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定扒村的菜農(nong) 在整理蔬菜,準備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進城賣菜(11月7日攝)。
火紅的西紅柿、嫩綠的豌豆尖、水靈靈的小白菜……沐浴著初冬清晨的陽光,乘著252路公交車搶“鮮”進城,不到一小時就從(cong) 鄉(xiang) 間送到城裏,出現在千家萬(wan) 戶的餐桌,這是最近貴州省貴陽市252路公交車沿線村民津津樂(le) 道的一件事。
252路公交是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至雲(yun) 岩區大營路的公交線路。長期以來,因起點站沿線菜農(nong) 眾(zhong) 多,存在人貨混裝的現象,不僅(jin) 影響乘客出行體(ti) 驗,也給安全運營帶來隱患。
今年6月以來,為(wei) 方便公交沿線村民進城售賣農(nong) 產(chan) 品,當地公交公司優(you) 化線路,每天清晨開通“惠農(nong) 專(zhuan) 線”,專(zhuan) 門保障農(nong) 戶運送果蔬進城售賣。同時,為(wei) 方便農(nong) 戶放置背簍、菜籃、扁擔等物件,公交公司在車廂內(nei) 安裝了置物架及固定菜簍所用的皮繩。
隨著“惠農(nong) 專(zhuan) 線”的開通,新鮮果蔬進城的時間從(cong) 一個(ge) 多小時縮減至40餘(yu) 分鍾,不僅(jin) 有效解決(jue) 了人貨混裝的問題,也解決(jue) 了農(nong) 民進城賣菜轉車難、運輸成本高的難題。一些網友評價(jia) ,這是一趟載滿人間煙火和城市溫度的公交車。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村民在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定扒村候車,準備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進城賣菜(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在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定扒村,菜農(nong) 登上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準備進城賣菜(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在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定扒村,菜農(nong) 登上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準備進城賣菜(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在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定扒村,菜農(nong) 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準備進城賣菜(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菜農(nong) 從(cong) 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定扒村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進城賣菜(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菜農(nong) 從(cong) 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定扒村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進城賣菜(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1月10日,252路公交車行駛在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境內(nei) (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1月10日,252路公交車行駛在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境內(nei) (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1月10日,252路公交車行駛在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境內(nei) (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1月10日,252路公交車行駛在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境內(nei) (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菜農(nong) 從(cong) 貴陽市烏(wu) 當區水田鎮定扒村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進城賣菜(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司機張桂林駕駛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行駛在路上(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菜農(nong) 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抵達貴陽市大營坡終點站下車(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菜農(nong) 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抵達貴陽市大營坡終點站下車時與(yu) 搭手幫忙的駕駛員交談(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菜農(nong) 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抵達貴陽市大營坡終點站,準備將蔬菜就近售賣(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菜農(nong) 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抵達貴陽市大營坡終點站下車(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菜農(nong) 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抵達貴陽市大營坡終點站,準備將蔬菜就近售賣(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菜農(nong) 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抵達貴陽市大營坡終點站下車(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司機張桂林在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抵達貴陽市大營坡終點站後整理置物架(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1月11日,市民在貴陽市大營坡附近選購“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運送來的新鮮農(nong) 產(chan) 品(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1月11日,市民在貴陽市大營坡附近選購“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運送來的新鮮農(nong) 產(chan) 品(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1月11日,市民在貴陽市大營坡附近選購“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運送來的新鮮農(nong) 產(chan) 品(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進城的菜農(nong) 在貴陽市大營坡附近賣菜(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市民在貴陽市大營坡附近選購“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運送來的新鮮農(nong) 產(chan) 品(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乘坐252路“惠農(nong) 專(zhuan) 線”公交車進城的菜農(nong) 在貴陽市大營坡附近賣菜(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貴陽市烏(wu) 當區下壩鎮下壩村的村民在地裏勞作(11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貴陽市烏(wu) 當區下壩鎮下壩村的村民在地裏摘菜,準備第二天進城售賣(11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貴陽市烏(wu) 當區下壩鎮下壩村的村民在地裏摘菜,準備第二天進城售賣(11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