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瞭望丨新機遇:驅動東北全麵振興

發布時間: 2024-10-21 22:11:00 來源: 《瞭望》

  ◇從(cong) 大國重器到智能科技、民生好物,一項項喜人成果映射著東(dong) 北地區資源條件良好、產(chan) 業(ye) 基礎雄厚的優(you) 勢,更傳(chuan) 遞出東(dong) 北立足優(you) 勢鍛長板加快高質量發展的信號

麵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nei) 形勢,東(dong) 北地區打出對內(nei) 對外開放組合拳,進一步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強與(yu) 東(dong) 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聯係,正釋放出越來越大的發展潛力和增長動力

  ◇


靠泊在大連港集裝箱碼頭的“東(dong) 方欽奈”輪(2024 年 7 月 18 日攝)攝影 / 本刊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麵臨(lin) 新的重大機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有利於(yu) 東(dong) 北把科教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凸顯東(dong) 北的重要戰略地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強化東(dong) 北的戰略支撐作用。

  近期,《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深入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nei) 蒙古,在工廠車間、田間地頭、邊貿口岸,近距離觀察新時代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發生的變化。東(dong) 北各地正搶抓新機遇,依托資源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區位優(you) 勢等有利因素,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再寫(xie) “東(dong) 北篇章”。

  鍛長板?揚優(you) 勢

  9月20日,一箭六星,“吉林一號”衛星又一次遨遊天穹;今年上半年,批發銷量突破20萬(wan) 輛,“紅旗”轎車再創曆史新高;2023年,589項重大科技成果在黑龍江落地轉化……從(cong) 大國重器到智能科技、民生好物,一項項喜人成果映射著東(dong) 北地區資源條件良好、產(chan) 業(ye) 基礎雄厚的優(you) 勢,更傳(chuan) 遞出東(dong) 北立足優(you) 勢鍛長板加快高質量發展的信號。

  科教優(you) 勢加快轉換發展優(you) 勢。長光衛星生產(chan) 的“吉林一號”寬幅02B係列衛星發射成功後,“吉林一號”在軌衛星數量增至114顆,可對全球任意地點每天進行37至39次重訪,為(wei) 國土資源普查、農(nong) 林業(ye) 開發等提供豐(feng) 富遙感數據和產(chan) 品服務。

  成立10年來,長光衛星這家脫胎於(yu) 我國“光學搖籃”——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的公司,依靠深厚的技術積累,奮勇開拓市場,成長為(wei) 東(dong) 北地區首家“獨角獸(shou) ”企業(ye) ,輻射帶動上下遊近700家企業(ye) 協同發展,助力吉林省在商業(ye) 航天領域形成產(chan) 業(ye) 集群,豐(feng) 富了工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引擎。

  進入大科學時代,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更需要統籌創新資源和力量組織,需要發揮高水平研究性大學基礎研究主力軍(jun) 作用,需要加強跨區域科技創新合作。東(dong) 北地區科教資源豐(feng) 富,擁有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哈爾濱工業(ye) 大學等一批大學大院大所,為(wei) 培育科技創新“第一動力”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巨大潛力。

  東(dong) 北地區大量科研成果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助力提升國家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同時進一步健全激發本地創新內(nei) 生動力機製,讓更多科研成果加快變成本地產(chan) 業(ye) 成品和發展結果。2023年遼寧省普通高校轉化科技成果7638項,轉化金額40.26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約56%和90%。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提速迸發振興(xing) 動能。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根基在實體(ti) 經濟,關(guan) 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chan) 業(ye) 升級。東(dong) 北地區作為(wei) 老工業(ye) 基地,工業(ye) 門類齊全、體(ti) 係完備,尤其是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礦產(chan) 冶金等產(chan) 業(ye) ,在全國一盤棋中分量重,通過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實體(ti) 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能拓寬發展空間、培育增長動能。

  在沈陽,成立於(yu) 1952年的沈鼓集團,智能車間已實現人、機、料等生產(chan) 數據線上全管控。沈鼓集團董事長戴繼雙介紹,數字化帶來一場全新革命,成本更低,質量更優(you) ,市場競爭(zheng) 力也就更強;在大連,近年開辟出氫能、風能等潔淨能源新賽道,帶動一批研發、生產(chan) 及裝備製造企業(ye) 集聚,初步形成氫能完整產(chan) 業(ye) 鏈條。

  不僅(jin) 沈陽、大連,東(dong) 北地區都在依托裝備製造業(ye) 基礎,大力發展實體(ti) 經濟,加快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以有效釋放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蘊含的新質生產(chan) 力,讓“老樹發出新芽”,同時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在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逐漸形成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態勢。

  多位專(zhuan) 家認為(wei) ,無論是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生產(chan) 力迭代升級,還是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變革趨勢,家底厚實的東(dong) 北地區後勁十足。

  聯通雙循環?暢通大循環

  東(dong) 北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在我國加強東(dong) 北亞(ya) 區域合作、聯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麵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nei) 形勢,東(dong) 北地區打出對內(nei) 對外開放組合拳,進一步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強與(yu) 東(dong) 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聯係,釋放出越來越大的發展潛力和增長動力。

  持續打造聯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秋日的大連港汽車碼頭,數以千計的嶄新商品車整齊排放。“車頭朝向大海的即將運往海外和我國華東(dong) 、華南地區。”遼寧港口集團大連汽車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金兆星說,作為(wei) 東(dong) 北地區商品車外貿進出口基本港,大連口岸去年出口汽車超過10萬(wan) 輛,同比增長143%,創曆史新高。

  大連港繁忙的一幕,彰顯東(dong) 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獨特區位優(you) 勢。東(dong) 北亞(ya) 是全球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具有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發能力,東(dong) 北亞(ya) 各國經濟發展各具優(you) 勢,特色鮮明,互補性強。2022年,中國與(yu) 東(dong) 北亞(ya) 五國貿易額共計923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8%,超過中歐貿易額、中美貿易額。近年,東(dong) 北地區圍繞“冰上絲(si) 綢之路”“中蒙俄經濟走廊”“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等機遇,加快形成以東(dong) 北亞(ya) 為(wei) 重點的開放格局。

  加快構建國內(nei) 大循環的重要節點。9月初,以“聚力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加力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為(wei) 主題的2024中國產(chan) 業(ye) 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黑龍江)舉(ju) 行。本次活動黑龍江簽約項目172個(ge) ,簽約金額2565.6億(yi) 元,其中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占比69.4%。

  產(chan) 業(ye) 轉移承接是我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ju) 措,也是東(dong) 北地區參與(yu) 國內(nei) 大循環的重要內(nei) 容。東(dong) 北地區還依托與(yu) 東(dong) 部地區的對口合作平台,深入推進東(dong) 北振興(xing) 與(yu)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對接和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動起來,讓資源循環起來。

  去年冬天,“爾濱熱”為(wei) 代表的東(dong) 北冰雪火爆出圈,吸引全國遊客北上,冰雪“磁吸”效應讓文旅“流量”變發展“增量”,更折射出在全國統一大市場牽引帶動下,東(dong) 北地區內(nei) 在潛力激發的供給創新和振興(xing) 後勁。

  專(zhuan) 家認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guan) 鍵在於(yu) 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在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中,隨著東(dong) 北地區作用顯露,其對東(dong) 北亞(ya) 地區乃至全球要素資源的吸引力也在增強,這將更好聯動國內(nei) 國際市場,實現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圍繞“五大安全”?強化戰略支撐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外部環境日益嚴(yan) 峻。從(cong) 國內(nei) 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傳(chuan) 統生產(chan) 力和增長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顯。

  新形勢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強化東(dong) 北地區的戰略支撐作用。

  采訪中的東(dong) 北幹部及專(zhuan) 家學者表示,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要牢牢把握東(dong) 北在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chan) 業(ye) 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夯實“五大安全”戰略地位,服務於(yu)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

  在黨(dang) 中央謀篇布局中知優(you) 勢、強信心。“共和國長子”“大糧倉(cang) ”“生態屏障”,這些標簽是東(dong) 北發展優(you) 勢的生動寫(xie) 照。東(dong) 北自然資源稟賦突出,逐漸形成了產(chan) 業(ye) 基礎紮實、科教資源富集等優(you) 勢,擁有沈陽市機器人及智能製造集群、長春市汽車集群等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培育出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為(wei) 代表的一批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具備加快建設以現代製造業(ye) 為(wei) 骨幹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礎。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東(dong) 北的寶貴資源,也是振興(xing) 東(dong) 北的優(you) 勢。東(dong) 北近年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打造高品質生態環境,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拓寬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路徑,為(wei) 新時代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注入更多活力。

  思維一變天地寬。采訪中,越來越多幹部群眾(zhong) 在高質量發展中找差距、增後勁。改革開放以來,在全國一盤棋中,東(dong) 北地區與(yu) 沿海發達地區差距拉大,結構性矛盾突出,經濟增速放緩。東(dong) 北振興(xing) 戰略實施20多年,東(dong) 北老工業(ye) 基地振興(xing) 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仍麵臨(lin) 體(ti) 製機製、經濟結構、開放合作、思想觀念四大短板,市場經濟意識不強、運用市場能力不夠、市場主體(ti) 活力不足等因素。

  找準問題短板,錨定改革目標。東(dong) 北地區著力推進鍛長板與(yu) 補短板相結合,下大力氣優(you) 化營商環境、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民營經濟,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全力吸引人才回流,探索東(dong) 北老工業(ye) 基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以破解人才結構不優(you) 為(wei) 例,2023年吉遼兩(liang) 省實現人口淨流入,扭轉連續十幾年淨流出局麵,黑龍江省內(nei) 高校畢業(ye) 生留在哈爾濱的人數達4.34萬(wan) 人,近5年來首次實現近20%的增長。

  繼去年東(dong) 北三省和內(nei) 蒙古自治區振興(xing) 發展交出亮眼答卷後,今年上半年,遼寧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規上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5.5%;吉林省加速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21.6%;黑龍江提速構建向北開放新高地,進出口總額首超1500億(yi) 元;內(nei) 蒙古地區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6.2%,除煤炭產(chan) 業(ye) 鏈不斷延伸外,電力、稀土和多晶矽等產(chan) 業(ye) 也持續壯大……

  新格局、新機遇、新氣象。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新征程中,東(dong) 北定能重振雄風、再創佳績。

(責編: 韓璐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