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紅色旅遊煥發新生機

發布時間: 2024-10-27 14:26:00 來源: 經濟日報

  一番激烈的“炮擊”之後,嘹亮的衝(chong) 鋒號響起,身著各式服裝的人們(men) 在“團長”的帶領下,舉(ju) 起“武器”高喊口號衝(chong) 向不遠處的城樓……這不是在拍電影,而是時下火出圈的沉浸式紅色旅遊體(ti) 驗項目“跟著團長打縣城”。

  這個(ge) 項目有多火?高峰時段每天有三四千人參與(yu) ,評論區好評如潮,景區一度開啟了限流模式。與(yu) 傳(chuan) 統紅色旅遊那種打卡地標、觀看展覽的方式截然不同,“跟著團長打縣城”讓遊客化身為(wei) 曆史場景的主角,親(qin) 身領略那個(ge) 特殊時代的熱血與(yu) 激情。它不僅(jin) 滿足了人們(men) 對個(ge) 性化、體(ti) 驗式旅遊的需求,還讓紅色資源與(yu) 紅色文化煥發出新生機,成功解鎖了新的流量密碼。

  近年來,國內(nei) 紅色旅遊市場一片紅火景象。《中國紅色旅遊發展報告(2023)》顯示,紅色旅遊市場規模接近萬(wan) 億(yi) 元,全國紅色旅遊接待人數已突破20億(yi) 人次。

  在此背景下,一大批深受群眾(zhong) 喜愛的紅色旅遊項目走進公眾(zhong) 視野。在貴州的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遊客們(men) 在聲光電的場景演繹下,跟著紅軍(jun) 戰士一起爬雪山、過草地;在延安的楊家嶺革命舊址,遊客們(men) 穿上紅軍(jun) 服裝,模擬當年部隊的工作、生活和訓練場景。這些成功案例都表明,紅色旅遊正以多樣化的形式吸引著遊客,讓他們(men) 在體(ti) 驗中深刻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

  火爆出圈的“跟著團長打縣城”,正是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的一次大膽探索,其經驗與(yu) 做法值得借鑒。該項目走紅後,網上也出現了一些質疑之聲。有人認為(wei) ,將嚴(yan) 肅的抗戰題材當作遊戲來玩,是對曆史不尊重;也有人擔憂,現場秩序混亂(luan) 會(hui) 埋下安全隱患。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我們(men) 必須認識到,紅色旅遊不是一項單純的娛樂(le) 活動,更是一種教育方式,它承載著傳(chuan) 承曆史、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要謹防紅色旅遊過度商業(ye) 化、娛樂(le) 化、低俗化,防止其偏離正軌、失去原味。

  紅色旅遊依托的是嚴(yan) 肅的曆史事件和人物,尊重曆史、敬畏曆史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如果背離了真實曆史,紅色旅遊就會(hui) 失去其靈魂和價(jia) 值,淪為(wei) 空洞的娛樂(le) 活動。因此,各地、各景區在打造紅色旅遊項目時,對於(yu) 題材的選擇一定要慎之又慎,場景還原和情節設計要嚴(yan) 格依照史實,不能為(wei) 了“博眼球”“尋刺激”歪曲曆史。須找準曆史真實和觀感體(ti) 驗上的平衡點,牢牢守護好“紅”的底色。

  各地還需大膽創新、勇於(yu) 嚐試,立足資源稟賦,深入挖掘有特色的紅色文化,合理開發利用紅色旅遊資源。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要借力新技術、新思路打造新場景、新體(ti) 驗,培育出更多紅色旅遊精品項目。相關(guan) 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紅色旅遊市場的監管力度,製定相關(guan) 行業(ye) 標準,引導市場規範健康發展,更好地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弘揚民族精神,讓紅色資源“火起來”更“活起來”。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常 理)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