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秋糧收獲已過半 看各地良種良法保豐收

發布時間: 2024-10-12 14:12:00 來源: 新華網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消息: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秋糧收獲高峰期,連續6天日收麵積超過3000萬(wan) 畝(m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截至10月10日,全國秋糧已收獲54.8%,進度同比快1.7個(ge) 百分點。

  秋糧占全年糧食產(chan) 量的75%左右,是奪取全年糧食豐(feng) 收的關(guan) 鍵。今年秋糧麵積繼續增加,財政支持、科技護航、金融助力,各地良種良技良法保豐(feng) 收。

  黑龍江:實現主要農(nong) 作物良種全覆蓋

  10月3日,在北大荒集團黑龍江五大連池農(nong) 場有限公司第一作業(ye) 區糧食晾曬場,種植戶在堆放大豆。新華社發(陸文祥攝)

  東(dong) 北地區秋糧麵積占全國秋糧麵積的三分之一以上。眼下,黑龍江省已秋收近一億(yi) 畝(mu) 。今年,黑龍江篩選適合全省不同積溫帶的主導品種135個(ge) ,實現主要農(nong) 作物良種全覆蓋。富裕縣種糧大戶王友寶今年換上了高產(chan) 耐鹽堿大豆新品種“黑農(nong) 531”,收獲下來的大豆經過專(zhuan) 家測產(chan) ,每畝(mu) 達488斤。

  江西:重點推廣小型農(nong) 機具 讓山區耕地變容易

  眼下,江西1400多萬(wan) 畝(mu) 中稻正在集中收割。今年江西重點推廣小型農(nong) 機具,讓山區麵積狹小、分散且坡度較大的耕地也變得容易耕作。在井岡(gang) 山,當地今年新購置的320多台小農(nong) 機,讓14.6萬(wan) 畝(mu) 糧食生產(chan) 實現全程機械化。

  河北:大麵積推廣密植+水肥精準調控等增產(chan) 措施

  10月7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區和陽鎮東(dong) 關(guan) 村,農(nong) 民駕駛收割機收獲高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河北省6200多萬(wan) 畝(mu) 秋糧已進入收獲高峰,其中大部分作物是玉米。今年河北大麵積推廣密植+水肥精準調控等增產(chan) 措施,5215萬(wan) 畝(mu) 玉米平均畝(mu) 密度增加129株,加上秋糧生長期間光溫水資源充足,今年河北有望是秋糧產(chan) 量增幅最大的一年。

  山東(dong) 、山西:集成技術助力玉米提單產(chan)

  10月9日,在山東(dong) 省臨(lin) 邑縣德平鎮,農(nong) 戶在晾曬剛收獲的玉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為(wei) 大麵積提升單產(chan) ,山東(dong) 在全省布局建設了6個(ge) 單產(chan) 提升引領區,共安排2.95億(yi) 元資金,重點推廣玉米單產(chan) 提升5項打包技術,預計項目區增產(chan) 幅度達到10%以上。

  聚焦旱作地區提單產(chan) ,山西省今年在9個(ge) 市27個(ge) 縣重點推廣有機旱作集成技術。在翼城縣裏砦村的示範田裏,用上了集成技術的玉米,每穗籽粒數增加10粒左右。

  吉林:推廣多種農(nong) 業(ye) 技術措施增產(chan) 量

  目前吉林省9000多萬(wan) 畝(mu) 秋糧正在收獲。作為(wei) 單產(chan) 提升的重要舉(ju) 措,吉林省將地力提升投入資金占比由原來的5%提高到20%以上,優(you) 先安排建設對糧食增產(chan) 有實際作用的項目。

  眼下,吉林省榆樹市457.92萬(wan) 畝(mu) 玉米和90萬(wan) 畝(mu) 水稻正在采收。為(wei) 了確保糧食產(chan) 量,榆樹市積極推廣多種農(nong) 業(ye) 技術措施,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通過飛防作業(ye) 防治水稻稻瘟病,實施秋糧“一噴多促”及農(nong) 區鼠害綠色防控等。同時,統籌推進機械化與(yu) 信息化融合發展,玉米免耕播種機、高架植保機、深鬆機、植保無人機等新型現代農(nong) 業(ye) 裝備得到廣泛應用。通過良法良機的有效結合,幫助農(nong) 民實現增產(chan) 增收的目標。

  江蘇:防災減災救災做足準備

  10月4日,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農(nong) 民在采摘毛豆(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萬(wan) 震攝)

  江蘇省4470萬(wan) 畝(mu) 秋糧豐(feng) 收在望,大麵積收獲即將展開。今年江蘇首次預下達糧食穩產(chan) 保供和生產(chan) 應急救災備用資金6億(yi) 元,支持各地統籌用於(yu) 糧油作物病蟲防控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防災減災救災。目前江蘇準備了13.5萬(wan) 台履帶式收割機、3.5萬(wan) 台烘幹機,為(wei) 應對不利天氣影響做足了準備。

  河南:推廣適宜機收的芝麻新品種

  央視10月8日《朝聞天下》畫麵

  在河南項城,12萬(wan) 畝(mu) 芝麻迎來大麵積收獲。長期以來,芝麻成熟後一碰就落,全靠人工收獲,是芝麻種植麵積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今年河南省農(nong) 科院在當地推廣適宜機收的芝麻新品種,在此基礎上,還與(yu) 當地農(nong) 機合作社一起改進芝麻收割機的割台,實現了規模化采收。

  河南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副主任苗紅梅介紹:在實現抗落粒宜機收的基礎上,我們(men) 進一步改良品種,重點是降低株高、提高單產(chan) ,增產(chan) 幅度20%以上,提高農(nong) 戶們(men) 的種植積極性。

  湖北:大豆新品種配套高產(chan) 栽培技術

  在湖北省公安縣埠河鎮,1.2萬(wan) 畝(mu) 連片種植的大豆新品種“中豆57”,配套了高產(chan) 栽培技術,在曆經2個(ge) 月的高溫考驗後喜獲豐(feng) 收。經專(zhuan) 家實收測產(chan) ,畝(mu) 產(chan) 達276.1公斤,比當地大豆品種產(chan) 量高出近一倍,創造了南方地區大豆萬(wan) 畝(mu) 方高產(chan) 典型。

  湖北省大冶市36萬(wan) 畝(mu) 中稻陸續成熟,將於(yu) 10月中旬前全部收割完畢。今年當地“跨村聯建”高標準農(nong) 田,實現“散田”變“整田”,畝(mu) 均產(chan) 量突破1100斤。

  湖南:專(zhuan) 用收割機讓稻稈壓損降低至21%

  10月9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四馬橋鎮燕山腳村,農(nong) 機手駕駛機械收割晚稻(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蔣克青攝)

  在湖南省祁陽市,頭茬再生稻迎來收獲。當地農(nong) 業(ye) 部門幫助農(nong) 戶選用了履帶更窄、機身更輕的再生稻專(zhuan) 用收割機,可以讓稻稈壓損由以前的45%降低至21%,確保再生稻在11月份順利進行二次收割。

  10月4日,在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響腸鎮千佛塔村,村民在曬茯苓(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吳均奇攝)

  當前全國大部天氣晴好,各地正在統籌調度機具,加快秋糧收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農(nong) 情信息處處長朱娟介紹:一方麵全國糧食麵積穩中有增,特別是高產(chan) 作物玉米麵積增加。另一方麵,組織開展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推廣高產(chan) 品種,提高播種質量,增加種植密度,從(cong) 各地實打實收情況看,今年秋糧有望再獲豐(feng) 收。

  10月4日,在黑龍江省撫遠市蔓越莓種植基地,工人在水中采收蔓越莓(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擁軍(jun) 攝)

  秋糧收獲正當時,秋糧收購也陸續展開。我國秋糧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和大豆,分布在東(dong) 北、黃淮海、長江中下遊和西南地區的13個(ge) 糧食主產(chan) 省份。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糧食儲(chu) 備司司長羅守全介紹:預計今年主產(chan) 區秋糧旺季收購量在2億(yi) 噸左右,與(yu) 上年總體(ti) 持平。將針對不同品種市場供求形勢分品種施策,做好糧食收儲(chu) 調控工作,增強市場信心,引導各類企業(ye) 積極入市收購,全力保障農(nong) 民售糧順暢、糧食市場運行平穩。(記者/海報設計 王瑩)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