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著手,各領域強化協同,增強央地聯動,讓支持“兩(liang) 新”的財政投入政策持續發力顯效
今年以來,我國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綜合運用政府債(zhai) 券、貸款貼息等政策工具,推進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體(ti) 現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助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取向。
此次支持“兩(liang) 新”的財政政策,創新性強、協同力大,財政投入政策效能顯著,企業(ye) 和消費者投資消費積極性得到調動,各領域政策成效逐步顯現。
看政策“落點”,財政資金既支持“供給側(ce) ”,也激勵“消費端”。一方麵,中央財政明確安排3000億(yi) 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資金,加力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等,同時,將個(ge) 人消費者乘用車置換更新、家電產(chan) 品和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和舊房裝修、廚衛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的物品材料購置等,納入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範圍。企業(ye) 通過“更新”提高產(chan) 品迭代升級能力,用更好的產(chan) 品吸引居民“換新”;居民“換新”增加消費,進一步刺激企業(ye) 投資擴產(chan) ,推動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看政策目標,既拉動總量,也優(you) 化結構。“兩(liang) 新”政策,也是放眼未來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重要手段。此次中央財政支持“兩(liang) 新”的政策,體(ti) 現了綠色低碳發展要求,比如加大對耗能高、汙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nong) 機淘汰力度的補貼,支持能源電力、老舊電梯等領域設備更新以及重點行業(ye) 節能降碳改造,等等。在政策帶動下,8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零售達到102.7萬(wan) 輛,環比增長17%,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連續兩(liang) 個(ge) 月突破50%,預計全年將實現200萬(wan) 輛低排放標準乘用車退出。財政加力支持“兩(liang) 新”政策的實施,將有力推動工藝更新、數字賦能、綠色低碳,助推產(chan) 業(ye) 向“新”向“綠”,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動能。
看政策執行,強化政策統籌和部門協同,打好政策“組合拳”。中國人民銀行設立額度5000億(yi) 元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汽車、家電等以舊換新消費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安排設備更新貸款貼息資金200億(yi) 元,幫助經營主體(ti) 降低融資成本;工業(ye) 設備、環境基礎設施等8個(ge) 領域設備更新實施細則,汽車、家電等4個(ge) 領域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細則等配套舉(ju) 措已全部印發實施;各省級財政部門積極安排配套資金,並聚焦企業(ye) 和群眾(zhong) 反響熱烈、呼聲較高的領域,加大投入力度,激發投資消費潛能……從(cong) 中央到地方,按照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形成各方麵共同推動“兩(liang) 新”政策落實落細的強大合力。
“兩(liang) 新”財政資金投入大,涉及領域眾(zhong) 多,接下來,各地應按照項目實施進度及時撥付資金,強化央地聯動,確保地方負擔部分落實到位,同時多措並舉(ju) 優(you) 化服務流程,暢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裏”,實現政策直達快享。對“兩(liang) 新”政策財政支持資金的使用也要從(cong) 嚴(yan) 監管,保障資金安全,特別要嚴(yan) 格按照資金使用“負麵清單”要求,防止資金擠占、挪用,確保資金投向符合政策要求。
目前,支持“兩(liang) 新”工作的3000億(yi) 元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資金已全麵下達,各地資金使用兌(dui) 付進度不斷提速,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將更有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