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1月14日電(記者郭方達)伴隨著規律的電機運轉聲,一台數米長的“大家夥(huo) ”緩緩走下產(chan) 線,駛出廠房。這款重載AGV(自動導引運輸車)是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的拳頭產(chan) 品之一。
負載2噸以上的AGV被稱作重載AGV,是一種廣泛應用於(yu) 工程、碼頭和大宗物流等場景的工業(ye) 機器人,此前是鮮有人涉足的技術“無人區”,天津朗譽將這個(ge) 數字刷新到了600噸。
伴隨著海外市場的拓展,企業(ye) 營收連續數年高增長。不久前,天津朗譽入選工信部第六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
“選擇一個(ge) 賽道,就持之以恒做下去。”天津朗譽董事長任誌勇表示,隨著智能製造和柔性生產(chan) 的普及,更加複雜的工況、多元化的運輸需求正在工業(ye) 場景中不斷產(chan) 生。如何實現高效率、低功耗的工業(ye) 運輸,正逐漸成為(wei) 實現工業(ye) 4.0和智慧物流的關(guan) 鍵技術之一。
2023年,朗譽出貨各類AGV以及相關(guan) 係統超500台(套),產(chan) 品遠銷至北美、歐洲。2024年,企業(ye) 的海外訂單總額預計將超過4000萬(wan) 元,實現翻番。
在位於(yu) 天津市西青區的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內(nei) ,工作人員在調試重載自動導引運輸車。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伴隨著中國工業(ye) 發展不斷走深走強,一批另辟蹊徑的民營企業(ye) 不斷湧現,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便是其中的代表。
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ge) 月,規上工業(ye)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利潤率達7.5%,高於(yu) 規上工業(ye) 企業(ye) 的平均水平。
近年來,天津市持續實施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培育等行動,通過“一企一策”式的點對點幫扶,培育出一批擁有“獨門絕技”的優(you) 質經營主體(ti) 。
截至目前,天津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累計達到283家,有效期內(nei)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達2069家,創新型中小企業(ye) 達5534家。
起步體(ti) 量雖小,但具備先發優(you) 勢。在細分領域深耕,對像朗譽一樣的企業(ye) 而言,是實現技術領先及市場擴展的重要方式。
在“小巨人”企業(ye) 天津宜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內(nei) ,一款激光測距產(chan) 品正在測試。這款全自研產(chan) 品打破了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國外企業(ye) 的壟斷,在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
宜科公司創始人張鑫表示,在企業(ye) 的發展曆程中,天津市相關(guan) 部門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人、財、物等多個(ge) 方麵難題,幫助企業(ye) 打通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堵點,多次開展產(chan) 銷對接活動,助力企業(ye) 打開市場。
天津宜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編碼器生產(chan) 車間內(nei) ,員工在工作。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數據顯示,2023年天津市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戶均實現營業(ye) 收入1.2億(yi) 元,戶均投入研發費用800萬(wan) 元,平均擁有發明專(zhuan) 利6項、建設1個(ge) 研發機構、參與(yu) 製定1項行業(ye) 標準,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具有較高發展潛力。特別是“小巨人”企業(ye) 堅守主業(ye) 實業(ye) 精耕細作,加速邁向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中高端,一批成果打破國外壟斷。
天津市發改委副主任胡永梅表示,天津將繼續聚焦企業(ye) 關(guan) 切,持續優(you) 化發展環境,在全麵深化改革中給民營企業(ye) 更穩定的預期,在強化精準服務中給民營企業(ye) 更強的獲得感,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統籌:曹建禮、邵香雲(yun) 、毛振華
記者:郭方達
海報:實習(xi) 生高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