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men) 看,這件文物的花紋,跟我的襯衫花紋一樣,古人也很時尚啊!”10月20日,參加“中國有約·相約新疆”2024國際媒體(ti) 采訪活動的自媒體(ti) 創作者——來自英國的托比在吐魯番博物館參觀時,指著展示櫃的一件文物興(xing) 奮地說。
10月20日,英籍自媒體(ti) 創作者托比拍攝吐魯番博物館藏鄯善縣洋海古墓出土距今2000到3000年的紅藍色條格紋褐。 石榴雲(yun) /新疆日報記者姚剛攝
托比說的這件文物,是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紅藍色條格紋褐,距今2000到3000年。它以紅、藍、黃三色經線與(yu) 紅、藍、黃三色緯線相交,形成紅、藍色條格中間加飾黃色條格的幾何紋樣。豔麗(li) 而大方,具有現代感。
緊接著,陳列在展示櫃裏的薩滿巫師幹屍再次讓托比產(chan) 生濃厚興(xing) 趣。講解員介紹說,在鄯善洋海墓地出土一些幹屍手指、手腕上,都發現紋有多種紋樣的紋身。托比安靜地駐足在展櫃前,一邊聆聽著講解,一邊仔細觀察著幹屍手臂上的紋身。
“距今這麽(me) 遙遠的織物以及幹屍能夠保存得如此完好,與(yu) 吐魯番幹旱少雨的氣候有關(guan) 。”講解員說,吐魯番位於(yu) 東(dong) 天山南麓,是古代絲(si) 綢之路上的重鎮。幾千年來商貿的溝通、文明的交流,在這裏沉澱下豐(feng) 富多彩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吐魯番博物館館藏文物2萬(wan) 多件,有舉(ju) 世聞名的吐魯番美麗(li) 巨犀化石,還有文書(shu) 、彩陶、毛紡織品等,特色鮮明,精品薈萃,是華夏燦爛文明進程的活化石。
參觀時,自媒體(ti) 創作者們(men) 還對展示櫃裏一根葡萄藤新奇不已。“這是至今發現吐魯番種植葡萄最早的實物見證,它說明早在2300餘(yu) 年前這裏就已種植葡萄,吐魯番是當之無愧的葡萄之鄉(xiang) 。”講解員介紹道。
“從(cong) 踏上吐魯番的那一刻起,這次采風活動就與(yu) 葡萄結緣。”托比說,“我們(men) 在吐魯番大劇院欣賞了經典舞蹈《摘葡萄》,所居住的酒店對麵就有一片葡萄地,采風過程中品嚐了甜美的葡萄,今天在吐魯番博物館,又看到2300年前的葡萄藤,真是神奇的體(ti) 驗。”
“我將找到文物與(yu) 現實生活的契合點,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吐魯番,那件和我‘撞衫’的花格布、紋身和葡萄,都將出現在我的視頻作品裏,不僅(jin) 在中國發布,還會(hui) 在國外發布。”托比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