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和支原體(ti) 肺炎應如何區分?哪些人群在感染之後更容易發展為(wei) 重症肺炎?應如何防治?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 童朝暉
從(cong) 病原和症狀看,流感和支原體(ti) 肺炎兩(liang) 者有明顯不同。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部分會(hui) 加重導致肺炎,主要表現為(wei) 發熱,同時伴有喉嚨痛、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狀,人群普遍易感,與(yu) 年齡沒有太明顯的關(guan) 係,需要服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
支原體(ti) 肺炎由肺炎支原體(ti) 引起,症狀以幹咳為(wei) 主,可以伴隨發熱等症狀。從(cong) 臨(lin) 床來看,兒(er) 童發病相對成人更多見,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這兩(liang) 種疾病都屬於(yu) 自限性疾病,輕中症的流感患者一般7~10天症狀緩解,而支原體(ti) 感染的自然病程一般10~14天。
流感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一是兒(er) 童和老人,他們(men) 是流感的高發人群,也是容易發展為(wei) 重症的人群。老年人罹患流感後易出現嚴(yan) 重並發症,一開始臨(lin) 床表現可能不典型,但呼吸道症狀明顯,包括咳嗽、咳痰、氣喘和胸痛。如果本來有基礎疾病,也可能出現基礎疾病加重的情況。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後,還常常伴隨繼發細菌感染。二是慢性病患者、免疫抑製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接受移植、化療或生物療法的患者,出現流感並發症的風險更高。三是妊娠期女性如果患上流感相關(guan) 肺炎,容易增加早產(chan) 及胎兒(er) 死亡風險。
預防流感,接種疫苗非常重要。符合疫苗接種適應證的群眾(zhong) 建議盡快接種流感疫苗;特別是以上幾類重點人群,如果還沒能接種流感疫苗,又和已經確診或疑似流感的患者密切接觸,建議在接觸後48小時內(nei) ,按醫生指導預防性服用抗流感病毒藥物,並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支原體(ti) 肺炎好發於(yu) 學齡期兒(er) 童及青少年,近年發病率也在升高,當出現持續幹咳、發熱、乏力、胸痛等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尤其是2歲以下的兒(er) 童、慢性病患者或免疫低下人群,特別是心力衰竭、慢阻肺患者,更應盡早就醫。
目前還沒有針對性預防支原體(ti) 肺炎的疫苗,因此遵守呼吸道禮儀(yi) 、科學佩戴口罩、注意手衛生、保持居室適度通風等良好的個(ge) 人衛生習(xi) 慣很重要。
秋季天氣逐漸轉涼,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年患者應該如何預防疾病複發?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 童朝暉
一是要保持適宜的室內(nei) 空氣質量:要保持適當的空氣濕度和溫度,相對濕度在50%~60%比較合適,盡量避免溫差太大和反複的寒冷空氣刺激。
二是要減少危險因素暴露:外出科學戴口罩,盡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空氣流通不暢的環境中長時間停留,抽煙的人要盡早戒煙。
三是要做好疫苗接種:按要求接種流感、肺炎、新冠等疫苗。
四是要堅持長期規範的藥物治療: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應嚴(yan) 格遵循個(ge) 體(ti) 化治療方案,維持藥物治療以保持病情的穩定,不能隨意停藥。平時要加強自我觀察,一旦出現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