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金黃稻浪、瓜果飄香 廣袤田野上繪就絢爛豐收畫卷

發布時間: 2024-10-08 10:36:00 來源: 央視網

  金秋十月,廣袤田野上繪就了一幅幅絢爛的豐(feng) 收畫卷。金黃稻浪、瓜果飄香,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收獲的喜悅洋溢在每一位農(nong) 民的臉上。根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最新農(nong) 情調度,目前,全國秋糧收獲進入高峰期,進度過四成,與(yu) 上年同期相比略快。

  梯田“豐(feng) ”景美如畫 稻熟穀黃秋收忙

  在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白沙鎮,由廢棄礦山重建複綠改造而成的可達山梯田水稻陸續成熟收割。風吹稻浪,一幅美麗(li) 生動的鄉(xiang) 村豐(feng) 收盛景圖徐徐展開。

  從(cong) 空中俯瞰,層層疊疊的稻田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同一幅精美的畫卷。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一束束金黃的稻穗被收入囊中。

  藍天的映襯下,金黃色的梯田和遠處的風車,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

  近年來,富川積極推行“土地整治+生態+農(nong) 業(ye) ”的模式,充分利用可達廢棄工礦用地,通過水土汙染治理、土地複墾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綜合措施,推動生態修複治理工作。原先山體(ti) 裸露、廢礦亂(luan) 堆的可達山成為(wei) 了如今高產(chan) 的水稻梯田。不僅(jin) 優(you) 化了礦區環境,也帶動了周邊旅遊消費,促進農(nong) 民增收,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千畝(mu) 芡實獲豐(feng) 收 國慶假期采摘忙

  國慶假期這幾天,安徽霍邱的千畝(mu) 芡實迎來大麵積豐(feng) 收。水田裏的采摘工人們(men) 搶抓農(nong) 時采摘鮮嫩的芡實,分享收獲的喜悅。

  一大早,采摘工人們(men) 就來到芡實基地,穿梭在被芡實葉片鋪滿的水塘中,用手中的刀劃開芡實葉,熟練地割下一個(ge) 個(ge) 鮮嫩飽滿的芡實果。隨著國慶假期的消費持續升溫,這幾天當地采摘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大都在10個(ge) 小時左右。

  一船船芡實果上岸後,很快就被打包、裝車運往當地一家加工銷售點。經過分揀、取果、清洗、分類、包裝等環節,芡實果最終會(hui) 在線上和線下被銷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霍邱充分發揮當地水資源優(you) 勢,以綠色高效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農(nong) 民增收致富。目前,當地芡實種植麵積達3萬(wan) 多畝(mu) ,產(chan) 值上億(yi) 元。有近十個(g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帶動了周邊上百戶群眾(zhong) 持續增收,讓小小芡實果變成農(nong) 民增收的“致富果”。

  5萬(wan) 畝(mu) 蜜桃成熟 農(nong) 戶豐(feng) 收采銷忙

  這幾天,河南桐柏縣5萬(wan) 畝(mu) 蜜桃陸續成熟。農(nong) 戶們(men) 趁著晴好天氣,忙著采摘、運輸、銷售。

  在南陽桐柏縣毛集鎮光武村蜜桃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蜜桃掛滿枝頭,種植戶們(men) 正忙著采摘、分揀、裝車,一派豐(feng) 收的繁忙景象。

  這裏的蜜桃與(yu) 其他桃子相比成熟期晚,一般在9月底開始采摘,可持續到11月。

  截至目前,桐柏縣發展蜜桃種植麵積5萬(wan) 多畝(mu) 、6個(ge) 品種,年產(chan) 鮮桃12萬(wan) 噸左右。

  枝頭掛滿“致富果”冬桃豐(feng) 收采摘忙

  河南的蜜桃迎來豐(feng) 收,重慶的冬桃也綴滿了枝頭。當下,重慶巫溪縣的冬桃陸續成熟,2024年入秋後,當地一直持續高溫,使得2024年桃子的甜度比往年更高。

  這是巫溪縣峰靈鎮的一處冬桃基地,連片的桃林鬱鬱蔥蔥,一個(ge) 個(ge) 成熟的冬桃綴滿枝頭。果農(nong) 在桃林中,采摘、裝筐,一派繁忙的豐(feng) 收景象。新鮮的桃子經過包裝、冷鏈運輸,銷往國內(nei) 及海外。

  據了解,巫溪冬桃的“祖籍”是山東(dong) 青州。後來,北桃南遷到了重慶巫溪縣峰靈鎮。因日照時間長和土壤適宜等條件,峰靈鎮出產(chan) 的冬桃平均甜度達到了18至20度。由於(yu) 2024年當地天氣以晴熱幹旱天氣為(wei) 主,桃子的甜度比往年更高。

  目前,巫溪縣種有1.65萬(wan) 畝(mu) 冬桃,預計將在10月下旬完成采摘,產(chan) 量基本與(yu) 往年持平。預計,2024年冬桃產(chan) 值能夠達到近8000萬(wan) 元。

  萬(wan) 畝(mu) 花生迎豐(feng) 收 機械穿梭收割忙

  這段時間,河北滄州吳橋縣安陵鎮的萬(wan) 畝(mu) 花生迎來收獲。機械在田間穿梭忙碌,進行收割作業(ye) 。

  近年來,吳橋縣積極探索“村社共建”新路徑, 采取“供銷社+村黨(dang) 支部+農(nong) 戶”運營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土地托管等方式,大力發展農(nong) 業(ye) 規模化種植,促進農(nong) 民增收、農(nong) 業(ye) 增效。2024年,當地共托管土地26000餘(yu) 畝(mu) ,帶動30餘(yu) 個(ge) 鄉(xiang) 村發展規模化、訂單式花生種植。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