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更“新”更“綠”更“智能” 看老工廠如何煥新升級

發布時間: 2024-10-28 10:08: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從(cong) 最新的三季度數據可以看到,工業(ye) 轉型升級正進入加速度。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建成一萬(wan) 多家省級智能工廠,中國“燈塔工廠”總數已達72家,占全球42%。規模以上工業(ye) 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今年以來,咱們(men) 國家的產(chan) 業(ye) 結構更“新”更“綠”更“智能”了,這背後是如何做到的呢?

  河南:超硬材料闖關(guan) 記

  不久前,一條年產(chan) 70萬(wan) 克拉功能性金剛石的生產(chan) 線在鄭州投入規模生產(chan) ,從(cong) 這條產(chan) 線上生產(chan) 的單晶金剛石不僅(jin) 品質高,還拓展了在半導體(ti) 等高端行業(ye) 中的應用。

  

  四方達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朱肖華:這也是為(wei) 了我們(men) 快速占領光學、熱學以及半導體(ti) 比較大的市場。因為(wei) 技術一旦晚一步,市場可能就會(hui) 晚了十步。

  

  朱肖華的緊迫感來源於(yu) 企業(ye) 所處的激烈競爭(zheng) 環境。金剛石被譽為(wei) “工業(ye) 的牙齒”,從(cong) 深地鑽探、航空航天到芯片製造,都離不開這一關(guan) 鍵材料。在河南,金剛石單晶產(chan) 量占據全球約70%,形成了全國唯一的全產(chan) 業(ye) 鏈超硬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

  

  河南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材料工業(ye) 處處長 楊勇:但還不是最強,一些高端製品隻占國內(nei) 市場份額的20%。上中遊產(chan) 品低價(jia) 銷往國外,加工成高端產(chan) 品再高價(jia) 進口到國內(nei) ,進口價(jia) 格是出口價(jia) 格的6至20倍。

  要提高產(chan) 值,必須以技術為(wei) 突破給產(chan) 業(ye) 找出路、謀新路,其中最緊迫的就是大力開發金剛石的功能性應用。近年來,隨著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金剛石成為(wei) 最有前途的半導體(ti) 材料之一,國際上更是把用於(yu) “第四代半導體(ti) ”的金剛石材料實行出口管製,試圖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

  

  四方達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朱肖華:這個(ge) 時候拚的就是設備的一致性、規模以及工藝的穩定性。通過自研的這個(ge) 裝備,實現全部國產(chan) 化,設備能夠達到1000台的規模。

  然而,這個(ge) 突破的實現並不順利,尤其是在基礎研究、生產(chan) 批量化等方麵遇到一係列難題。這時候,政府在省級層麵組建創新聯合體(ti) ,吸引科研院所的核心力量和企業(ye) 一起攻堅克難。

  

  鄭州大學金剛石光電材料與(yu) 器件實驗室博士 林超男:雖然在實驗室裏邊做得很好了,但是1台設備跟100台設備來對比,確實差別還是很大的。有很多實驗室沒有遇到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去克服這些困難。

  

  與(yu) 此同時,河南省還出台發展超硬材料產(chan) 業(ye) 鏈三年行動方案,瞄準工具、光學、電子、裝備等五個(ge) 方向做大做強,力爭(zheng) 到2025年,超硬材料產(chan) 業(ye) 鏈規模達到1000億(yi) 元左右。

  四川:老工廠煥新記

  一邊是像河南這樣狠抓改革創新,讓老產(chan) 業(ye) 向高端邁進;結構向“新”的另外一大抓手就是“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

  這兩(liang) 天,成都的這家工廠正在趕製一批供給比亞(ya) 迪、華為(wei) 汽車的訂單。很難想象,這是一個(ge) 60年的老生產(chan) 基地,改造後的產(chan) 品卻能滿足一流企業(ye) 的嚴(yan) 格要求。

  

  四川飛亞(ya) 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沈君凱:質量的信息、技術的信息,甚至是當天生產(chan) 產(chan) 品設備的整個(ge) 機器的型號、設備的狀態,我們(men) 都可以通過這個(ge) 二維碼查到。

  

  老工廠向數字化轉變,就得把研發、生產(chan) 、管理端都實現數據互聯。現在,集成後的數據都“收納”進這個(ge) 專(zhuan) 屬二維碼中,這讓企業(ye) 在行業(ye) 內(nei) 率先解決(jue) 了混合動力曲軸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難題,而這一改造卻走了6、7年的漫長路程。

  

  四川飛亞(ya) 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建華: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如果我們(men) 不做這輪技改,那麽(me) 一定會(hui) 被慢慢淘汰。必須進行深度自我變革,能夠跟世界一流的整車廠進行配套。

  “插上數字翅膀”一直是很多老工廠的夢想,但缺技術、缺方案始終是升級的“攔路虎”。今年,德陽市針對中小企業(ye) 設備更新還專(zhuan) 門打造了“智改數轉”工作專(zhuan) 班,依靠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鏈主企業(ye) 幫助中小企業(ye) 加速改造升級。

  向“新”而行

  全麵推進新型工業(ye) 化

  從(cong) 這些老工廠的變化我們(men) 看到,數字化和智能化已成為(wei) 經濟結構向“新”的重要引擎。今年,國家還將出台措施,加快打造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生態,加速點燃這一引擎發展。

  下一步,國家一方麵將用好國內(nei) 大市場和豐(feng) 富應用場景,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領域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建設;另一方麵,加速推動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聯網等前沿技術的應用推廣。

  

  中國電信研究院戰略發展研究所所長 饒少陽:尤其是讓人工智能成為(wei) 促進工業(ye) 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今年以來,我國應用大模型的工業(ye) 企業(ye) 占比已達9.6%。預計2026年全球工業(ye) AI市場規模將超過103億(yi) 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達46%。因此,我國要加大工業(ye) 大模型的研發部署和應用,推動人工智能和工業(ye)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

  

  同時,今年國家還將繼續超前布局建設5G、數據中心、算力等新型基礎設施,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