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an) 名錄》的大連蛇島-老鐵山候鳥棲息地目前正迎來大批候鳥在此聚集,伺機飛躍渤海海峽向南遷徙,這裏也是我國能夠觀測到猛禽數量最多的地方。在這裏,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麵隨處可見,愛鳥護鳥的理念也深入人心。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遼東(dong) 半島最南端,是東(dong) 北亞(ya) 候鳥遷徙通道上的一個(ge) 重要驛站,也是猛禽遷徙的主要通道。每年秋季,當地都會(hui) 開展為(wei) 期近三個(ge) 月的猛禽監測工作。近日,監測人員連續兩(liang) 天觀測到上萬(wan) 隻猛禽從(cong) 這裏飛躍渤海海峽,向南遷徙,最多的一天觀測到一萬(wan) 七千多隻猛禽,創造了猛禽觀測的最高紀錄。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 王小平:出現了兩(liang) 個(ge) “萬(wan) 猛日”,這在曆史上還是首次,主要以鳳頭蜂鷹為(wei) 主,還有部分的日本鬆雀鷹、蒼鷹這些。
猛禽觀測誌願者 劉丹萌:“萬(wan) 猛日”當天真的心情非常激動,整個(ge) 場景非常壯觀,可以看到無數的小黑點從(cong) 這個(ge) 山頭開始冒起,像一條河一樣非常長,一直連到對麵的山東(dong) 煙台,這一整片天空全部都被猛禽占滿了,實在是太震撼、太壯觀了。
曾經的旅順蛇島老鐵山因鳥聞名,也是捕鳥、販鳥的聚集地。近年來,當地不斷加強對鳥類和自然環境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多的人誌願加入愛鳥護鳥的隊伍中,如今的老鐵山再也看不到一片捕鳥的網具,鐵山無網成為(wei) 現實。
護鳥誌願者 李少林:最早我們(men) 上山護鳥的時候,山上那種盜獵的情況非常嚴(yan) 重,可以說給人心靈上造成了很大的衝(chong) 擊感,到2016年的時候就很明顯少了,現在可以說完全沒有了。
今年7月,在第46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an) 委員會(hui) 會(hui) 議上,我國申報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順利通過評審,位於(yu) 遼寧大連的蛇島-老鐵山候鳥棲息地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an) 名錄》,成為(wei) 中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林希震: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加大宣傳(chuan) 力度,提高全社會(hui) 人們(men) 對自然遺產(chan) 的認識程度,提高人們(men) 對遺產(chan) 的保護意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