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三觀揚正氣,莫為(wei) 名利蒙了心。清朗行動治亂(luan) 象,網絡生態更明淨……”10月28日晚,在“全國網絡普法行·安徽站”活動的預熱展演中,一台名為(wei) 《共建清朗人人行》的黃梅戲表演,以古韻唱響網絡普法“新聲”,贏得現場觀眾(zhong) 熱烈掌聲。
傳(chuan) 統文化+青春麵孔 網絡普法接地氣
該節目將傳(chuan) 統與(yu) 新潮元素巧妙結合,通過黃梅戲演唱的形式,以今年大熱的某網紅為(wei) 獲取流量編造的“在法國巴黎拾到小學生秦朗丟(diu) 失的作業(ye) 本”事件作引,巧妙拉近公眾(zhong) 普法距離,借四個(ge) “零零後”青年演員之口,繪聲繪色批駁了編造散播虛假信息、通過惡意擺拍製造熱點等占用公共資源的網絡違法行為(wei) 。
黃梅戲表演《共建清朗人人行》 (主辦方供圖)
安慶師範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副教授、節目編劇周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黃梅戲表演唱的形式並非首次嚐試,但卻是他們(men) 第一次選擇如此青春靚麗(li) 的形式去進行呈現,演員全員“零零後”,且黃梅戲的傳(chuan) 統曲調經過變調改良後整體(ti) 更加活潑新穎,“快節奏的有點說唱的感覺,讓年輕人更加喜歡”。
安慶師範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副教授、節目編劇周密 (攝影 陳子君)
台上唱戲+台下學法 網絡普法潤人心
周密在談及創作初衷時講道,“下到十幾歲的孩子,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像我外婆九十多歲了還用手機在上網,網絡確實是給我們(men) 帶來了很多的便捷和福利。但同時我們(men) 也看到了一些類似於(yu) ‘秦朗的作業(ye) 本’的網絡亂(luan) 象,在所謂‘流量為(wei) 王’‘流量就是利益’的口號驅使下,很多自媒體(ti) 人為(wei) 了吸引流量去博人眼球,去胡編亂(luan) 造,甚至是自編自導自演,導致了一出又一出很荒唐的鬧劇,讓人氣憤也讓人無奈”。
近幾年,中央網信辦就各類網絡亂(luan) 象開展了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全力營造風清氣正、和諧清朗的網絡空間環境,讓周密備受感動鼓舞,“所以我就想用這個(ge) 作品去傳(chuan) 遞正能量,幫助人們(men) 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
節目的女主演之一,來自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劇院的青年演員黃小可也分享了自己的表演感悟,她認為(wei) “互聯網既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失信之所”,隻有讓網絡空間充滿信任、積極健康,才能使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劇院、節目女主演黃小可 (攝影 陳子君)
正如當晚的觀眾(zhong) 所說,“全國網絡普法行·安徽站”活動預熱展演,真正做到網絡宣傳(chuan) 入腦又入心。近幾年,安徽網絡普法宣傳(chuan) 堅持守正創新,就像這場黃梅古韻“新聲”一樣,從(cong) 單向式教育向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chuan) 播轉變,不斷提升群眾(zhong) 學法的參與(yu) 感、體(ti) 驗感、獲得感,越來越“接地氣”“入人心”。接下來幾天,由中央和地方新聞網站組成的采訪團將走進合肥、滁州、六安等地,深入宣傳(chuan) 安徽統籌推進依法治網與(yu) 依法治省、加快網絡空間法治化的創新做法,讓我們(men) 一起期待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