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4日,人民日報記者和秘魯記者前往由中國電建水電十一局承建的秘魯拉利伯塔德大區哥倫(lun) 比亞(ya) 共和國學校進行聯合采訪。圖為(wei) 兩(liang) 國記者共同采訪該學校校長。
水 源攝
當地時間11月11日,人民日報和秘魯媒體(ti)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聯合采訪成果分享會(hui) 在秘魯首都利馬舉(ju) 行。20餘(yu) 名來自人民日報和秘魯《秘魯人報》、《共和國報》、秘魯國家電視台、秘魯國立聖馬科斯大學亞(ya) 洲研究中心等媒體(ti) 界、學術界代表就深化兩(liang) 國媒體(ti) 合作與(yu) 人文交流進行探討。分享會(hui) 開始前播放了根據此次聯合采訪製作的《攜手同行》《哦,秘魯原來是“鄰居”》等視頻。
今年5月,秘魯國會(hui) 表決(jue) 通過法案,決(jue) 定將每年2月1日定為(wei) 秘中友誼日。這一法案的提出者——秘魯國會(hui) 議員、秘中友好小組主席古斯塔沃·科爾德羅在分享會(hui) 上表示,通過形式多樣的媒體(ti) 報道和交流活動等,人民日報為(wei) 推動拉中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秘中兩(liang) 國媒體(ti) 通過聯合采訪、共同製作節目等形式增進交流互動、豐(feng) 富報道內(nei) 容,有效促進了兩(liang) 國民眾(zhong) 相知相親(qin) 。
《秘魯人報》社長費利克斯·帕斯和總編輯魯道夫·埃斯皮納爾都出席了分享會(hui) 。帕斯曾多次訪問中國,今年8月參加了在四川省成都市舉(ju) 行的2024“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秘魯人報》是秘魯主流媒體(ti) 之一,推動秘中媒體(ti) 合作是我們(men) 的責任。”帕斯表示,秘中兩(liang) 國都致力於(yu) 向世界呈現全麵、真實的國家形象,期待更多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在秘魯落地。
參與(yu) 聯合采訪的秘魯國家電視台記者瓦萊利亞(ya) ·阿爾瓦說:“這次聯合采訪讓我有機會(hui) 深入了解秘中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的合作,了解項目建設給當地民眾(zhong) 生活帶來的積極變化,讓我深刻感受到兩(liang) 國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阿爾瓦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hui) 與(yu) 中國媒體(ti) 同行交流,增進彼此了解。
人民日報記者顏歡表示,聯合采訪為(wei) 兩(liang) 國記者走近彼此、加深了解提供了機會(hui) 。媒體(ti) 應成為(wei) 促進中秘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紐帶,為(wei) 增進互信、凝聚共識作出貢獻。
“媒體(ti) 是中秘兩(liang) 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的橋梁。”人民日報記者薑波說,兩(liang) 國媒體(ti) 首次舉(ju) 行聯合采訪,是加強兩(liang) 國媒體(ti) 合作邁出的重要一步。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hui) 將中秘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故事分享給讀者。
《秘魯人報》記者布萊恩說,此次聯合采訪讓他想起今年赴華參加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拉美媒體(ti) 代表團的經曆。無論在中國還是在秘魯,這樣的媒體(ti) 交流都讓他結識了更多中國朋友,希望有機會(hui) 再去中國訪問。
秘魯國立聖馬科斯大學亞(ya) 洲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諾祝賀兩(liang) 國媒體(ti) 首次在秘成功舉(ju) 行聯合采訪。他表示:“秘中媒體(ti) 合作拉近了兩(liang) 國民眾(zhong) 的距離,相信這樣的合作會(hui) 讓更多秘魯年輕人了解中國的發展以及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
秘魯國立工程大學家庭農(nong) 業(ye) 科研中心教授阿萊航德羅·洛佩茲(zi) 與(yu) 兩(liang) 位同事一起參加分享會(hui) 。他表示,通過參加本次活動,他了解到兩(liang) 國合作的最前沿信息,也希望通過人民日報接觸更多中國科研機構,將更多、更好的秘魯農(nong) 產(chan) 品介紹給中國消費者。
“秘魯需要了解真實的中國,我非常希望兩(liang) 國在文化、教育等領域加強合作。”秘魯天主教大學東(dong) 方研究中心教授鄧如朋曾任該校孔子學院首任外方院長10餘(yu) 年,他期待借助新媒體(ti) 進一步推動兩(liang) 國文化交流,增進兩(liang) 國民心相通。
秘方嘉賓紛紛表達了再次舉(ju) 行聯合采訪、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願望,期待兩(liang) 國媒體(ti) 在秘中人民之間架起交流之橋、合作之橋、友誼之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