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室裏,電子屏幕上數字閃爍,值班操縱員專(zhuan) 注地盯著屏幕……“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平穩運行。源源不斷的電能從(cong) 這裏送出,點亮萬(wan) 家燈火。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
“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被譽為(wei) “國之重器”“國家名片”。目前,“華龍一號”已成為(wei) 全球在運在建機組總數最多的三代核電技術,將為(wei) 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作出更大貢獻。
全球首堆示範工程安全平穩運行
漫步福清核電廠區,隻見6台核電機組一字排開。不難發現,“華龍一號”兩(liang) 台機組——5號、6號機組的安全殼上方外側(ce) 有一圈水泥“頭箍”,“塊頭”看上去比其他機組大不少。
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經理王秋林介紹,“華龍一號”采用全球三代核電最高安全標準,運用數字化與(yu) 智能化技術推動建設,安全性、經濟性特點突出,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華龍一號”設計壽命60年,反應堆堆芯采用177組核燃料組件。每台核電機組每年發電超100億(yi) 千瓦時,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wan) 人口的年度生產(chan) 生活用電需求。
“‘華龍一號’在安全性上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華龍國際反應堆與(yu) 安全分析所總工程師孔翔程說。
他告訴記者,“華龍一號”采用雙層安全殼設計,創新采用“能動+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更好保證核電站的安全。
李宗霖是“華龍一號”首批高級操縱員,親(qin) 眼見證了“華龍一號”的多個(ge) 第一次:第一次水壓試驗成功、第一次響應火險、第一次完成6號機並網……
他無比自豪地說,根據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hui) (WANO)評價(jia) 規則,兩(liang) 台機組的WANO綜合指數均實現滿分,標誌著“華龍一號”機組生產(chan) 運營績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開啟批量化、規模化建設階段
在福建漳州,一個(ge) 大型核電基地正在加速建設中。
今年9月27日,漳州核電二期工程4號機組開始澆灌核島第一罐混凝土,這是漳州核電基地第4台“華龍一號”機組;10月12日,漳州核電1號機組開始裝載首爐核燃料,為(wei) 後期並網發電打下堅實基礎。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我國核電建設正在提速。近年來,我國核準了包括福建漳州二期等多個(ge) 核電項目。作為(wei) 我國三代核電技術的主力堆型,設備可靠、工期可控、成本經濟的“華龍一號”,也迎來了批量化、規模化建設階段。
福清核電兩(liang) 台機組投運後,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站的兩(liang) 台“華龍一號”機組也陸續投產(chan) 。同時,“華龍一號”實現順利“出海”——2023年2月,我國出口巴基斯坦兩(liang) 台“華龍一號”機組在建成投產(chan) 後正式交付。
“目前,‘華龍一號’國內(nei) 外有6台機組建成運行、27台機組在建,成為(wei) 全球在運在建機組總數最多的三代核電技術。”王秋林說。
“華龍一號”可以批量化、規模化建設的一個(ge) 重要支撐,就是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能的穩定可靠。王秋林介紹,“華龍一號”首堆設備國產(chan) 化率達88%。在目前批量化建設階段,“華龍一號”相關(guan) 設備國產(chan) 化率已超90%,帶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5300多家企業(ye) 共享機遇、共同成長,提高關(guan) 鍵技術、關(guan) 鍵零部件和重要材料的自主可控水平,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核能產(chan) 業(ye) 鏈。
“‘華龍一號’的標準化設計和批量化建設,有效降低了建設運營成本,提升了發電效率,從(cong) 而為(wei) 廣大用戶提供了更具競爭(zheng) 力的電力價(jia) 格和可觀的投資收益。”王秋林說。
不斷提升“國家名片”含金量
前進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華龍一號”亦是如此。
“我們(men) 需要更聰明的‘華龍一號’。”李宗霖說,事實上,“華龍一號”從(cong) 來沒有停止過向全麵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的腳步。
他舉(ju) 例說,過去,每個(ge) 班的主控操縱員要花2個(ge) 小時進行數據畫麵巡檢和重要參數比對,費時費力還容易看錯看漏數據。現在,借助他們(men) 團隊研發的一款名為(wei) “華龍天眼”的主控室智能輔助係統,一鍵巡檢功能讓主控操縱員巡檢時長縮短至10分鍾,並且不會(hui) 出錯。
更安全、更經濟、更智能是“華龍一號”主要的技術優(you) 化方向。尤其是在智能化上,通過技術迭代,“華龍一號”已實現核電設計與(yu) 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目前,漳州核電等“華龍一號”後續批量化建設工程,均已建成數字核電智慧工程,通過智能化應用有效提升核電建設的效率與(yu) 安全性。
王秋林表示,未來,華龍國際將持續推動“華龍一號”技術創新升級,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yu) 活動,致力於(yu) 保持並提升“華龍一號”的先進性和綜合競爭(zheng) 力,更好滿足世界各國對綠色清潔能源日益增長的需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