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這是中國人的日記,這是日記裏的中國!

發布時間: 2024-10-05 19:30:00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翻開一本日記

  就像走進一段人生

  這是中國人的日記

  這是日記裏的中國

  1949年10月1日

  一個(ge) 叫喻世長的年輕人

  正在北京大學擔任助教

  這一天,他拿著兩(liang) 個(ge) 饅頭、一個(ge) 大梨匆匆趕路

  喻世長興(xing) 奮地在日記裏記錄下

  這萬(wan) 家歡騰的一天

  1949年10月1日

  我第一次參加全市性的大規模的行動,開會(hui) 提燈遊行。拿了兩(liang) 個(ge) 饅頭一個(ge) 大梨,母親(qin) 問,不拿傘(san) 嗎?我說人多沒法拿,就走了。

  看不見天安門偉(wei) 人們(men) 的動作,隻從(cong) 廣播裏聽見彼此問候與(yu) 狂歡的聲音。

  萬(wan) 家歡騰的日子——新中國誕生,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53年

  20歲的誌願軍(jun) 戰士顧雲(yun) 霖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失去了他的戰友

  當天的日記裏

  他記錄下了戰友滕學臣

  生命最後的時刻

  1953年元月二十日

  滕學臣同誌下三營檢查線路,不幸被敵機炸死。臨(lin) 終前要求加入共青團,並要求不要通知其家裏,可寄信安慰說,在朝鮮很好。

  1964年

  時任首次核試驗辦公室主任的李旭閣

  在日記裏記錄下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

  自己緊張又激動的心情

  1964年10月16日

  核科學家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懷、鄧稼先、朱光亞(ya) 等一批人在零時前幾分鍾,走進了觀察所的掩體(ti) 裏……

  倒計時秒表在嚓嚓作響,我的心已禁不住一陣緊張跳動……隻聽一聲起爆口令,死寂的戈壁灘上遽然掠過一片耀眼的白光……

 

 

  1977年,山東(dong) 考生李愛華參加了

  那場冬日裏的高考

  作文的題目是《難忘的一天》

  這一天,也成為(wei) 無數考生

  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天

  1977年12月9日

  清晨,天上還閃爍著點點星光,我飛快地蹬著車子,向著東(dong) 方的考點進發,去參加今年的高考。

  入考場了,坐在編好號碼的座位上,我的心“突突”地跳得很厲害。上午考了語文,作文的題目是《難忘的一天》。

  李愛華,1977年為(wei) 高考考生,現為(wei) 山東(dong) 師範大學教授

  1984年,中國女排奪冠

  郎平一夜未眠

  在日記裏記錄下一場

  “無所畏懼”的戰鬥

  1984年8月8日

  勝利了!勝利了!是夢?是夢?這是夢嗎?!不知多少回,我自己問自己,整整一宿,未能入眠……

  站在球場上的中國隊告訴人們(men) ,她們(men) 無所畏懼!

  1998年

  抗洪救災一線攝影記者於(yu) 文國

  寫(xie) 下“抗洪日記”

  1998年8月10日

  武警戰士和紅軍(jun) 團戰士一次次地跳入水中挽起手臂組成人牆,用血肉之軀擋住沙袋的流失……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誌願者張雅棉

  在日記中記錄下那場盛大的開幕式

  那一天,她難以找到一個(ge) 準確的詞匯

  形容自己的心情

  2008年8月8日

  高興(xing) 、激動、幸福、自豪、驕傲……這些詞語已經不足以表達人們(men) 的心情。

  整個(ge) 空間裏隻剩下絢麗(li) 的北京和盛大的開幕式。

  隨著互聯網與(yu) 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論壇、QQ空間、博客

  微博、朋友圈、短視頻……

  中國人的日記也走向了數字化

  2003年,李楨成為(wei) 了

  第一批開網店的人

  她的開店思路寫(xie) 在互聯網論壇上

  2018年10月23日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參與(yu) 港珠澳大橋建設的華傑

  在朋友圈記錄自己的心情

  2024年,在巴黎奧運賽場上

  奪得金牌後

  潘展樂(le) 在微博上寫(xie) 道:

  “我的這塊金牌,獻給偉(wei) 大的祖國!”

  科技的進步、社會(hui) 的變遷

  令人眼花繚亂(luan)

  但總有些樸素、真誠、堅定的人生

  給我們(men) 帶來感動

  “時代楷模”黃文秀

  曾寫(xie) 下一本駐村日記

  日記裏有一張

  手繪的百坭村貧困戶分布圖

  “每天都很辛苦,但心裏很快樂(le) ”

 

 

  烈士陳祥榕曾在日記裏寫(xie) 道:

  “作為(wei) 一名邊防部隊的軍(jun) 人

  但是長期守在二線,一直憧憬著一線

  這次行動不但是一次機會(hui)

  也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榮譽”

 

 

  陳祥榕侄女朗讀陳祥榕日記

  不同字體(ti) 的年月日

  編織出了時間的脈絡

  記錄著我們(men) 如何一路走來

  也啟示著我們(men) 走向何處

  見證曆史、參與(yu) 曆史、創造曆史

  這是中國人寫(xie) 下的日記

  這是日記裏的中國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