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觀察中國經濟的三個視角

發布時間: 2024-10-29 09:39: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對當前中國經濟,各有各的看法,這裏有三個(ge) 視角。

  從(cong) “築底企穩”看增長之形。

  當前,不少經濟指標出現邊際改善,積極信號持續增強。不少經濟學者認為(wei) ,中國經濟運行呈現出築底企穩的態勢。

  看需求端——9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比8月提升1.1個(ge) 百分點;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止跌回穩,前三季度與(yu) 1至8月持平;前三季度出口增長6.2%,截至9月末,外匯儲(chu) 備重新回到3.3萬(wan) 億(yi) 美元。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加速蓄力、協同發力,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在高基數上實現較快增長,新動能加快成長壯大,經濟結構更趨優(you) 化,我國經濟“底盤”更牢固。

  看供給側(ce) ——9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5.4%,增速在下滑4個(ge) 月後止跌,比8月回升0.9個(ge) 百分點;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增長5.1%,比8月提升0.5個(ge) 百分點;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為(wei) 49.8%,比8月提升0.7個(ge) 百分點。宏觀指標邊際改善是最直觀的積極因素,充分表明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得到延續。

  既要正視困難,更要堅定信心。當前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但遇到的困難是發展中、轉型中的問題,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這正是全麵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的方法論。

  從(cong) “組合拳”看調控之效。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釋放強烈的穩增長信號,統籌部署“政策加力”和“改革發力”組合拳,有分量,效果也開始顯現。社會(hui) 預期和市場信心正在恢複。

  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項目是著眼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全局的一項重大部署,“兩(liang) 重”建設加快落地和推進,既拉動當前投資增長、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也為(wei) 長期高質量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惠企利民,既利當前又惠長遠,“兩(liang) 新”政策加力實施以來,既帶動汽車、家電、家居家裝等重點消費品銷量快速增長,也促進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密集出台,推動房地產(chan) 止跌回穩……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加力顯效,房地產(chan) 市場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加快製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發布新版市場準入負麵清單……隨著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的重大改革舉(ju) 措加快落實落細,將有效激發全社會(hui) 的活力。

  強大的宏觀調控能力、精準的逆周期調節,這是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men) 製度優(you) 勢的重要體(ti) 現。

  “低估中國是非常不明智的”,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認為(wei) ,中國政府出台的措施有助於(yu) 提升信心和需求,中國許多行業(ye) 領域已達世界級水平。“這些措施的方向是正確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lan) 沙高度評價(jia) 中國的宏觀政策。

  從(cong) “新消費群體(ti) ”看發展之勢。

  信心,在當下,也在未來。

  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831.6萬(wan) 輛和832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31.7%和32.5%。時間拉長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首位。這樣的數據能夠增強我們(men) 的信心。這一數據的背後還蘊含著未來的消費趨勢,而這則是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因素。

  看新能源汽車,德國人用比較的視角看,既看當下,更看重未來。有德國媒體(ti) 就將消費者結構和心態列為(wei) 重要因素:“中國人開放得多,電動汽車的買(mai) 家平均年齡為(wei) 34歲(歐盟為(wei) 56歲)。”這揭示出的是“發展型消費”未來潛力。據2022年一項市場調研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40歲以下的用戶占比高達84%,其中30歲以下人群又約占一半。的確,相比較而言,中國的新消費群體(ti) 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撐更為(wei) 強勁而持久。

  今天的中國,從(cong) 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技術、智能可穿戴設備,到集成電路、低空經濟、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無論是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還是未來產(chan) 業(ye) ,其顯著特點就是以科技創新為(wei) 驅動、以綠色低碳為(wei) 引領。新時代以來,從(cong) 共識到行動,從(cong) 投資到消費,從(cong) 供給到需求,新發展理念發揮了“指揮棒”作用,指引我國產(chan) 業(ye) 深度轉型升級、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與(yu) 新消費群體(ti) 實現“雙向奔赴”。

  這樣的“雙向奔赴”,具有標誌性意義(yi) 。今天的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12年的55.4%提高到2023年的82.5%。當年輕一代成為(wei) 消費主力,當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從(cong) “生存型消費”到“發展型消費”,14億(yi) 多中國人的消費空間將得到極大拓展,消費升級將會(hui) 始終保持良好勢頭,這是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深層優(you) 勢,也是我國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長期優(you) 勢。

  有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加快建設,有人的全麵發展和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紮實推進,這種“雙向奔赴”將在深度與(yu) 廣度上進一步演進,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全方位實現。

  中國經濟從(cong) 來都是在攻堅克難中發展壯大、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這是曆史經驗,也是經濟規律。

  正視困難、堅定信心,看準了就抓緊幹,一鼓作氣越溝邁壑,我們(men) 有條件、有能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長期向好。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