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40周年。近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40年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成就,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要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內(nei) 生動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做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建設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我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舉(ju) 措。1984年,為(wei) 更好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融入國際市場,我國借鑒經濟特區的成功經驗,在大連、寧波、青島等12個(ge) 沿海城市設立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優(you) 化機構設置、簡化審批手續、強化政策支持,鼓勵廣大外商投資中國,促進創新要素加快聚集。40年來,從(cong) 東(dong) 到西,從(cong) 點到麵,從(cong) 最初的14家到目前的233家,一個(ge) 個(ge)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從(cong) 鹽堿灘塗、荒山窪地走向世界,不斷建成改革開放新高地。40年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創新,“引進來”和“走出去”相互促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齊頭並進,為(wei) 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和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開發區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深入開發區考察調研,問企所需、解企所難,謀劃改革、推動開放。2014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詳細聽介紹、看產(chan) 品、問市場、觀實驗,勉勵企業(ye) 牢牢扭住科技創新和成果快速產(chan) 業(ye) 化,牢牢扭住產(chan) 業(ye) 發展前沿,牢牢扭住占領國際市場;2015年1月,總書(shu) 記在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仔細詢問企業(ye) 開展技術創新、擴大出口等情況,鼓勵企業(ye) 加大創新力度,提高製造水平,擴大產(chan) 品出口,優(you) 化市場服務;2023年7月,總書(shu) 記在蘇州工業(ye) 園區考察時強調,“要繼續擴大國際合作,努力打造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為(wei) 開發區持續健康發展指出了明確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新時代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麵,交出亮眼“成績單”。2023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15.7萬(wan) 億(yi) 元、財政收入2.7萬(wan) 億(yi) 元、稅收收入2.5萬(wan) 億(yi) 元,以千分之三的國土麵積貢獻了全國1/10的地區生產(chan) 總值和財稅收入;聚集了3萬(wan) 多家外商投資企業(ye) ,世界500強企業(ye) 設立總部、研發中心超過300家,進出口總額、實際使用外資占全國的比重均接近1/4,在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國家級孵化器和眾(zhong) 創空間680多家,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1.2萬(wan) 多家,高新技術企業(ye) 6.5萬(wan) 多家。10多年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開放帶動作用日益彰顯、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區域協調發展紮實推進,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增長極作用進一步凸顯。
春華秋實四十載,乘風破浪再出發。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對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ti) 製機製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深化開發區管理製度改革”。新時代新征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要深刻認識發展麵臨(lin) 的新形勢新任務,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hui) 精神,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內(nei) 生動力,積極參與(yu) 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要勇當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進一步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ti) 製機製;積極參與(yu)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擴大國際合作,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助力打造“投資中國”品牌;鞏固提升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基礎,推動產(chan) 業(ye) 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打造數字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