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主產(chan) 區各類糧食企業(ye) 累計收購秋糧超4000萬(wan) 噸,其中,中晚稻收購超2300萬(wan) 噸。
稻穀是第一口糧品種,產(chan) 量占全年糧食產(chan) 量的30%。當前正值秋糧上市季,各界普遍關(guan) 注中晚稻市場變化。在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近日召開的新季中晚稻產(chan) 銷形勢分析會(hui) 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對後期國內(nei) 稻穀市場總體(ti) 持較為(wei) 樂(le) 觀的預期,預計新季中晚稻價(jia) 格總體(ti) 上平穩運行、優(you) 質優(you) 價(jia) 。
“新季中晚稻價(jia) 格有底可托,收購有條不紊,依質論價(jia) 、優(you) 質優(you) 價(jia) 。2024年國家繼續在稻穀主產(chan) 區實行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jia) 分別為(wei) 2580元/噸和2620元/噸。新季中晚稻已全麵上市,收購正由南到北有序展開,10月以來各級儲(chu) 備也已啟動收購,收購進度整體(ti) 符合預期,市場運行平穩。實施優(you) 質糧食工程以來,各地稻穀品質不斷提升,優(you) 質稻穀價(jia) 格明顯高於(yu) 普通品種。當前,優(you) 質稻穀價(jia) 格較普通品種高300~600元/噸。”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分析師程敏表示。
由於(yu) 印度放鬆大米出口限製,國際市場大米供給由偏緊轉為(wei) 寬鬆,導致國際市場大米價(jia) 格下跌,與(yu) 會(hui) 人員認為(wei) ,此情況對國內(nei) 市場影響較小。程敏分析,從(cong) 當前情況看,國際市場大米價(jia) 格對國內(nei) 稻米市場影響有限。國際市場大米價(jia) 格雖有回落,但越南等部分主要進口來源國的大米進口完稅成本依然高於(yu) 國內(nei) 同品質大米價(jia) 格,企業(ye) 缺乏增加采購積極性。監測顯示,10月以來,越南5%破碎率大米進口完稅成本比南方銷區國產(chan) 早秈米價(jia) 格高300元/噸以上。此外,我國對國際大米市場的依賴程度較低,以0.7的比率將進口大米粗略折算成稻穀,近5年進口大米占我國稻穀消費的比重均值不到3%,即便在進口最多的2022年,進口大米占我國稻穀消費的比重也僅(jin) 占4%。今年以來,我國累計進口大米98萬(wan) 噸,同比減少54%,占國內(nei) 消費比不到1%。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