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我國國內(nei) 遊、出境遊、入境遊三大市場活力十足,文旅消費顯示出巨大潛力。
受第35屆上海旅遊節和國慶假期的雙重帶動,位於(yu) 臨(lin) 港新片區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10月2日、3日單日入園客流量均超過5萬(wan) 人次,假期7天客流量創2018年開園以來同期新高。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通過延長運營時間、增加表演場次、增設臨(lin) 時停車場等舉(ju) 措,應對大客流,提升遊客體(ti) 驗。
“海洋動物活潑可愛,小朋友特別喜歡。煙花秀、無人機和非遺舞火龍表演等時尚又熱鬧,一家人可以從(cong) 白天玩到晚上。”來自重慶的遊客謝榮說。
去哪兒(er) 平台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國內(nei) 異地遊、外省遊占比超六成,機票和酒店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幅明顯,熱門城市景區門票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3倍。
遊客在上海武康路街區打卡拍照。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上海市民陳婷一家則前往新加坡旅遊。“新加坡對中國遊客實施免簽政策,往來航班也很充足,說走就走的行程很讓人放鬆。新加坡植物園、環球影城等項目以及當地特色美食,都讓一家人覺得滿意。”陳婷說。
今年國慶假期,攜程平台上出境遊訂單超過2019年同期,泰國、馬來西亞(ya) 、新加坡、澳大利亞(ya) 等較為(wei) 熱門,親(qin) 子客群占出境遊客比例進一步增大。
總體(ti) 來看,我國居民出行更加關(guan) 注“性價(jia) 比”。飛豬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國內(nei) 遊訂單中,涵蓋機票、酒店、餐飲等的旅遊套餐預訂量同比增長40%;出境遊訂單中,“那些融合文化、旅遊、體(ti) 育、購物等多重體(ti) 驗的目的地更受消費者關(guan) 注。”
假日期間,各地也在不斷豐(feng) 富文旅供給。北京、上海等多地體(ti) 育賽事如火如荼,貴州“村超”足球友誼賽、雲(yun) 南帆船公開賽激發大眾(zhong) 參與(yu) 熱情;多地創新業(ye) 態,推出科普遊、“國風”遊等項目,挖掘消費新增長點;各地也通過升級旅遊設施、優(you) 化配套服務等,提升消費體(ti) 驗,激發消費潛能。
業(ye) 界同時關(guan) 注到,許多三線、四線、五線城市及縣城正成為(wei) 活躍客源地和熱門旅遊目的地。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國慶假期三線及以下城市用車熱度增長超過50%,近百個(ge) 縣城酒店預訂熱度同比上漲超過50%。攜程平台顯示,四線、五線城市居民成為(wei) 出境遊新的增長點,假期出境遊訂單同比分別增長1倍及3倍。
“這意味著國內(nei) 越來越多的居民將旅遊當作假日消費的‘必選項’。”華東(dong) 師範大學教授樓嘉軍(jun) 分析,旅遊業(ye) 日益成為(wei) 新興(xing) 戰略性支柱產(chan) 業(ye) 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chan) 業(ye) 、幸福產(chan) 業(ye) ,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引導擴大消費、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遊客參觀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舉(ju) 辦的“何以敦煌”藝術展。新華社發(陳浩明攝)
與(yu) 此同時,北京、上海、西安、重慶、廣州、杭州等城市迎來更多入境遊客。攜程研究院分析師毛琳介紹,按可比口徑測算,假期入境遊訂單量同比增長近八成,創下曆史新高。其中,客源地為(wei) 意大利、馬來西亞(ya) 、俄羅斯、美國等國的入境遊訂單量同比成倍增長,有超過50%的外國旅客在中國停留超過7天。
在此輪“China Travel”熱潮中,入境遊客不僅(jin) 被中國城市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曆史建築、民俗文化等所吸引,還熱衷走進菜市場、文化館等,感受當代居民生活。
保加利亞(ya) 網球運動員格裏戈爾·迪米特洛夫來上海參加比賽之餘(yu) ,參觀了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舉(ju) 辦的“何以敦煌”敦煌藝術大展。“在這裏可以欣賞到中國古代藝術,非常棒!”他說。
“隨著人們(men) 在旅途中感悟文化、增進了解,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蓬勃活力與(yu) 文化魅力也得以充分彰顯。”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