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下調利率,降低企業(ye) 融資成本;優(you) 化信貸結構,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改善住房信貸政策,減輕購房者還款壓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效,為(wei) 經濟回升向好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10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今年前三季度相關(guan) 金融數據。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6.02萬(wan) 億(yi) 元,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wei) 25.66萬(wan) 億(yi) 元,其中,對實體(ti) 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5.39萬(wan) 億(yi) 元。截至9月末,社會(hui) 融資規模存量402.1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0%,同經濟增長和價(jia) 格水平預期目標基本匹配。前三季度,我國金融總量總體(ti) 平穩增長,為(wei) 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企業(ye) 融資成本下降,經營信心持續恢複
今年以來,我國宏觀調控力度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堅定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強化逆周期調節,優(you) 化完善貨幣政策框架,綜合運用利率、準備金、再貸款、國債(zhai) 買(mai) 賣等工具,切實服務實體(ti) 經濟,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為(wei) 經濟回升向好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為(wei) 支持經濟回升向好,中國人民銀行在2月、5月、7月已先後三次實施了比較重大的貨幣政策調整。
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決(jue) 定:自當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ge) 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wei) 6.6%。同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為(wei) 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支持經濟穩定增長,從(cong) 9月27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調整為(wei) 1.50%。公開市場14天期逆回購和臨(lin) 時正、逆回購的操作利率繼續在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上加減點確定,加減點幅度保持不變。
“我國堅定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精準性,為(wei) 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此次中國人民銀行從(cong) 總量和價(jia) 格兩(liang) 方麵發力,在總量上,本次降準為(wei) 年內(nei) 第二次降準,預計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wan) 億(yi) 元;在價(jia) 格上,下調政策利率20個(ge) 基點,降幅為(wei) 近4年最大。
一係列貨幣政策推動貸款增長保持穩定態勢。截至9月末,我國本外幣貸款餘(yu) 額257.7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7.6%,人民幣貸款餘(yu) 額253.6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1%。量增的同時,貸款利率保持在曆史低位水平。9月份新發放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3.63%,比上年同期低約21個(ge) 基點;新發放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為(wei) 3.32%,比上月低約2個(ge) 基點,比上年同期低約78個(ge) 基點,均處於(yu) 曆史低位。
金融政策的有力支持,推動企業(ye) 融資成本下降,經營信心持續恢複,投資活動也有改善。惠州某石化公司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一係列政策的累積效應已在顯現,企業(ye) 融資成本繼續下行,公司貸款利率由年初的3.2%降至2.85%,本輪降準降息後財務成本還可能進一步下降,計劃將更多資源投入產(chan) 品研發、市場拓展及人才引進等領域。
隨著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推出,看好中國經濟的企業(ye) 開始增加投資。東(dong) 莞某製衣公司日前剛獲得港資股東(dong) 增資3900萬(wan) 港元。該股東(dong) 表示,增加投資是出於(yu) 對我國經濟發展和巨大市場、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政策支持、穩定的投資環境、便利的生產(chan) 條件的認可和信心。廣東(dong) 某外企在華獨資建設的首個(ge) 重大石化項目目前已基本完工,預計今年還將再投資100億(yi) 元。該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表示,堅定看好中國、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將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
信貸結構持續優(you) 化,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底色更足
前不久,在世界製造業(ye) 大會(hui) 上,蕪湖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攜帶創新無人直升機等產(chan) 品亮相。據該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得益於(yu) 金融資金的有力支持,“無人機基地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現已順利完成30%的建設進度,並陸續投入使用。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著力於(yu)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加大對科技創新和設備更新改造的金融支持,讓信貸資源更多流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珠海某醫療器械公司在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政策支持下,迅速升級了3000萬(wan) 元產(chan) 值廠房,並引入新設備以解決(jue) 產(chan) 能受限問題,為(wei) 後續銷售端開拓市場、增強市場競爭(zheng) 力奠定良好基礎。
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13.8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4.8%,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12.0%。“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貸款餘(yu) 額為(wei) 4.2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3.5%。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為(wei) 32.90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4.5%。以上貸款增速均高於(yu) 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普惠小微貸款、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貸款等均明顯高於(yu) 一般貸款增速,信貸結構持續優(you) 化,金融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董希淼說。
“近年來,金融部門出台了各種結構性政策舉(ju) 措,推進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優(you) 化金融服務,實實在在加大了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結構性政策最終還是為(wei) 了服務實體(ti) 經濟,解決(jue) 實體(ti) 經濟運行中的關(guan) 鍵堵點。”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wei) ,隨著近期出台的一攬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未來金融資源將更多流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會(hui) 更足、成色會(hui) 更亮。
減輕購房者還款壓力,提升消費能力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強調,要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切,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指導商業(ye) 銀行再次下調存量商業(ye) 性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並進一步完善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jia) 機製。目前各銀行已發布具體(ti) 操作事宜,在10月底前統一實施批量調整。
中國人民銀行降低存量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通知發布後,各商業(ye) 銀行相繼發布轉換公告,並明示利率調整方案,給借款人吃下“定心丸”。
10月12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chu) 蓄銀行六大國有商業(ye) 銀行發布公告,將於(yu) 10月25日批量調整存量房貸利率。根據公告,此次調整針對商業(ye) 性個(ge) 人住房貸款,將對存量房貸(包括首套、二套及以上)利率實施批量調整。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利率高於(yu) LPR(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減30個(ge) 基點的首套房貸和其他地區利率高於(yu) LPR減30個(ge) 基點的全部存量房貸統一調整至LPR減30個(ge) 基點。在目前存在新發放商業(ye) 性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加點下限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二套及以上房貸利率高於(yu) 相應政策下限的統一調整至當地相應政策下限。
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全部存量房貸加權平均利率約為(wei) 4.06%。今年前8個(ge) 月全國新發放房貸平均利率為(wei) 3.61%。根據倡議,存量房貸利率批量調整後將降至約3.55%,調整後,利率較調整前的4.06%降幅約0.5個(ge) 百分點,預計降幅為(wei) 平均值,具體(ti) 到每個(ge) 合同將各有不同。
據測算,以100萬(wan) 元、25年期、等額本息還款的存量房貸為(wei) 例,假設該房貸利率從(cong) 4.4%降至3.55%,可節約借款人利息支出每年約5600元。批量調整完成後,預計這一項政策將惠及5000萬(wan) 戶家庭,1.5億(yi) 人口,每年可為(wei) 存量房貸家庭節省支出約1500億(yi) 元。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著力推動各方麵達成共識,穩定房地產(chan) 市場,5月優(you) 化住房信貸政策,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推動存量商品房去庫存;9月進一步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房貸最低首付比例,並延長部分房地產(chan) 金融政策實施期限。
“前期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房地產(chan) 市場已有積極反應。”董希淼表示,下調存量房貸利率政策涉及多個(ge) 部門,各部門達成共識推動本次調整順利實施實屬不易,此舉(ju) 將能夠比較明顯減輕購房者的還款壓力,提升消費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