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聖地——雲(yun) 夢出土秦漢簡牘展”正在湖北雲(yun) 夢縣博物館展出,眾(zhong) 多珍貴的簡牘文物,引起了人們(men) 對簡牘背後的曆史極大的關(guan) 注。簡牘是對我國古代用於(yu) 書(shu) 寫(xie) 文字的竹、木材質載體(ti) 的概稱。在紙張普及之前,簡牘記錄下了泱泱華夏波瀾壯闊的曆史篇章。
湖北雲(yun) 夢曾經是楚秦時期南北交融的戰略要地,是最早發現和出土秦簡的地區。其中,睡虎地秦墓中發現千餘(yu) 枚竹簡、數萬(wan) 字簡文的律令文獻,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較為(wei) 完整的法典,體(ti) 現著中華法文化的獨特智慧。
雲(yun) 夢先後出土秦至漢初簡牘八批次3000餘(yu) 枚。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11號秦墓竹簡,是中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秦簡,出土數量巨大,反映了戰國晚期到秦始皇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jun) 事、法律方麵的重要史實和信息。
總台央視記者鄧琦:這是雲(yun) 夢睡虎地秦簡的主人“喜”的3D打印複原像,他相貌端正、身材勻稱、有點高低肩,特別符合這位秦朝小吏經常伏案書(shu) 寫(xie) 形成的職業(ye) 特點。他“工作文件”中的《秦律十八種》,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備的古代法律文獻。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人員高一致:以《秦律十八種》為(wei) 例來說,其中包括《田律》《廄苑律》等等以它們(men) 為(wei) 代表的睡虎地秦律體(ti) 係,構建了目前所見我國最早的法典體(ti) 係,比我國傳(chuan) 世的法典唐《永徽律》早了近八九百年。
睡虎地秦簡《田律》中記載的是關(guan) 於(yu) 農(nong) 田水利、山林保護等內(nei) 容的律文,其中提到春天三個(ge) 月不要到山林中去砍伐樹木等內(nei) 容,反映出中國古人尊重自然的生態保護思想。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人員高一致:睡虎地秦簡《田律》裏麵,還有我們(men) 古代農(nong) 情信息的一個(ge) 匯報製度,這一點非常有現代意義(yi) 。因為(wei) 律令中明確規定,要求官員在其轄區內(nei) 播種季節降水的多少,然後知道致使莊稼萌發的麵積都要及時匯報,鮮明體(ti) 現了我們(men) 中國這樣一個(ge) 農(nong) 業(ye) 大國對於(yu) 農(nong) 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高度重視,古今一體(ti) 幾乎沒有什麽(me) 特別大的差異。
雲(yun) 夢簡牘:千年前家書(shu) 訴說秦人溫情故事
除了秦律之外,在雲(yun) 夢睡虎地4號秦墓中出土了兩(liang) 封2200多年前的木牘家書(shu) ,這是截至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最早家書(shu) 實物,承載著普通士兵對家人的牽掛思念。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人員高一致:它記載了黑夫和驚兩(liang) 兄弟,問候父母、向父母報告自己在軍(jun) 隊裏麵缺衣少食的窘境。這封家書(shu) 裏麵出現了一個(ge) 高頻詞,七次之多的“無恙也”,用現代話說就是“是否平安”的意思。字裏行間反映了在統一大背景下戰爭(zheng) 的殘酷和艱難,間接反映了底層群眾(zhong) 對於(yu) 和平和安寧的期許。
木觚是我國簡牘的一種特殊形製,就是將木材加工成柱形多麵體(ti) 的書(shu) 寫(xie) 材料,有棱。2021年在雲(yun) 夢鄭家湖墓地出土的一枚木觚,上麵書(shu) 寫(xie) 了約700字,被譽為(wei) “中華第一長文觚”。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人員高一致:主要記載謀士“埂比ビ嗡登贗跚薇⒁逭餉匆桓鍪錄!扒薇⒁濉本褪切荼垢輟⑹┬腥室宓囊饉肌F渲杏幸瘓洹巴踔木持蠲窠雜惺春暈勢涔剩唬閡級裼帽病保蓋毓乃木持瘢成隙加屑⒑從(cong) 沉說撞閎嗣穸雜諭V貢輳指春推健⒛駁那苛移諗巍?
隨著釋讀和研究的深入,簡牘中蘊藏的文化密碼不斷被破譯,讓多元一體(ti) 的中華文明顯得更加真切、鮮活。在探尋中華文明傳(chuan) 承的過程中,人們(men) 更可從(cong) 中感悟文化歸屬與(yu) 文化自信。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雷海龍:到2014年,出版了《秦簡牘合集》第一卷,采用紅外線(成像)技術,拍攝了全部的紅外線照片,讓簡牘字跡能夠得到更好的顯示,從(cong) 而極大提升了簡牘釋文的釋讀。這是睡虎地秦簡研究的一個(ge) 標誌性成果。
郭店楚簡:改寫(xie) 中國思想史的神州第一書(shu)
郭店楚簡,是199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中出土的一批楚文字竹簡,抄寫(xie) 成書(shu) 時間大約在戰國中期,不晚於(yu) 公元前300年。楚簡文獻涵蓋了儒家、道家2個(ge) 主要派別,在中國古代思想和曆史文化研究方麵具有不可替代的學術價(jia) 值。
郭店一號楚墓中出土有字簡730餘(yu) 枚,其中包含了現今發現的《老子》一書(shu) 最早的版本。
湖北省博物館學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羅恰:郭店楚簡《老子》應該是一個(ge) 摘抄本,它不是全本,它篇章的分章、次序跟我們(men) 現在所流行的傳(chuan) 世本《老子》有不同。我們(men) 現在的傳(chuan) 世本《老子》它是分《道經》和《德經》的,郭店楚簡(《老子》)它是不分的,它的麵貌比較原始、比較古老。
楚簡《老子》與(yu) 傳(chuan) 世本更重要的差異在於(yu) ,當中並沒有與(yu) 儒家針鋒相對的言辭,反而對儒家所倡導的仁、義(yi) 等理念持肯定態度,從(cong) 而為(wei) 學術史上久懸未決(jue) 的爭(zheng) 論提供了答案。
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館長湯學鋒:在這個(ge) 層麵上,就反映了早期道家的雛形,並沒有跟儒家相背離,也不存在早期儒、道之間的不相容、不兼容。郭店楚簡應該說關(guan) 於(yu) 儒、道之間的一些記載、記述的話,厘清了我們(men) 很多傳(chuan) 統的認知。
人類對於(yu) 宇宙起源的思考一直是東(dong) 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話題。郭店楚簡中關(guan) 於(yu) 太一生水、水生萬(wan) 物思想的闡述,體(ti) 現了我國最早的宇宙生成論。
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館長湯學鋒:郭店楚簡的道家部分,有一篇叫《太一生水》,現在解釋來說就是人類最早的宇宙觀,宇宙循環論,人從(cong) 哪來,生命從(cong) 哪裏來,自然從(cong) 哪裏來?實際上它的表述就是天人合一,回歸最初的初心,人類對自然的頂禮膜拜、敬畏。
北大藏秦簡牘:展現秦代社會(hui) 生活圖景
在北京大學,有一批十多年前經捐贈入藏的秦簡牘,這是繼睡虎地秦簡、嶽麓書(shu) 院藏秦簡之後又一重大典籍類秦簡牘發現,記錄了秦代豐(feng) 富的社會(hui) 生活圖景。
走進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在一層的實驗室裏,記者見到了這批2010年初從(cong) 海外回歸的珍貴秦簡。
總台央視記者吳汶倩:這批秦簡剛入藏北大的時候,被淤泥所包裹,一觸即破,墨跡也極易脫落,使得秦簡的整理工作異常艱難。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團隊采用“實驗室考古”的方法,對這批秦簡進行清理保護。目前,全部簡牘已經作了飽水狀態下的加固保護。
北京大學獲贈的這批秦簡,共796枚,年代約在戰國末至秦始皇時期,內(nei) 容涉及政治、地理、社會(hui) 經濟、文學、數學等諸多領域。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陳侃理:這片木牘比較寬,它是用表格形式抄寫(xie) 的。仔細一看就會(hui) 發現內(nei) 容其實我們(men) 挺熟悉,這就是一個(ge) 九九乘法表,最上麵九九八十一。
專(zhuan) 家告訴記者,這批簡牘中的“九九術”木牘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之一。北大藏秦簡的獨特之處就在於(yu) 體(ti) 裁和內(nei) 容更豐(feng) 富,不少是前所未見的,比如秦人喝酒時唱的《酒令》。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陳侃理:喝酒時唱的歌,我們(men) 管它叫酒令,“飲不醉,非江漢也,醉不歸,夜未半。”就是我們(men) 喝酒喝得還不夠,我們(men) 喝的酒還沒有像長江之水、漢江之水那麽(me) 多,醉不歸,喝醉了也不要回家,還有一些骰子是配合酒令使用的。
一片片竹簡木牘,讓兩(liang) 千多年前秦代社會(hui) 生活的生動圖景重現於(yu) 世人眼前。北大藏秦簡中還有不少文學作品反映了當時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陳侃理:其中有一篇《公子從(cong) 軍(jun) 》,就講到一位年輕的妻子送她的丈夫上前線。她給丈夫送去了錢,送去了衣物,可是這位丈夫卻一去不回,不知道最後去了哪裏。反映了當時戰爭(zheng) 年代人民生活一些很具體(ti) 的情感,在這裏麵看到每個(ge) 個(ge) 體(ti) 鮮活的生命。
曆經十多年的整理複原,日前,這批北京大學藏秦簡牘正式公布出版,通過學者的研究和注釋,讓曆史的“大事件”和“小細節”為(wei) 更多人所見,讓中華文明更加真切、鮮活。
(總台央視記者 鄧琦 馮(feng) 成 龐清珊 吳汶倩 李峻 荊門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