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開幕式在海南省三亞(ya) 市體(ti) 育中心體(ti) 育場舉(ju) 行。約兩(liang) 個(ge) 小時時間裏,各民族特色風情、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祖國壯美風光、現代發展成就等元素精彩紛呈,在舞美設計和高科技的賦能下,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一場海島椰風中的沉浸式“大團圓”盛宴。
亮點一:“同心圓”概念貫穿始終
據運動會(hui) 開閉幕式總製作人吳豔介紹,為(wei) 突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這一主題,開幕式舞美設計、節目編排、主火炬設計等,全部圍繞“同心圓”這一概念展開。
舞台中間是一個(ge) 圓形地屏,地屏外圈,導演組專(zhuan) 門增加“星空矩形”地毯,圍繞中心地屏影像始終保持圓形圖案,構成“同心圓”;在入場儀(yi) 式、節目展演、點燃火炬等多個(ge) 環節,身穿各民族傳(chuan) 統服飾的參賽人員、表演者等,多次在舞台匯聚成“同心圓”;“一顆心,一個(ge) 圓,一齊擁抱緊相連……”“同心圓”概念也在主題曲中彰顯。
“我們(men) 想通過‘同心圓’這一概念,強調56個(ge) 民族是一體(ti) 的,圍繞一個(ge) 中心點去運動,大家一起去編織一個(ge) 圓——這個(ge) 圓是圓滿的狀態。”吳豔說。
亮點二:港澳台代表團齊聚開幕式
各個(ge) 代表團入場時,都伴隨30秒的駐停表演,在展示民族文化與(yu) 地方特色的同時,也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11月22日,台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在開幕式上入場。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香港代表團憨態可掬的舞獅表演、澳門代表團生龍活虎的舞獅舞龍表演都讓觀眾(zhong) 掌聲不斷,台灣少數民族代表團獨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演繹更是引起陣陣歡呼。
少林功夫、“勁舞”熊貓、民族歌舞、雜耍演繹……代表團的駐停表演盡顯中華文化之多元璀璨。“這是展示地方名片的機會(hui) ,每一秒我們(men) 都很珍惜。在30秒內(nei) ,我們(men) 展現了寧夏各族同胞相親(qin) 相愛、枸杞和灘羊產(chan) 業(ye) 、回族踏腳舞動作、民歌‘花兒(er) ’等諸多元素,前後改了六個(ge) 版本。”寧夏開幕式駐停表演隊導演張濤說。
亮點三:“點燃”海浪
本屆運動會(hui) 主火炬台沒有采用常見的高塔設計,而是圍繞“同心圓”概念設計。“同心圓”中,一朵浪花凸顯海南特色,圓上有12圈紋路,除了寓意這是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外,還象征著“輪回”——12時辰、12生肖、12地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中,“12”頗多。
11月22日,主火炬在開幕式上被點燃。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在12名火炬手的接力傳(chuan) 遞下,最終由王書(shu) 茂和符攀嬋共同點燃主火炬,水與(yu) 火在這座熱情的海島城市交相輝映。
亮點四:科技賦能
在全場觀眾(zhong) “哇”的一聲驚歎中,整座體(ti) 育場化身星辰大海。騎自行車、滑輪滑、腳踩平衡車的演員們(men) 手舉(ju) 海龜、鯊魚、海豚等形象魚貫而入,讓觀眾(zhong) 如置海底。隨後,高鐵飛馳、深海探測、火箭發射、太空行走等畫麵在星海中逐一呈現,展現了我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成就,帶來生動的沉浸式體(ti) 驗。
“觀眾(zhong) ‘哇’的一刹那,我們(men) 還是很欣慰的。”吳豔說,主創團隊借助燈光設計、特殊裝置等,利用激光反射、折射原理,獻上一場“會(hui) 呼吸”的光影盛宴,將空間有限的體(ti) 育場打造成浩瀚星海,讓觀眾(zhong) 徹底沉浸其中。
此外,開幕式上絢爛的電子煙花、節目演繹中的“山河海”等場景,皆是在科技助力下實現的。
亮點五:民族服裝驚豔全場
“中國有禮儀(yi) 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從(cong) 江南水鄉(xiang) 到塞北草原,從(cong) 東(dong) 海之濱到雪域高原,中華大地56個(ge) 民族在曆史長河中形成的獨特服飾文化伴隨著勞作、舞蹈等場景的演繹,一齊亮相開幕式。
11月22日,演員在開幕式上表演。新華社記者 張麗(li) 芸 攝
色彩鮮豔、圖案精美、紡織技藝獨特的黎錦,裝飾繁複、內(nei) 涵深刻的苗服,端莊樸素、以五色絲(si) 線織就紋樣的壯族服飾,淡雅、素淨、輕盈的朝鮮族服飾,草原風格濃鬱的蒙古袍……國旗和會(hui) 旗入場時,56名手捧花束、身著不同民族盛裝的少女夾道兩(liang) 側(ce) ,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服飾多元之美。
“為(wei) 確保演員能流暢地做出肢體(ti) 動作,我們(men) 對演出服做了改良,但整體(ti) 還是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民族服飾的特點。”吳豔說。
亮點六:海島風情“熱辣滾燙”
得益於(yu) 海島城市三亞(ya) 的獨特氣候條件,本屆運動會(hui) 得以在溫暖的冬天開幕。設計節目前,主創團隊到三亞(ya) 深度采風。“我們(men) 發現能提取的元素非常多,除了海島度假,海南還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高科技領域成就等。”吳豔說。
通過高科技手段,地屏和中央環形屏幕上營造了陽光、沙灘、椰林的場景,讓整座體(ti) 育場化身海島,拉開文體(ti) 展演的序幕。“甘工鳥”銜來稻穗,在海南特色民居前,演員們(men) 的熱情舞蹈展現了海南各族人民辛勤勞作的場景,棉紡織家黃道婆、黎錦等文化元素貫穿其中,展現了海南厚重的文化底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