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今年4月在重慶考察時強調:“重慶要以敢為(wei) 人先的勇氣,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今年10月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教育黨(dang) 員幹部繼承優(you) 良傳(chuan) 統、賡續紅色血脈,繼續發揚敢為(wei) 人先、愛拚會(hui) 贏的開拓創新精神,銳意進取、善作善成。”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探索,發揚敢為(wei) 人先的精神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yi) 。廣大黨(dang) 員幹部要讀懂敢為(wei) 人先的時代意蘊,勇於(yu) 開拓、敢於(yu) 創新,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xie) 改革開放新篇章。
敢為(wei) 人先意味著勇於(yu) 打破常規,敢於(yu) 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敢為(wei) 人先,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優(you) 秀品格,早已融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血脈,成為(wei) 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時期,麵對黨(dang) 領導的以奪取城市為(wei) 目標的武裝起義(yi) 相繼失敗的局麵,黨(dang) 內(nei) 仍有相當一些人繼續堅持中國革命要以城市武裝起義(yi) 為(wei) 中心的觀點,這是照搬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經驗的結果。以毛澤東(dong) 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敢為(wei) 人先,突破“城市中心論”束縛,創造性地開辟了“農(nong) 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中國革命正是循著這樣一條正確道路走向勝利的。縱觀黨(dang) 的奮鬥史,正是憑著敢為(wei) 人先的拚勁和闖勁,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才能不斷開辟新天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麵深化改革正是在敢為(wei) 人先中衝(chong) 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突進深水區、啃下硬骨頭。比如,2018年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拉開大幕,這是黨(dang) 的曆史上首次統籌進行黨(dang) 中央部門和國務院機構的重大改革。又如,把農(nong) 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wei) 承包權和經營權,實現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並行,從(cong) “兩(liang) 權分離”到“三權分置”,這是中國農(nong) 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創新。再如,軍(jun) 隊改革打破長期實行的四總部製,正師級以上機構減少200多個(ge) ,人員精簡1/3。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正是因為(wei) 敢為(wei) 人先,改革成色十足,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取得曆史性偉(wei) 大成就。
敢為(wei) 人先體(ti) 現為(wei) 銳意進取的意誌決(jue) 心、開拓創新的奮進追求,應貫穿於(yu) 黨(dang) 員幹部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中。但在實踐中,仍有一些黨(dang) 員幹部缺乏敢為(wei) 人先的精神。有的人認為(wei) “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敢為(wei) 人先就容易招致非議乃至受到打擊,不敢做第一個(ge) 吃螃蟹的人,習(xi) 慣於(yu) 亦步亦趨跟在人後,工作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wei) 黨(dang) 性不強、政績觀出現偏差,考慮個(ge) 人得失多、考慮事業(ye) 發展少。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麵臨(lin) 許多卡點堵點問題和瓶頸製約亟待突破。廣大黨(dang) 員幹部唯有繼續發揚敢為(wei) 人先的精神,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以開拓者的姿態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爭(zheng) 當排頭兵、勇做先行者,才能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
敢為(wei) 人先是有風險的,不能期望每一項工作隻成功不失敗。更好激勵黨(dang) 員幹部敢為(wei) 人先、擔當作為(wei) ,要堅持嚴(yan) 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落實“三個(ge) 區分開來”,旗幟鮮明為(wei) 敢為(wei) 人先者撐腰壯膽鼓勁,給消極避事者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解除黨(dang) 員幹部探索創新的後顧之憂,讓他們(men) 真正能夠放開手腳幹事、甩開膀子創業(ye) 。敢為(wei) 人先也絕不是冒進蠻幹,而是在科學分析後的大膽突破和創新,在冷靜研究後的謀定而後動。謀劃一項改革、部署一項工作,應在充分調研和試點的基礎上形成決(jue) 策,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完善,如此才能取得實效。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有勇又有謀、有膽又有識,才能更好敢為(wei) 人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第一個(ge) 吃螃蟹的人也是有貢獻的。”探路者就是開路者,敢於(yu) 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為(wei) 的就是鋪就走得通、行得穩的康莊大道。有人把敢於(yu) 第一個(ge) 吃螃蟹的人比作孤勇者,而在改革的道路上、在為(wei) 民造福的事業(ye) 中,勇者不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