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lan) 總統斯圖布近日在接受采訪時,對中國將芬蘭(lan) 列入試行免簽政策國家發出了“三連謝”,並表示芬企業(ye) 界人士對此尤感振奮。來中國更便捷,對企業(ye) 來說意味著更多發展機遇、更優(you) 發展前景,對遊客來說是與(yu) 五千年文明、千萬(wan) 裏美景的約會(hui) 。世界在中國發出的真誠邀約中看到了中國的自信,感受到了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誠意和決(jue) 心。
7月10日,北京首都機場邊防檢查站的民警回答外籍旅客的免簽入境問題。在“72/144小時過境免簽”等係列便利外籍人士來華的政策推動下,外籍人士中國行持續升溫。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為(wei) 進一步便利中外人員往來,中方日前決(jue) 定擴大免簽國家範圍,自11月8日起對斯洛伐克、挪威、芬蘭(lan) 、丹麥、冰島、安道爾、摩納哥、列支敦士登、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這是中國擴大免簽“朋友圈”的最新一輪舉(ju) 措。一段時間以來,擴大免簽國家範圍等一係列便利來華人員措施的實施,成為(wei) 掀起外國人來華熱潮的重要動力。據統計,今年三季度,中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達818.6萬(wan) 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過免簽入境488.5萬(wan) 人次,同比上升78.6%。
免簽是第一步,背後是“中國歡迎你”的待客之道。免簽證預約、免采部分申請人指紋、簽證費減免等利好政策,以及更加快捷的口岸服務,讓“中國行”更加令人心動。北京推出了《境外初次來京人員城市服務指南》,係統提供各類生活服務信息;上海在出租車和地鐵站配備外卡支付設備;成都、西安等8個(ge) 城市正試點便利來華人員支付的新舉(ju) 措;幾大電信運營商在主要城市機場口岸新增多個(ge) 服務網點,方便外籍人員入境辦理手機號碼……這些便利措施不斷提升外國人在華旅遊生活工作的舒適度。
7月9日,來自意大利的遊客在北京天壇公園體(ti) 驗太極拳後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花徑緣客掃,國門為(wei) 友開。吸引各國遊客的不僅(jin) 有中國獨特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還有幾千年文明積澱的物質和精神富礦。行走過阿爾卑斯山的背包客折服於(yu) 黃山奇鬆、怪石和雲(yun) 海打造的東(dong) 方仙境;為(wei) 凡爾賽宮自豪的法國人驚歎於(yu) 故宮的宏偉(wei) 和壯觀;在埃及金字塔下流連忘返的曆史愛好者也被兵馬俑的“古老微笑”深深打動……不同文化對美的定義(yi) 和表現方式各異,但人類對美的感知和欣賞是共通的。對博大燦爛的中華文明的審美體(ti) 驗,拉近了外國客人們(men) 與(yu) 中國的心靈距離。
社交媒體(ti) 的普及讓中國遊熱潮一浪更比一浪高。相比那些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跡和山川湖泊,街頭巷尾的煙火氣和不期而遇也是旅途重要的樂(le) 趣之源。從(cong) 日本小哥在上海品嚐灌湯包的沉醉表情,到歐洲夫婦在北京晨曦中朝向太極拳手的“注目禮”,無不體(ti) 現著外國遊客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xing) 趣和敬意。這些視頻畫麵廣泛傳(chuan) 播,吸引著更多外國遊客來探尋這個(ge) 東(dong) 方古國的魅力。
中國的免簽政策和便利化措施得到了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歡迎。法國外長科隆納表示,相關(guan) 舉(ju) 措將有力促進中法兩(liang) 國人員往來和人文交流。德國《商報》報道說,這將向德國企業(ye) 界釋放明確的積極信號。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報道指出,近段時間,中國在促進旅遊業(ye) 、經濟和人員交流的同時,顯示出更大程度的開放誠意。
中國不斷擴大免簽政策範圍等一係列便利化措施,展現了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大國的自信和開放姿態,讓世界更加親(qin) 近中國,也讓中國更緊密地攜手世界。隨著相關(guan) 政策的不斷深入實施,更多外國朋友來到中國感知“更開放中國”,體(ti) 驗“更美好中國”,傳(chuan) 遞“第一手中國”,中國與(yu) 世界聯係的紐帶將越拉越緊,共同譜寫(xie) 更多熱氣騰騰的人文交流佳話,創造更多活力滿滿的互利合作機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