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萬人說新疆丨五湖四海聚新疆 看蓬勃發展“新”魅力

發布時間: 2024-10-18 15:41:00 來源: 央廣網客戶端

  央廣網烏(wu) 魯木齊10月17日消息(記者丁安)在柏孜克裏克千佛洞穿越千年,在百裏油田“觸摸”發展脈搏,在庫爾德寧大草原上放慢腳步,擁抱純粹的自然之美……

  10月8日至14日,“萬(wan) 人說新疆”優(you) 秀作者新疆行活動走進新疆烏(wu) 魯木齊市、吐魯番市、克拉瑪依市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五湖四海的“萬(wan) 人說新疆”短視頻大賽獲獎作者代表、中央和新疆新聞網站采編骨幹、中外網絡達人“沉浸式”體(ti) 驗新疆的曆史之美、發展之美、山河之美。

  “萬(wan) 人說新疆”優(you) 秀作者新疆行活動啟動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感悟曆史文化的厚重與(yu) 璀璨

  提到吐魯番,首先想到的是一望無際的葡萄園。千百年來,吐魯番能夠種植葡萄,能夠成為(wei) 絲(si) 綢之路上的重鎮,坎兒(er) 井功不可沒。

  作為(wei) 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活的文化遺產(chan) ”,坎兒(er) 井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係統,有“地下水長城”之稱。

  網絡達人們(men) 打卡拍照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吐魯番不隻有葡萄溝、火焰山,還有坎兒(er) 井、千佛洞等等。”走進吐魯番坎兒(er) 井,來自吐魯番的祖麗(li) 胡瑪爾,也是短視頻平台上小有名氣的“古麗(li) 仙”,自豪地向身邊的朋友們(men) 介紹著這一偉(wei) 大的工程。

  造型奇特的鎮墓獸(shou) 、距今2400萬(wan) 年前的化石、千年之前的牛肉餡兒(er) 餃子、保存完好的唐朝12歲小學生的“家庭作業(ye) ”紙……吐魯番博物館中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圖片,仿佛都在向人們(men) 訴說著吐魯番的滄桑與(yu) 璀璨。

  網絡達人參觀拍照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網絡達人們(men) 在伊犁將軍(jun) 府跟隨講解員的腳步,回顧了清代伊犁將軍(jun) 的百年戍邊偉(wei) 業(ye) 和抗擊侵略者的曆史,傾(qing) 聽這段可歌可泣的曆史篇章。

  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了解到錫伯族的西遷曆史後,網絡達人李明感觸頗深。“我作為(wei) 一個(ge) 東(dong) 北人,來到這裏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感覺似曾相識,找到了回家的感覺,錫伯族是一個(ge) 英雄的民族,太厲害了!”李明說。

  網絡達人們(men) 在錫伯古城參觀了解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李明來到新疆已經兩(liang) 年了,作為(wei) 新疆女婿,他可是一個(ge) 名副其實的“新疆通”。在伊犁州參觀時,李明還不時地向同行的網絡達人介紹新疆的多元文化與(yu) 曆史,“新疆的各族群眾(zhong) 都特別熱情、淳樸,大家在一起都像一家人一樣,很真誠。”

  網絡達人們(men) 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察布查爾報社合影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大家還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察布查爾報社了解至今已有近80年曆史、世界唯一的錫伯文報紙《察布查爾報》;在錫伯古城,深度體(ti) 驗曆史悠久的錫伯族文化……

  探尋經濟發展的活力與(yu) 脈搏

  “霍爾果斯口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大的陸路與(yu) 鐵路綜合性口岸,是古絲(si) 綢之路北道上的‘千年驛站’,也是近現代對外開放的‘百年口岸’……”工作人員介紹。

  走進口岸、踏上油田、步入機房……網絡達人們(men) 親(qin) 身感受著經濟蓬勃發展的新疆。

  霍爾果斯口岸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地處中國西部邊疆的霍爾果斯口岸,與(yu) 哈薩克斯坦接壤,因其區位獨特成為(wei) 中歐班列西通道的重要支點。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聯檢大廳裏,商戶、遊客正有序排隊。

  新疆是古絲(si) 綢之路的重要通道,駝鈴聲聲連接起東(dong) 西方的貿易與(yu) 文化交流。如今,口岸國門高聳偉(wei) 岸,車輛往來穿梭,中歐班列的汽笛取代了遠去的駝鈴聲聲。

  克拉瑪依市百裏油田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網絡達人們(men) 走進中心,參觀國門、了解紅紅火火的口岸經濟。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我國與(yu) 其他國家建立的首個(ge) 跨境經貿合作區。目前已入駐200多家免稅企業(ye) 、1000多家商戶,匯聚了國內(nei) 外的近萬(wan) 種商品。

  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霍爾果斯片區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新疆現有19個(ge) 經國務院批準並對外開放的口岸,是我國邊境陸路口岸最多的省區之一。這些口岸是跨境貿易和人員往來的重要門戶,它們(men) 與(yu) 鐵路和公路相連,構築起中國通往中亞(ya) 、西亞(ya) 和歐洲最便捷的陸路通道。

  在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上,新疆也不斷變革創新,走上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克拉瑪依市黑油山景區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克拉瑪依市黑油山景區內(nei) 的石油正在不斷溢出,而這樣的石油溢出在全世界隻有兩(liang) 處,其中一處就在這裏;百裏油田上4000多台智能化抽油機有序作業(ye) 。

  1955年隨著克拉瑪依一號井工業(ye) 原油噴湧而出,也宣告了新中國第一個(ge) 大油田誕生。

  克拉瑪依市百裏油田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因油而生,因油而興(xing) 。克拉瑪依,是維吾爾語“黑油”的意思。依托石油資源,克拉瑪依不僅(jin) 為(wei) 城市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也為(wei) 中國的能源供應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截至今年上半年,新疆累計為(wei) 國家生產(chan) 原油8.36億(yi) 噸、天然氣5852億(yi) 立方米,為(wei) 中國工業(ye) 發展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克拉瑪依市百裏油田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網絡達人邵風雷在參觀了克拉瑪依博物館後對記者說:“新疆地大物博,了解了克拉瑪依的發展曆程後,‘石油精神’讓我印象深刻。我們(men) 要尋找這些銜接不同時代的線索,把絲(si) 綢之路上的這些‘珍珠’串起來。”

  借助豐(feng) 富的風光等資源優(you) 勢,克拉瑪依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克拉瑪依市碳和水冷數據中心躺在液體(ti) 中卻正常運轉的服務器以及科技感十足的廠區,讓李明自豪地在廠區玩起自拍來,並在朋友圈發布了動態:“克拉瑪依‘宇宙空間’生產(chan) 車間。”

  克拉瑪依市碳和水冷數據中心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克拉瑪依市碳和水冷數據中心液體(ti) 中正常運轉的服務器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新疆氫能港展廳內(nei) 的球幕移動屏、三維動畫向大家展示了克拉瑪依氫能產(chan) 業(ye) 鏈全貌。

  霍爾果斯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裏一排排無土栽培的水果番茄和智能化溫室大棚,讓李明直呼:“太先進了,種出的番茄太好吃了!”

  霍爾果斯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裏的智能化溫室大棚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培育,在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方麵,新疆已嶄露頭角。

  體(ti) 驗綠水青山的美好與(yu) 向往

  三山夾兩(liang) 盆。在遼闊的新疆大地上,“第九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新疆的綠水青山正在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向往的美好與(yu) 遠方。

  鞏留縣風景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新疆真的太美了!”“新疆美景亞(ya) 克西!”“新疆真是美得驚心動魄!”“新疆一年四季都值得來。”在鞏留縣庫爾德寧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網絡達人們(men) 發出一聲聲驚歎。

  庫爾德寧的秋天,是大自然打翻的調色盤,金黃的樺樹、火紅的灌木、翠綠的鬆柏交織在一起,層林盡染……

  鞏留縣庫爾德寧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庫爾德寧意為(wei) “橫溝”,位於(yu) 鞏留縣東(dong) 部山區,是伊犁草原南北走向的山間闊穀。

  這裏是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國家級雪嶺雲(yun) 杉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其中,景區內(nei) 的天山雪嶺被譽為(wei) “中國最美的十大森林”之首。庫爾德寧不僅(jin) 以美麗(li) 的自然風光吸引遊客,還因豐(feng) 富的自然生態而廣受讚譽。

  李明在庫爾德寧拍攝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第二次來到庫爾德寧的李明站在草原之上、雪山之下、雲(yun) 杉之中,舉(ju) 起相機拍個(ge) 不停。“新疆的景色隻有你真正站在這裏了,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你就會(hui) 覺得什麽(me) 是美好,無法用語言去形容的美,直抵心靈的美。”李明說,雖然他是第二次來,但和第一次來時看到的風景又不一樣了,新疆真是一年四季都會(hui) 有不同的景色,任何時候來都非常值得,不虛此行。

  吳思瑤在庫爾德寧拍攝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除了庫爾德寧的自然景觀,伊寧市六星街、喀讚其文化旅遊區也深得旅遊博主吳思瑤的青睞。夜晚的六星街,當歡快的音樂(le) 響起,各族群眾(zhong) 不約而同地跳了起來,看到這一幕,吳思瑤迫不及待地衝(chong) 向前:“啊,我要拍……”

  “我之前也來過新疆的烏(wu) 魯木齊,這是第一次來到伊犁,伊犁是很七彩繽紛的,很有活力,克拉瑪依很現代化,我也很喜歡。這裏已經在第一次的相遇中打動了我。”吳思瑤說。

  伊寧市六星街,各族群眾(zhong) 與(yu) 遊客一同跳舞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8月29日,新疆文旅產(chan) 業(ye) 加入“九大產(chan) 業(ye) 集群”隊伍,文化旅遊業(ye) 在新疆的產(chan) 業(ye) 發展布局中,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據了解,今年1月至7月,新疆累計接待遊客1.65億(yi)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868.51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15.16%、28.53%;國慶黃金周期間,新疆接待遊客1542.69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9.77%,實現旅遊收入207.19 億(yi) 元,同比增長16.38%。當前,新疆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

  遊客在伊寧市喀讚其文化旅遊區遊玩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今年,新疆提出了力爭(zheng) 實現接待遊客3億(yi) 人次的目標,將全麵把握旅遊發展重要黃金期,進一步拓展優(you) 勢、補齊短板,推動旅遊業(ye) 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充滿無限魅力”“活力滿滿”“向往的詩與(yu) 遠方”……幾天的參觀和體(ti) 驗,不僅(jin) 讓五湖四海的網絡達人們(men) 陣陣驚歎,更讓大家流連忘返。大家紛紛表示:新疆是個(ge) 好地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係: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wei) 我們(men) 將追究責任。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通訊|透過綠色新疆感受中國高質量發展活力

    10月16日,嘉賓在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範項目參觀。10月16日,嘉賓在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範項目中心控製室參觀。10月16日,嘉賓在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範項目參觀。 [詳細]
  • 燕子Vlog丨喀什古城“坎土曼巴紮”如今依舊響叮當

    坎土曼是新疆各族群眾廣為使用的一種鐵製農具。在新疆喀什市阿熱亞路有一條“鐵器一條街”,因為這裏打製和銷售得最多的是坎土曼,所以這裏也被稱為“坎土曼巴紮”。近年來,隨著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不少手工鐵器的功能已經發生變化,一些傳統鐵器逐漸成為了手工藝品。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