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去年首度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以下簡稱進博會(hui) )的感受,剛就任新一屆馬來西亞(ya) 中華總商會(hui) (中總)總會(hui) 長的吳逸平印象深刻,“進博會(hui) 集中了全世界的優(you) 秀產(chan) 品,在裏邊待上4天到5天都是不夠的。”他說,今年除了率隊辦好進博會(hui) 中總館並接觸友好商協會(hui) 、組織外,自己還要好好參觀幾個(ge) 館,“也許不經意間就能發現商機”。
“根據主辦方統計,7屆進博會(hui) (含即將舉(ju) 辦的本年度進博會(hui) ),中總是‘全勤生’之一,也是馬來西亞(ya) 唯一的組展機構,”吳逸平自豪地說,本屆展會(hui) ,中總會(hui) 持續求新求變,更好地展現馬來西亞(ya) 企業(ye) 和產(chan) 品的風采。
“首先,今年的中總代表團規模在曆屆中最為(wei) 龐大,參展企業(ye) 、團體(ti) 達到200餘(yu) 家。”吳逸平告訴記者,今年的中總館將麵目一新,外觀上采用獨具馬來西亞(ya) 民族特色的“牛角尖”屋頂,配上以馬來西亞(ya) “峇迪”(一種蠟染布)裝飾的展台,色調則以華人傳(chuan) 統表達喜慶的紅色為(wei) 主,“傳(chuan) 遞對馬中攜手合作、共同邁向新時代的期待”。
吳逸平介紹,除了一些已為(wei) 中國民眾(zhong) 熟悉的品牌繼續參展之外,今年還有更多咖啡和果醋品牌積極報名參展。“這體(ti) 現了馬來西亞(ya) 中小企業(ye) 也正積極尋求突破,希望借由進博會(hui) 走向中國和世界的決(jue) 心。”
當地時間10月30日,吳逸平在吉隆坡馬來西亞(ya) 中華總商會(hui) 總會(hui) 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中新社記者 陳悅 攝
在吳逸平看來,這些變化源自中總和馬來西亞(ya) 企業(ye) 對進博會(hui) “充滿熱情”;從(cong) 更深層次而言,中總和馬來西亞(ya) 企業(ye) 對進博會(hui) 的熱情、信心源自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他說,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中國展現出強大經濟韌性和增長潛力。吳逸平相信,隨著中國政府相關(guan) 措施的效果在今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逐步展現,中國經濟更將繼續穩步成長。“我們(men) 對中國市場的前景保持樂(le) 觀。”
吳逸平表示,馬來西亞(ya) 是外向型經濟體(ti) ,企業(ye) 都期待貿易的自由流動,而進博會(hui) 正是中國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措施。“在進博會(hui) 上,各國參與(yu) 者都能感受到自由貿易的熱情。”
進博會(hui) 見證了一家家馬來西亞(ya) 企業(ye) “進入中國市場、對接中國買(mai) 家、提升品牌曝光、建立商業(ye) 網絡”。吳逸平介紹,馬來西亞(ya) 茂記燕窩從(cong) 第一屆進博會(hui) 起就隨同中總參會(hui) ,已在中國打響知名度並在上海開設門店。過去6屆進博會(hui) ,中總館展商在會(hui) 上“挖掘”的商品交易額超過5300萬(wan) 林吉特(1美元約合4.379林吉特)。中總通過組團參會(hui) ,以展會(hui) 友,與(yu) 中國及各國商協會(hui) 組織共商共贏,共同推動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
“中總參加進博會(hui) 也有始終不變的理念——堅持共商共贏,通過加強與(yu) 中國企業(ye) 合作,拓展市場,助力馬來西亞(ya) 企業(ye) 競爭(zheng) 力,深化馬中經貿合作。”吳逸平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