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佳節,共赴詩和遠方。來自交通運輸部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國慶節假期期間,全社會(hui) 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0.03億(yi) 人次,日均28618.7萬(wan) 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長3.9%。20.03億(yi) 人次,這是一個(ge) 怎樣的概念?如果按照全球總人口超過80億(yi) 人來算的話,相當於(yu) 世界上約四分之一的人員乘坐交通工具出去旅行了1次。
看萬(wan) 山紅遍,層林盡染。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篳路藍縷,75年風雨兼程,75年鑄就輝煌。今年的國慶節分外亮眼,大街小巷被一抹抹“中國紅”浸染著。與(yu) 神州同慶,看山看水看風景成為(wei) 不少家庭的首選。人們(men) 或到海南領略南國風情,或到哈爾濱、漠河體(ti) 悟別樣的北國風光。各大景區人山人海,再現了旅遊盛況,一幅幅大美“流動中國”圖彰顯著祖國的繁榮與(yu) 富庶。
“流動中國”裏蘊含著交通大國的“中國速度”。國家強則交通強。交通是一個(ge) 國家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直到1909年我國才有了第一條屬於(yu) 自己的鐵路——京張鐵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鐵路事業(ye) 進入一個(ge) 全新的發展階段。曆經幾十年艱苦奮鬥,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交通事業(ye) 大踏步前進,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矚目。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公路總裏程達到了544.1萬(wan) 公裏,其中高速公路達18.4萬(wan) 公裏;截至2023年底,全國鐵路營業(ye) 裏程達到15.9萬(wan) 公裏,其中高鐵達到4.5萬(wan) 公裏。此外,在海運、民航方麵中國也是一路高歌,成就斐然,中國因此而成為(wei) 世界第一交通大國。當下,坐著高鐵朝發夕至看遍大半個(ge) 中國已經不再是夢想。不但如此,中國高鐵技術還走向世界,印尼的雅萬(wan) 高鐵就是一個(ge) 明證。交通大國的“中國速度”深深影響著世界,成為(wei) 世界交通史上的發展奇跡。
“流動中國”裏蘊藏著人民的生活富足。當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遊漸成時尚,人們(men) 開始把走遍中國視為(wei) 一種生活理想。數據顯示,今年國慶節公路、鐵路、水路、民航的客運量分別為(wei) 26075萬(wan) 人次、13125.1萬(wan) 人次、980.1萬(wan) 人次、1609.6萬(wan) 人次,占交通出行人數的二成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親(qin) 子遊成為(wei) 今年國慶期間國內(nei) 遊的主力,跨省遊成為(wei) 主流,北京、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四川、重慶以及新疆等地成為(wei) 熱門的出行地區。車流穿梭,網約車、共享單車等交通新業(ye) 態蓬勃發展;高鐵飛馳,“複興(xing) 號”搭載越來越多的乘客奔赴各地;巨輪遠航,人們(men) 可以在江海之上感受別樣的風景;飛機翱翔,一地與(yu) 另一地之間的空間距離越來越短……“流動中國”不但彰顯著“中國速度”,更蘊含著人民的富足。
勠力同心,攜手同行,共同建設交通強國。就目前而言,我們(men) 雖然是交通大國,但還不是交通強國,建設交通強國依然任重而道遠。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chan) 業(ye) ,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自2019年底啟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以來,交通運輸部已組織開展了367項試點任務,覆蓋了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中高速磁懸浮列車、5G車路協同等重點領域。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對交通運輸、科技體(ti) 製、科研單位等領域改革作出一係列重要部署,全會(hui) 確定的300多項改革任務,與(yu) 交通運輸直接相關(guan) 的有10多項,這充分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對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的高度重視,更是指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根本遵循。全黨(dang) 全國人民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wei) 建設交通強國作出不懈努力。
品讀“流動中國”,感知“中國速度”背後的發展密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交通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官”,沒有交通現代化就沒有中國式現代化。大力發展交通事業(ye) 不但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更是人民群眾(zhong) 出行的必需。交通跟上,人民才會(hui) 幸福安康,旅遊才會(hui) 熱辣滾燙。讓我們(men) 共同努力,早日步入現代化交通強國行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