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幹字當頭、眾(zhong) 誌成城
實現百分之五左右預期目標信心在增強
時間進入11月份。
“今年還剩下不到兩(liang) 個(ge) 月時間,各項工作特別是經濟工作要進一步抓緊抓實,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日前在湖北考察時指出。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召開以來,福建、安徽考察,省部級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都強調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
現在的情況怎麽(me) 樣?
“實現5%左右預期目標的信心在增強。”“三季報”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統計局作出這一判斷。
從(cong) 數據看信心——築底企穩,景氣回升。
50.1%,剛剛發布的10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重回擴張區間,為(wei) 四季度中國經濟開了好頭。
僅(jin) 看GDP同比增速,一季度5.3%,二季度4.7%,三季度4.6%。但從(cong) 環比看,三季度增長0.9%,已連續9個(ge) 季度保持正增長。
“三季報”出爐後,不少外資機構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高盛將2024年中國GDP增長預測從(cong) 4.7%上調至4.9%。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wei) ,中國經濟增長動能在第三季度末出現適度回升,9月份國內(nei) 活動指標普遍超出市場預期。
“前三季度4.8%的增速來之不易,為(wei) 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說。
總的看,“穩”和“進”依然是中國經濟的主基調。
一方麵,穩的基礎更堅實。增長、就業(ye) 、通脹、國際收支四大宏觀指標顯示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這些為(wei) 中國宏觀經濟保持韌性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範誌勇說。
一方麵,進的動能在增強。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和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速大幅領先整體(ti) 水平。越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行業(ye) ,發展越是向好。
從(cong) 改革看信心——政策加力,改革發力。
展讀“三季報”,“突出經濟體(ti) 製改革這個(ge) 重點”指向鮮明。
惠民生、促消費、穩樓市。10月末,一項惠及1.5億(yi) 居民的金融政策落地,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平均每年將減負約1500億(yi) 元。
與(yu) 此同步,中國人民銀行改革完善機製,借款人可與(yu) 銀行自主協商、動態調整房貸利率。
9月下旬以來的一攬子增量政策,利當前,惠長遠。“這是宏觀調控的一次裏程碑式出手。”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說。
存量政策、增量政策,既有宏觀調控逆周期調節之“策”,也有提升中長期發展質量的深化改革之“策”,都將推動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新發展理念是在改革中形成的,影響和製約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ti) 製機製弊端是在改革中破除的,經濟發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也是在改革中逐步實現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大棋局,經濟體(ti) 製改革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牛鼻子”。
“兩(liang) 重”建設加快落地,“兩(liang) 新”政策加力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正在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再提速……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guan) 係,“政策加力”和“改革發力”組合拳有力有效。
改革強信心,發展添動力。
10月10日,投資超10億(yi) 元的蘋果公司應用研究實驗室在廣東(dong) 深圳市福田區建成運營。作為(wei) 深圳最早開發的城區之一,福田區較早遇到空間不足、成本上升等“煩惱”。
突破瓶頸,福田區瞄準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成立知識產(chan) 權快速維權中心,人工智能政務24小時在線辦公……改革推動新經濟發展,這裏的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數量3年增長8倍多,單位麵積地區生產(chan) 總值是深圳平均值的4倍多。
生產(chan) 力決(jue) 定生產(chan) 關(guan) 係。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必須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形成與(yu) 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chan) 關(guan) 係。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要健全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體(ti) 製機製。一攬子增量政策,將加快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壯大。
政策落地、改革到位,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撐起發展新空間。前三季度,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增加值增長11.3%。科技創新釋放發展新動能,成為(wei) 中國經濟的鮮明特點。
中國擁有規模超大且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9月份,新能源汽車月度產(chan) 銷創曆史新高,超大規模市場能夠更好覆蓋研發投入、分攤試錯成本。
進博會(hui) 首日,采購商上海諾銀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拿下價(jia) 值5000萬(wan) 美元采購訂單,提升在半導體(ti) 、汽車等領域的核心競爭(zheng) 力,也見證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魅力。
一大批增量政策“在路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增量政策措施正在陸續出台實施,新的增量政策也在研究儲(chu) 備。“隨著政策效應不斷顯效,全年經濟將呈現前高、中低、後揚走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說。
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兩(liang) 手並用”,頂層設計和基層創造交相呼應。紮實的改革成效,讓中國更有能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
從(cong) 企業(ye) 看信心——預期改善,活力增強。
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速連續4個(ge) 月回落後首次回升;
10月份,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wei) 近4個(ge) 月高點;
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比、環比實現“雙增長”,全國房地產(chan) 市場呈現止跌回穩的積極勢頭;
…………
透過這些數據,能夠看出生產(chan) 經營活動總體(ti) 擴張有所加快,經濟運行積極因素增多。
得益於(yu) 稅務部門政策支持,1—9月,山東(dong) 澤普醫療科技公司享受到稅費優(you) 惠230餘(yu) 萬(wan) 元。“這些錢全部投入創新研發中,今年9月,公司入選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財務總監單文玲說。
從(cong) 全國情況看,前三季度,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發展的減稅降費及退稅超2萬(wan) 億(yi) 元,1—10月,高技術產(chan) 業(ye) 銷售收入同比增速達11.4%。
深圳嘉立創集團珠海生產(chan) 基地,一批智能化柔性生產(chan) 線剛剛投入使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帶來大批訂單,新產(chan) 線讓產(chan) 品交付托了底。”基地負責人梁東(dong) 兵說。
外企亦然。德國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近日宣布,計劃與(yu) 中國合作夥(huo) 伴共同在華投資超140億(yi) 元。“德國對華投資持續攀升,表明對中國經濟的長期信心。”羅蘭(lan) 貝格全球管委會(hui) 聯席總裁丹尼斯·德普說。
市場經濟是預期經濟、信心經濟。企業(ye) 有信心,經濟有動能。政策“暖風”下,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加快轉型步伐,釋放發展活力。
“當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樣一個(ge) 時代,更多孕育的是中華民族複興(xing) 的曙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蘊含著對時與(yu) 勢、危與(yu) 機的深邃思考。以這樣的辯證法看待經濟形勢,做好經濟工作,至關(guan) 重要。
“信心在增強”,但信心不會(hui) 從(cong) 天降。實幹中涵養(yang) 、奮鬥中生長、砥礪中昂揚。提振信心,首先“提振黨(dang) 員幹部幹事創業(ye) 精氣神”,還是那句話:幹字當頭、眾(zhong) 誌成城。(人民日報 金社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