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孔子誕辰2575周年,這個(ge) 國慶假期,故宮推出了午門大展,“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共展出來自國內(nei) 外的380件(組)展品,引領觀眾(zhong) 探尋儒家文化千年智慧。
故宮大展
探尋傳(chuan) 統文化千年智慧
本次展覽主題“大道之行”語出《禮記·禮運》篇,表達了儒家對建立天下為(wei) 公、講信修睦等美好社會(hui) 秩序和道德風尚的追求,不僅(jin) 是儒家“大同”社會(hui) 理想的經典表述,也被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nei) 涵,體(ti) 現著中華民族對於(yu)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獨特理解和使命擔當。展覽分為(wei) “溯古尋儒”“化成天下”“萬(wan) 世師表”三個(ge) 單元,通過豐(feng) 富的考古實證、典籍存續、文物收藏,發掘梳理儒家文化的曆史形成脈絡,闡述儒家思想的核心文明理念,展示其廣被四海的深遠影響。
迎門首件展品“孔子衣鏡”出土自西漢海昏侯墓,它向我們(men) 展示了西漢時期人們(men) 心中的孔子形象。衣鏡背麵最上一欄人物左為(wei) 孔子,右為(wei) 顏回。
眾(zhong) 多珍貴文物體(ti) 現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ti)
除了“孔子衣鏡”,此次展覽還展出了距今兩(liang) 萬(wan) 年的江西萬(wan) 年仙人洞陶片,繪有類似八卦符號的新石器時代上山文化陶罐等等珍貴文物,勾勒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ti) 的基本底色;還有反映秦統一天下後“書(shu) 同文字”製度的更名方等,隨著漢武帝選擇儒家思想作為(wei) 官方正統思想,奠定了此後兩(liang) 千餘(yu) 年傳(chuan) 統文化的基調。據了解,故宮新近推出的“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將一直展出到明年1月5日。
畫卷石經拓片
380件(組)珍貴文物亮相
展覽上還有很多珍貴文物,一件來自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的珍貴文物名為(wei) “(傳(chuan) )唐代王維繪《伏生授經圖卷》”,圖繪伏生授經故事:
相傳(chuan) 在秦代,伏生將自己珍藏的《尚書(shu) 》藏在屋子牆壁中。漢文帝時,《尚書(shu) 》瀕臨(lin) 失傳(chuan) ,朝廷向伏生求助,使這一重要儒家經典傳(chuan) 承接續。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金石組 熊長雲(yun) :伏生通過口授,背下了這28篇《尚書(shu) 》,就成為(wei) 我們(men) 現在知道的經文《尚書(shu) 》最重要的來源。現在《尚書(shu) 》28篇,後來有一篇拆分,成了29篇,就是來自伏生授的這個(ge) 《尚書(shu) 》。
據悉,此件文物彌足珍貴,此次隻展出1個(ge) 月。另外一組重磅展品是3塊東(dong) 漢的熹平石經和4塊三國的正始石經,在印刷術發明之前,石經就是大家學習(xi) 儒家經典最權威的官方定本。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金石組 熊長雲(yun) :手抄本是很容易出錯的,東(dong) 漢時期官方就意識到這個(ge) 問題,做了中國第一套,把儒家經典刻在石頭上,確立一個(ge) 權威定本。
其中一些石經由三種不同文字書(shu) 寫(xie) ,分別是古文、小篆、隸書(shu) ,布局有“品”字形排列,也有三種字體(ti) 直下排列。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金石組 熊長雲(yun) :古文、小篆、隸書(shu) 代表了在東(dong) 漢之前的三個(ge) 時期,分別是戰國時代,古文實際上是戰國文字,小篆代表秦,隸書(shu) 代表漢代通行的字體(ti) ,它代表儒學經典的傳(chuan) 承,三種不同字體(ti) 書(shu) 寫(xie) 的。
石經曆經千年,如今都已經全部殘損,展覽以石經拓片的形式,對石經曾經的樣貌進行了初步複原。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金石組 熊長雲(yun) :故宮的老院長馬衡先生做了正始石經的複原圖。看到一些殘字,去找它在經書(shu) 裏麵的位置是很艱難的,每一塊殘石都是文明的碎片。石頭這麽(me) 堅固,都很難傳(chuan) 承,而儒家經典現在還能以不同形式看到,就是因為(wei) 曆代的學者在不斷接續它、傳(chuan) 承它,曆久彌新,它還能保存在我們(men) 眼前。
儒家文化始終與(yu) 時遷移,同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產(chan) 生的其他優(you) 秀思想文化一道,成為(wei)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精神滋養(yang) 。同時,也持續為(wei) 世界人民的溝通理解、文明的交流互鑒提供有益啟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