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丨一束微光漸斑斕

發布時間: 2024-11-18 19:36:00 來源: 石榴雲/新疆日報

  浙江寧波,距離米娜瓦爾·艾力的家鄉(xiang) ,有五千多公裏。

  18年前,米娜瓦爾第一次從(cong) 沙漠邊的小城來到這裏。蔚藍的大海沒有治愈心底的鄉(xiang) 愁,她哭了:“怎麽(me) 會(hui) 離家這麽(me) 遠,比想象的還要遠。”“算了,還是回家吧。”

  老師、同學的關(guan) 愛,如同一束微光,讓“打退堂鼓”的新疆姑娘有了力量。後來,她不僅(jin) 留下來了,還逐漸成長為(wei) 寧波職業(ye) 技術學院輔導員——用自己的力量,點亮更多孩子的夢想。

  
米娜瓦爾·艾力(前排中)與(yu) 學生走在校園裏。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做學生的“擺渡人”

  11月1日上午,寧波市暴雨如注,寧職院“米娜工作室”裏,米娜瓦爾正專(zhuan) 注修改一份演講稿,耳畔響起一個(ge) 聲音:“老師您好,請問學生事務中心怎麽(me) 走……”那聲音很小,幾乎被窗外的雨聲蓋住。

  米娜瓦爾抬頭,門口站著一名女生,滿臉羞怯。工作室在一層,常有新生來問路。米娜瓦爾麵含微笑,耐心指路,仿佛看到曾經的自己。

  1986年,米娜瓦爾出生於(yu) 喀什地區嶽普湖縣一個(ge) 雙職工家庭。米娜瓦爾的母親(qin) 茹仙姑·阿布來孜說,她和愛人很支持孩子的學業(ye) ,希望孩子能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甚至,高考結束後,當米娜瓦爾還在為(wei) 是否填報疆外的大學而猶豫時,母親(qin) 堅定地握著她的手,“無論你去哪,媽媽都支持你。”

  2006年9月,米娜瓦爾和幾名同學一起,到寧波大學報到。火車轉汽車,抵達寧波時已是午夜,學校怎麽(me) 走,她一臉迷茫。細雨綿綿,車站附近,隻有一家小賣部亮著燈。疲憊夾雜著恐懼,她給輔導員打電話,出乎意料,一打就通:“同學別急,就在原地等著,我現在就來接你們(men) 。”

  這一次深夜的“擺渡”,讓她下定決(jue) 心,今後也要做學生的“擺渡人”。

  剛入學時,班主任一大早送來熱騰騰的豆漿、油條;天氣轉涼時,計算機老師送來兩(liang) 件毛衣……老師的關(guan) 愛,讓米娜瓦爾心裏暖暖的,她愛上了這座校園,迷戀著這座有愛的城市。

  2011年,米娜瓦爾應聘上寧職院輔導員的崗位。她把每個(ge) 學生的宿舍樓、家庭情況、專(zhuan) 業(ye) 、愛好都記錄成冊(ce) ,陪他們(men) 學習(xi) 、打球、逛展館,帶領他們(men) 參加文藝演出、做公益活動……作息圍著學生轉、24小時接聽電話。

  不知不覺,米娜瓦爾成了學生們(men) 願意信賴,能夠暢所欲言、分享心事的“娜姐”。

  艾柯代·卡斯木家在烏(wu) 魯木齊市,今年上大二。剛到寧波時很不適應那裏的氣候和飲食,常躲在被子裏哭。“娜姐經常邀請我們(men) 到她家,給我們(men) 做大盤雞、抓飯、烤肉。吃到那一口抓飯,一瞬間,就像回到家裏。”艾柯代臉上寫(xie) 滿幸福。

  米娜瓦爾總結出分層、分類、分時段服務管理的“米娜工作法”,建立了新生入學、學習(xi) 生活、社會(hui) 實踐、畢業(ye) 返鄉(xiang) 、思源反哺等全過程輔導機製。她還牽頭成立“米娜工作室”,開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精講》課程,讓思政課變得生動有趣。

  成立於(yu) 2017年的“米娜工作室”,通過培育“一支活力團支部”、組建“一支公益服務團隊”、創建“一個(ge) 雲(yun) 端微課堂”等“六個(ge) 一”工程,為(wei) 學生提供一個(ge) 發揮才能、成長鍛煉的平台。米娜瓦爾帶著學生開展各類校園文化、社會(hui) 實習(xi) 實踐活動。

  “寧波溫暖著我,我也想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學生們(men) 更好更快融入寧波,在這裏收獲成長。”米娜瓦爾說。

  培育更多“石榴籽”

  “我的這些學生,就是一顆一顆晶瑩剔透的石榴籽”“他們(men) 有的留在浙江,有的回到家鄉(xiang) ,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維護民族團結貢獻著力量。”11月4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米娜瓦爾登上講台,分享校園中各民族學生一起學習(xi) 、一起做公益、一起成長的故事。

  不久前,米娜瓦爾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稱號。從(cong) 北京回甬後,她馬不停蹄,在不同城市、學校、社區宣講。

  “娜姐總是這樣,隻要有機會(hui) 就誇學生。”觀眾(zhong) 席上,穆太力普·麥吐迪一邊鼓掌一邊說。21歲的他,是米娜瓦爾的學生,今年6月畢業(ye) ,現在是“米娜工作室”專(zhuan) 職助理。

  穆太力普覺得,大學三年,在老師的“誇”聲中,他像換了一個(ge) 人。“我家在和田農(nong) 村,上大學前,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喀什市。剛來寧波時,普通話很差,買(mai) 東(dong) 西都不好意思開口。”

  性格內(nei) 向的穆太力普更自卑了,還帶著迷茫。米娜瓦爾鼓勵他,能考上大學說明學習(xi) 能力很強,還帶他聽“米娜工作室”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團的課程,一個(ge) 字一個(ge) 字教他發音。

  “娜姐不斷給我機會(hui) ,讓我承擔任務,3年下來,我成長了很多。”穆太力普說,他的普通話水平已經達到二級乙等,成了“米娜工作室”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團主力講師,每周至少3次到浙江省多地,義(yi) 務教新疆來的務工人員說普通話。

  “米娜工作室”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團,是米娜瓦爾帶領大學生們(men) 成立的一支公益服務團隊,任務是赴新疆籍務工人員較為(wei) 集中的企業(ye) 、社區等開展普通話培訓、技能培訓等。目前,已幫助近千名務工人員在東(dong) 部沿海城市穩定就業(ye) 。

  寧職院學工部部長陳之順說,學校建立“校地共建”協同機製,目的就是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現在,“米娜工作室”的作用已不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學校,它更像是一座橋,一座溝通之橋、交流之橋、友誼之橋。

  餘(yu) 丹丹,一個(ge) 來自雲(yun) 南的壯族女孩,寧職院商務英語專(zhuan) 業(ye) 大三學生。上大一時,餘(yu) 丹丹加入“幸福石榴籽”宣講隊,跟著米娜瓦爾在浙江省內(nei) 各地宣傳(chuan) 民族團結。寒暑假時,她則回到家鄉(xiang) ,給父老鄉(xiang) 親(qin) 講述在外學習(xi) 的所感所得,也講述在寧波,各族兄弟姐妹是如何團結奮鬥的。

  10年來,宣講隊走進浙江、新疆、甘肅、寧夏等多個(ge) 省(區、市)的49個(ge) 縣(區、市),開展宣講活動670餘(yu) 場,輻射人數超過8萬(wan) 人次。

  米娜瓦爾至今仍記得,多年前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宣講,當時,她指著遠處的大山問大家:“山的那邊是什麽(me) ?”一個(ge) 十三四歲的女孩回答:“山的那邊還是山。”她告訴孩子,山那邊有一片廣闊的天地。

  今年8月,米娜瓦爾接到這個(ge) 女孩的電話——她已考上浙江的大學,實現了當初的夢想,她也想加入宣講隊,成為(wei) 一顆“石榴籽”。

  米娜瓦爾說,這便是十年堅守的意義(yi) 。

  為(wei) 青春描繪奮鬥底色

  11月14日下午,烏(wu) 魯木齊飄著小雪,位於(yu) 延安路上的一棟寫(xie) 字樓裏,迪力木拉提·艾尼正帶著團隊直播賣貨,網友們(men) 留言、谘詢、下單,線上線下一派熱火朝天。

  已是電商達人的迪力木拉提如今自信滿滿。幾年前,他還不是這樣。在寧職院上學時,因為(wei) 家中困難,米娜瓦爾幫他申請了勤工儉(jian) 學崗位。畢業(ye) 後,迪力木拉提回烏(wu) 魯木齊創業(ye) ,代理化妝品和衛生用品,後來創辦了自己的品牌,近兩(liang) 年公司的年銷售額達1000多萬(wan) 元。

  2019年,迪力木拉提的事業(ye) 剛起步,就向母校捐款1萬(wan) 元,幫助有需要的學弟學妹。“娜姐曾告訴我們(men) ,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我計劃設立一個(ge) 助學基金,幫助更多困難學生完成學業(ye) 。”迪力木拉提說。

  學生的成長,讓米娜瓦爾感到幸福與(yu) 欣慰。

  
10月31日,米娜瓦爾·艾力舉(ju) 辦“學長有約”主題班會(hui) ,為(wei) 學生答疑解惑。石榴雲(yun) /新疆日報記者王娜 攝

  卡德旦·阿不都許庫,米娜瓦爾帶的第一屆學生,畢業(ye) 後成為(wei) 新和縣稅務局一名幹部。在伽師縣和夏阿瓦提鎮尤古買(mai) 希勒克村駐村時,他每天“兩(liang) 眼一睜,忙到熄燈”,千方百計幫助鄉(xiang) 親(qin) 們(men) 解決(jue) 生產(chan) 生活上的困難,帶領大家增收致富,由於(yu) 工作出色,獲得2018年自治區脫貧攻堅獎。

  2023屆畢業(ye) 生馬磊,上學時,“米娜工作室”組織的各類活動,他一項不落地參加,口才越來越好。畢業(ye) 前,他寫(xie) 個(ge) 人簡曆,實踐經曆寫(xie) 滿三頁A4紙,這讓他應聘寧波一家傳(chuan) 媒公司的主播時,在眾(zhong) 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工作機會(hui) 。如今,馬磊已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主播,在寧波站穩腳跟。

  2023級學生李康文,有一手剪紙的好手藝。“米娜工作室”舉(ju) 辦公益活動時,他常為(wei) 附近幼兒(er) 園、社區居民講解剪紙的曆史淵源、藝術特色,帶大家學剪紙。“以這種方式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很有意義(yi) 。”李康文說。

  從(cong) 2011年9月至今,米娜瓦爾累計帶出10屆、28個(ge) 民族的近5000名畢業(ye) 生,他們(men) 像蒲公英一樣散布全國各地。雖然從(cong) 事的職業(ye) 不同,但他們(men) 的青春,都有溫暖而明亮的底色。

  不久前,米娜瓦爾了解到一些學生有了“畢業(ye) 焦慮”,麵對畢業(ye) 後的競爭(zheng) 和壓力,不知何去何從(cong) 。她組織了一場“學長有約”主題班會(hui) ,邀請馬磊等3名往屆畢業(ye) 生為(wei) 大家答疑解惑。

  學長們(men) 的故事令人動容。結束時,學生們(men) 大聲說出自己的奮鬥目標,有人說要參軍(jun) 保家衛國,有人說要當會(hui) 計,還有人說要當老師……

  米娜瓦爾告訴大家,青春,就是乘風破浪。而奮鬥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責編: 蘭周加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