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盤玩的寶相花冰箱貼,卡通版的伏羲女媧出現在U型枕、發箍上,內(nei) 裝璀璨金色流沙、印有“五星出東(dong) 方利中國”織錦等圖案的治愈係流沙杯墊,以柏孜克裏克石窟壁畫為(wei) 靈感,印有新疆方言“您佛得對”的“佛係”鼠標墊……新疆博物館文創將曆史文化和時代潮流巧妙融合在一起,花式講述中國故事。
新疆博物館的“疆風如畫”文創係列產(chan) 品。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李莉攝
“文創產(chan) 品的特點是不斷迭代,我們(men) 自主研發了‘疆風如畫’‘守望吧疆山’‘綺夢疆湖’‘潮虎想象’‘五星出東(dong) 方’等十二大係列千餘(yu) 種文創產(chan) 品。此外,我們(men) 還推出了文創雪糕、打卡印章、魔法相機,以及‘千年之語——沉浸式創意體(ti) 驗’項目、‘我在博物館畫文物’等互動性強、玩法多、遊客參與(yu) 度高的文創產(chan) 品、活動。”11月12日,新疆博物館文創部主任關(guan) 懿說,這些產(chan) 品不僅(jin) 豐(feng) 富了遊客的參觀體(ti) 驗,還增加了趣味性。
新疆博物館文創大廳裏展陳著各類文創產(chan) 品,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zhong) 們(men) 在展櫃前欣賞、挑選著心儀(yi) 的文創產(chan) 品。
新疆博物館的“五星出東(dong) 方”係列鑰匙扣。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李莉攝
貴州遵義(yi) 遊客羅燕挑選了“五星出東(dong) 方”係列明信片、書(shu) 簽,“我看了《國家寶藏》,認識了新疆博物館的“五星出東(dong) 方利中國”織錦護臂、伏羲女媧圖和絹衣彩繪木俑,這次是慕名而來,書(shu) 簽、明信片這樣的博物館文創實用又方便攜帶。”羅燕說。
山西呂梁遊客周麗(li) 芳則挑選了一套十二木卡姆特色樂(le) 器金屬書(shu) 簽,“新疆的獨特曆史文化、人文風情、自然美景等,都通過精巧的構思融入到了這一件件文創產(chan) 品中,真是用心了。”
顧客在新疆博物館文創區選購自己喜愛的文創產(chan) 品。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李莉攝
近兩(liang) 年,新疆博物館以“文創+”模式推出了“五星國寶送福卡”“中華史冊(ce) 少年書(shu) ”“綺夢疆湖仕女秀”“龜茲(zi) 繽紛手繪”等活動,吸引了大批小朋友參與(yu) 到博物館的課堂中來。
2024年,新疆博物館文創部策劃組織了“金鱗開運 繪龍少年”活動,圍繞館藏珍貴文物“八龍紋金帶扣”,鼓勵參與(yu) 者用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創意多角度展現大美新疆。該活動曆時5個(ge) 月,吸引了全疆3224名各族少年兒(er) 童報名參與(yu) ,有304幅優(you) 秀作品脫穎而出並在新疆博物館大廳展出。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該活動舉(ju) 辦頒獎儀(yi) 式,共有183名“小畫家”受到表彰。
烏(wu) 魯木齊市第十三中學初一(17)班學生伊木然江·帕合爾丁繪製的龍柄雞首壺素描作品獲得了“金鱗開運 繪龍少年”繪畫大賽的一等獎。“在中華文化中,雞寓意著吉祥如意,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符號,寓意勇敢奮進、團結騰飛等,它們(men) 都是十二生肖中的動物,我覺得龍柄雞首壺造型獨特,很喜歡它。”伊木然江說,自己學畫畫快4年了,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繪畫作品,讓更多人了解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立足於(yu) “文物+年節”的融合創意,新疆博物館在農(nong) 曆虎年推出的“潮虎想象”,在農(nong) 曆龍年推出的“金鱗開運”等係列文創,都取得了較好反響,觀眾(zhong) 們(men) 通過文創產(chan) 品共同感悟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顧客在新疆博物館文創區選購自己喜愛的文創產(chan) 品。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李莉攝
“文創人就像“翻譯”一樣,將曆史用現代文字、陳列、文創‘翻譯’給大眾(zhong) 看,而且還要看得明白、看得喜歡。”關(guan) 懿說,“我們(men) 將繼續深化對文物曆史內(nei) 涵的挖掘,進一步發掘遊客需求,不斷研發更多具有創意、實用價(jia) 值、審美價(jia) 值的文創產(chan) 品,為(wei) 大家講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新疆博物館黨(dang) 委書(shu) 記何嘉介紹,近年來,該館通過加強文物闡釋、打造沉浸式體(ti) 驗,大力推動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在文創工作中,我們(men) 不僅(jin) 要深入挖掘和展現新疆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引導公眾(zhong) 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的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價(jia) 值觀念,更要注重其時代價(jia) 值和社會(hui) 意義(yi) ,通過創意轉化和市場運作,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化‘動’起來,成為(wei) 連接大家的情感紐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