雙金牌。“中國選手在奧運會(hui) 上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乒乓球的領先地位,很高興(xing) 看到大滿貫賽來到北京這座‘雙奧之城’。”國際乒聯集團首席執行官、WTT董事史蒂夫·丹頓說。
10月3日,觀眾(zhong) 來到首鋼園區觀看世界乒乓球職業(ye) 大聯盟(WTT)中國大滿貫賽。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WTT中國大滿貫賽場上,既有溫情時刻,也有激情瞬間。男單首輪比賽,馬龍牽著兩(liang) 個(ge) 兒(er) 子出場,全場掌聲雷動,家人溫暖的鼓勵是他一路向前的動力;瑞典選手莫雷高德在32強賽逆轉取勝後,振臂高呼、盡情慶祝……
9月30日,馬龍帶著他的兒(er) 子們(men) 步入賽場。當日,在北京舉(ju) 行的2024年世界乒乓球職業(ye) 大聯盟(WTT)中國大滿貫男單首輪比賽中,中國選手馬龍3比0戰勝英格蘭(lan) 選手利亞(ya) 姆·皮切福特,晉級32強。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國慶節當天,孫穎莎晉級女單16強,賽後場館響起歌曲《我和我的祖國》,觀眾(zhong) 紛紛跟著音樂(le) 哼唱。“在這種氛圍下,我能更加享受比賽、專(zhuan) 注於(yu) 比賽。”孫穎莎說。
21歲的鄭欽文無疑是網球賽場上最受矚目的中國“金花”,她在巴黎成為(wei) 首位奪得奧運網球單打金牌的中國運動員。鄭欽文說:“中國賽季是我最期待的,包括中網以及接下來的武漢網球公開賽。我不會(hui) 把本土作戰當成一種壓力,而是會(hui) 享受球迷們(men) 的歡呼,拚盡全力贏下比賽。”
中國網球選手在巴黎奧運會(hui) 上創造曆史,吸引了許多“新球迷”的目光。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鄒銘澤首次到現場觀看網球比賽,雖然對比賽規則還不是很熟悉,但提起鄭欽文,他瞬間眼睛發亮。坐在鄒銘澤身旁的體(ti) 育教師周岩利用比賽間隙向學生們(men) 講解網球的曆史和規則,他說:“培養(yang) 孩子的興(xing) 趣是關(guan) 鍵。在現場看比賽能近距離感受高水平賽事的氛圍,激發大家的熱情。”
同樣在黃金周,上海網球大師賽拉開帷幕,“網球熱”繼續升溫。剛剛在中網創造曆史、挺進男單四強的中國選手布雲(yun) 朝克特轉戰上海,朝著他世界排名前50的目標邁進。
在上海吳淞口,世界F1H2O摩托艇錦標賽上演速度與(yu) 激情,觀眾(zhong) 在岸邊即可擁有絕佳觀賽視野;上海超級杯則在假期開啟“冰上盛宴”,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隊列滑各具特色。
10月3日,朱禕玎、李坤、張柏浩(左一至左三)在比賽中。當日,在2024上海超級杯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組決(jue) 賽中,中國選手朱禕玎以1分26秒848的成績獲得冠軍(jun) ,李坤和張柏浩分獲亞(ya) 軍(jun) 和季軍(jun) 。新華社發(陳浩明攝)
放眼全國,第一屆“一帶一路”暨貴州-粵港澳大灣區“村超”足球友誼賽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ya) 等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到貴州榕江參賽,這既是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國際交流的平台;雲(yun) 南舉(ju) 辦帆船公開賽、青少年皮劃艇靜水錦標賽,讓人們(men) 在如畫的風景中感受運動的魅力,點燃假日激情。
9月28日,榕江縣侗族大歌隊的演員們(men) 在“村超”足球場上表演。當日,“發現中國之美·相約貴州村超”國際友誼賽在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的“村超”足球場舉(ju) 行。24名駐華外交官與(yu) 當地“村超”球隊進行了一場國際友誼賽。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勁!文體(ti) 市場活力迸發
在充滿“工業(ye) 風”的首鋼園區,以高爐、廠房為(wei) 背景,總麵積近4萬(wan) 平方米的大滿貫公園將工業(ye) 遺存與(yu) 運動元素充分融合。
10月3日,遊客來到首鋼園區參觀體(ti) 驗世界乒乓球職業(ye) 大聯盟(WTT)中國大滿貫賽帶來的各項活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戶外草坪上,來自上海的閆雪瑩和朋友們(men) 一起倚在充氣沙發上,在大滿貫公園賽事直播第二現場觀看精彩的乒乓球比賽,在涼爽的秋日中倍感愜意。“我最喜歡的選手是林高遠,他身上有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始終激勵著我。”她說,“戶外的環境讓人感覺很放鬆,很享受和朋友一起在觀賽中度假。”
10月1日,孩子們(men) 在大滿貫公園玩耍。當日,2024年世界乒乓球職業(ye) 大聯盟(WTT)中國大滿貫比賽繼續在北京進行。新華社記者 王麗(li) 莉 攝
大滿貫公園是讓人們(men) 感受WTT文化的重要一環。北京首鋼體(ti) 育文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麗(li) 萍說,比賽場館與(yu) 大滿貫公園隔空呼應,首鋼園區滿足了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的需求,成為(wei) 城市複興(xing) 新地標和北京微度假旅遊熱門目的地。
在國慶假期,故宮、長城、頤和園等名勝古跡迎來絡繹不絕的遊客,其中就有今年法網和溫網的雙料冠軍(jun) 阿爾卡拉斯、美國名將高芙。他們(men) 在故宮身著中國古代華服打卡拍照,感受中國燦爛的曆史文化。“被這麽(me) 多曆史建築環繞真的很酷,感覺就像電影裏的場景,很不可思議,令人印象深刻。”高芙說,“我會(hui) 花點時間學習(xi) 中國曆史。”
今年中網,女子網球協會(hui) (WTA)賽事擴展為(wei) 96簽的超級1000賽,標誌著中網邁入新階段。走進中網賽事官方商店,國慶75周年限定徽章、中國龍主題徽章等紀念品受到熱捧。中網賽事官方商店負責人牛敏軒表示:“消費者普遍覺得今年商品設計多樣、品類豐(feng) 富,國慶假期客流量持續增長,有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觀賽者前來選購。”
10月1日,張帥在比賽後與(yu) 現場觀眾(zhong) 共慶國慶。當日,在北京進行的中國網球公開賽女單第四輪比賽中,中國選手張帥2比0戰勝波蘭(lan) 選手弗雷希,晉級八強。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近年來,“體(ti) 育+旅遊”引領新風尚,江蘇發布新一批“跟著賽事去旅行”體(ti) 育賽事清單及國慶假期體(ti) 育旅遊攻略;在各地舉(ju) 辦的馬拉鬆賽事既是跑友的“參賽目錄”,也是“旅行清單”……
國家體(ti) 育總局體(ti) 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說,2023年以來,以出入境觀賽為(wei) 主的體(ti) 育旅遊迅速回暖、快速增長,成都大運會(hui) 和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舉(ju) 辦吸引了大批國際旅客來華觀賽旅遊。
“‘跟著賽事去旅行’的核心在於(yu) 巧妙融合體(ti) 育競技與(yu) 旅行體(ti) 驗。”北京體(ti) 育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鄒新嫻表示,“相信明年的哈爾濱亞(ya) 冬會(hui) 、成都世運會(hui) 、粵港澳全運會(hui) 將帶動當地體(ti) 育文化更好地傳(chuan) 播。”
熱!“雙奧”火種生生不息
圓夢夏奧、築夢冬奧。北京作為(wei) “雙奧之城”,持續高效利用場館、人才、文化等奧運遺產(chan) ,續寫(xie) 精彩新篇。
本次WTT中國大滿貫賽舉(ju) 辦場館——首鋼冰球館、短道速滑館和花樣滑冰館是北京冬奧會(hui) 的配套場館,建設時考慮到首鋼承辦籃球比賽的需求,預留了“冰籃轉換”的功能。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規劃設計部負責人段若非說:“為(wei) 迎接這場乒乓球頂級賽事,根據項目特點,我們(men) 對場地布置進行了微調,進一步激活場館,實現‘冰乒轉換’。”
比賽期間,首鋼冰球館前排空場區的沙發座椅迎來了八位特殊觀眾(zhong) ,他們(men) 是首鋼集團的勞動模範代表。首鋼機電公司副總工程師衛建平在比賽結束後久久不願離開。在首鋼工作40年,他親(qin) 眼見證了首鋼的巨大變遷。“這個(ge) 區域之前是老廠房,後來改造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場館,如今又變身乒乓球館,舉(ju) 辦那麽(me) 盛大的國際賽事,太讓人自豪了。”
盧森堡的61歲老將倪夏蓮在北京奧運會(hui) 後,時隔16年再次回到北京參加乒乓球賽事,這座城市的發展與(yu) 變化給她留下深刻印象。“首鋼原來是一個(ge) 工業(ye) 區,如今變得這麽(me) 漂亮,是一種智慧。”她說,“現場的球迷很熱情,和我說‘歡迎回家’,讓我非常感動,特別溫暖。”
國家網球中心是北京奧運會(hui) 網球項目的比賽場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蓮花球場”“鑽石球場”相繼建成。北京市體(ti) 育局副局長陳傑說:“場館的改造升級、賽事品質和服務能力的持續提升,都為(wei) 觀眾(zhong) 打造了一個(ge) 更加舒適、便捷的觀賽環境。這不僅(jin) 提升了賽事的專(zhuan) 業(ye) 水準,也增強了觀眾(zhong) 對於(yu) 賽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10月1日,觀眾(zhong) 在國家網球中心內(nei) 遊覽。正值國慶黃金周,中國網球公開賽吸引不少觀眾(zhong) 前來觀賽,人們(men) 在觀看高水平網球賽事的同時,也能體(ti) 驗網球相關(guan) 娛樂(le) 活動,盡享網球的魅力。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今年9月,北京發布“雙奧100”精品賽事體(ti) 係,重點引進20項國際頂級賽事、30項高商業(ye) 價(jia) 值賽事、50項本土影響力賽事,加快建設國際賽事名城。北京市體(ti) 育競賽管理和國際交流中心主任王玲說,北京將依托“雙奧場館”資源,重點引進並長期舉(ju) 辦一批國際體(ti) 育組織賽曆賽事,形成“北京公開賽”新IP,助力賽事經濟和體(ti) 育消費。
這是10月1日在國家網球中心拍攝的中國網球公開賽紀念品。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鄒新嫻認為(wei) :“‘雙奧’內(nei) 涵豐(feng) 富。賽事不僅(jin) 是一場體(ti) 育競技的盛宴,更是城市與(yu) 國際社會(hui) 交流互動的橋梁,可以延伸到文化、經濟、科技等多個(ge) 領域,更好地傳(chuan) 承奧林匹克精神。”
文字記者:李春宇、嶽冉冉、李博聞、高萌、胡佳麗(li) 、鬱思輝、焦子琦、楊博毅、夏子麟
視頻記者:夏子麟、李春宇
海報設計:薑子涵
統籌:公兵、張悅姍、王麗(li) 莉、孟永民、周詠緡、郭興(xing)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