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假期,由《繁花》《我的阿勒泰》《玫瑰的故事》等高分影視劇帶動的旅遊熱度持續高漲。正在熱播的《大海道》《日光之城》也讓觀眾(zhong) 對劇中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心生向往。不知不覺間,跟著影視去旅遊已經成為(wei) 消費熱點,推動著旅遊市場不斷創新發展。
為(wei) 什麽(me) 一部劇能夠帶火一座城?是什麽(me) 力量讓觀眾(zhong) 變身遊客,讓取景地變成目的地?
跟著影視去旅行,是因為(wei) 人們(men) 對精神文化享受的需求日益旺盛。一部好劇能夠撫慰心靈,釋放壓力;一場旅行能夠開闊眼界、體(ti) 味生活。當身體(ti) 和靈魂都在路上,最終促成了一場滿足情緒價(jia) 值的消費熱潮。
跟著影視去旅行,是場景消費和體(ti) 驗經濟崛起的結果。一般消費注重實用性、性價(jia) 比,場景消費追求的則是個(ge) 性化、體(ti) 驗感。近年來,國家從(cong) 政策層麵鼓勵和培育場景消費,正是為(wei) 了充分釋放這一新興(xing) 消費模式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影視文旅聯動是打造消費新場景的有效手段。前幾年熱播的《風起洛陽》《長安十二時辰》等作品,基於(yu) 劇情推出了沉浸式演出、演藝新空間,讓西安和洛陽這兩(liang) 座城市在年輕人中又火了一把。事實證明,抓住影視熱點打造新場景、新業(ye) 態,有助於(yu) 激發消費潛能、延長文旅熱度。
跟著影視去旅遊,比單一的風景遊更有吸引力。過去,人們(men) 對旅遊的需求僅(jin) 僅(jin) 是看山看水看風景,城市宣傳(chuan) 文旅資源通常也會(hui) 拍攝一些風光片吸引遊客。如今,體(ti) 驗不同生活成為(wei) 旅遊需求之一,影視作品自然而然與(yu) 觀眾(zhong) 建立情感鏈接,引發心靈共鳴,從(cong) 而激發大家尋劇而動。特別是近年來,影視創作聚焦當下,主題不斷深化,故事深入人心,畫麵充滿魅力,一大批好作品為(wei) 旅遊注入了靈魂,旅遊體(ti) 驗又進一步延續了影視作品的生命力。
一部劇能夠帶火一座城,其實也離不開當地文旅部門主動謀劃。《我的阿勒泰》播出後,新疆阿勒泰地區文旅局與(yu) 愛奇藝共創文化IP,提出“讀一本好書(shu) ,看一部好劇,去一個(ge) 好地方”的口號,充分釋放了文旅聯動的乘數效應。一座城也可以推動一部劇。雲(yun) 南大理鳳陽邑村就把旅遊場景變成了《去有風的地方》拍攝地,不僅(jin) 在拍攝前期全力支持有風小院拍攝基地的建設,還為(wei) 攝製團隊提供一站式、管家式服務,從(cong) 等“風”到造“風”,充分發揮當地文旅部門的統籌引領作用。每座城市都有獨特的文化底蘊、自然風光,人文風情是文藝創作值得深挖的富礦。促進影視文旅深度融合,需要文旅部門策劃前置,深度參與(yu) 影視創作的各個(ge) 環節,推動文化和旅遊資源跨領域、跨行業(ye) 聯動,雙向奔赴。
影視文旅不僅(jin) 是一場雙向奔赴的“熱戀”,也需要在轟動之後堅持“長跑”,練好旅遊內(nei) 功。屏幕前的共情最終要轉化為(wei) 線下消費行為(wei) ,這就很考驗一個(ge) 城市在軟硬件方麵的基本功是否紮實。城市要著力提升服務意識和能力,完善交通、餐飲、住宿等配套設施,不斷創新和豐(feng) 富旅遊產(chan) 品業(ye) 態,為(wei) 遊客提供獨具特色的旅遊體(ti) 驗。長遠看,隻有用繡花功夫持續提升城市文旅的硬實力,才能把影視作品熱播期的流量紅利轉化為(wei) 一座城市恒久的吸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