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怎麽辦?權威專家解答

發布時間: 2024-11-25 09:15:00 來源: 新華網

  近期,兒(er) 童呼吸道疾病高發。孩子感染後多有發熱、咳嗽等症狀,家長往往心急如焚,兒(er) 童為(wei) 什麽(me) 相對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支原體(ti) 肺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症狀有何不同?孩子多種病原體(ti) 檢測陽性怎麽(me) 辦?針對多個(ge) 公眾(zhong) 關(guan) 注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兒(er) 童醫學中心權威專(zhuan) 家進行解答。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21日發布的“全國急性呼吸道傳(chuan) 染病哨點監測情況”顯示,哨點醫院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呼吸道樣本檢測陽性病原體(ti) 主要為(wei) 鼻病毒、肺炎支原體(ti) 、副流感病毒。結果分析認為(wei) ,目前急性呼吸道傳(chuan) 染病總體(ti) 仍處於(yu) 低流行水平,其中鼻病毒感染在流行期波動;北方部分省份的肺炎支原體(ti) 感染保持在較高水平,主要受影響的人群是5-14歲學齡兒(er) 童。

  

  ——支原體(ti) 肺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症狀怎麽(me) 區分?

  國家兒(er) 童醫學中心、北京兒(er) 童醫院呼吸中心主任醫師秦強介紹,支原體(ti) 肺炎最典型的症狀是發熱、咳嗽,咳嗽有一定特點,初期是陣發性、刺激性幹咳,隨著病情進展會(hui) 出現咳嗽咳痰,部分症狀嚴(yan) 重的孩子會(hui) 出現喘息、呼吸困難、發紺等表現,應高度警惕,盡快就醫。

  而流感在各個(ge) 年齡段都可能出現,早期症狀是突然高熱,往往伴有全身的症狀如乏力、頭痛或肌肉關(guan) 節酸痛,年齡小的孩子可能精神萎靡,小嬰兒(er) 可能出現吃奶差、少動等。在流感流行季節,如果孩子出現高熱、乏力等同時伴有呼吸道症狀,需要警惕流感的可能性。

  秦強介紹,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5歲以下兒(er) 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毒病原。2歲以下嬰幼兒(er) ,特別是早產(chan) 兒(er) 、小於(yu) 3個(ge) 月的嬰兒(er) 、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等基礎疾病的嬰幼兒(er) ,如果出現呼吸快、呼吸發憋、喘息聲等,需要及時就醫。

  需要注意的是,腺病毒有很多種分型,大多數病例症狀較輕,表現為(wei) 發熱、咽痛、咳嗽等。極少數會(hui) 引起較重的腺病毒肺炎,可能持續高熱1周以上。如果孩子正規治療沒有緩解,同時伴有呼吸費力、反複高熱、明顯咳嗽喘息等情況時,需要及時再就醫。

  “鼻病毒、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也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ti) 。”秦強說,一般來說隻要正規護理、對症用藥、適當多喝水、多休息就可能安然度過感染階段。隻有少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基礎疾病的患兒(er) ,特殊情況下病毒侵犯到下呼吸道才可能引起較重感染,出現肺炎的表現。

  ——兒(er) 童為(wei) 什麽(me) 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秦強說,兒(er) 童免疫係統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各髒器功能還不是很完善,免疫功能相對較弱。另外,兒(er) 童呼吸道發育與(yu) 成人不同。以肺部組織為(wei) 例,兒(er) 童的大部分肺泡都在努力“工作”,一旦發生感染,代償(chang) 能力較弱,很容易出現呼吸道症狀。所以,不少兒(er) 童肺炎可能剛開始表現不重,但臨(lin) 床上進展迅速。

  “一些呼吸道病原體(ti) 可能在地麵產(chan) 生沉降,兒(er) 童比成人矮小,更接近於(yu) 地麵,導致接觸高濃度病原體(ti) 的機會(hui) 更高,感染幾率更大。”秦強說,如果沒有良好的衛生習(xi) 慣,孩子很容易通過吃手、揉眼睛等動作,將病原體(ti) 帶到體(ti) 內(nei) ,從(cong) 而引發感染。

  ——多種病原體(ti) 檢測陽性怎麽(me) 辦?

  專(zhuan) 家表示,兒(er) 童容易同時合並多種病原體(ti) 感染,需要根據查體(ti) 、病情、病原學檢測結果、所在地區病原體(ti) 流行情況等綜合分析,進而合理用藥。

  “由於(yu) 大部分感染以病毒感染為(wei) 主,抗菌藥對病毒感染無效,僅(jin) 對細菌感染有效。因此,不建議家長盲目過早使用阿奇黴素、頭孢類等抗菌藥物。”秦強說,目前還沒有哪一種抗菌藥物對所有病原體(ti) 都有效,所以一定要遵醫囑用藥。另外,病原學判斷需要科學、專(zhuan) 業(ye) 及豐(feng) 富的經驗,僅(jin) 憑借檢測結果盲目確定某種病原體(ti) 感染,進而自行用藥,很可能不科學。建議到醫院做科學評估,盡早查清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還有家長聽其他家長說“吃哪種藥管用”,就給孩子盲目用藥,也是不可取的做法。秦強說,“不同兒(er) 童用藥存在差異,不宜直接效仿。”

  ——出現高燒怎麽(me) 辦?如何預防感染?

  秦強介紹,高熱是最常見的體(ti) 征,是否需要立即就醫應科學判斷。“三個(ge) 月以內(nei) 嬰兒(er) 出現發熱,應及時就醫。大年齡兒(er) 童,如果發熱持續3天以上,或出現呼吸增快、喘息、咳嗽等影響飲食睡眠,也要及時就醫。”

  專(zhuan) 家表示,病毒性感染或支原體(ti) 感染,早期容易出現明顯高熱,如果沒有其他全身表現,精神狀態良好,服用退熱藥後體(ti) 溫也能降下來,哪怕過段時間體(ti) 溫再次上升,可以及時應用對症藥物,給予密切觀察。如果發熱持續時間過長,或者出現精神改變、呼吸改變等,就需要及時就醫。

  專(zhuan) 家提示,室內(nei) 要定期通風,尤其是北方冬季寒冷,兒(er) 童處在封閉室內(nei) 時間較長,更要保持環境衛生,減少室內(nei) 環境汙染的風險。其次,所有家庭成員都要做好防護,盡量減少去人員密集、通風較差的場合,如果必須去的話盡量戴好口罩。回家後第一時間洗手換衣服,減少將外界病毒帶回家的風險。

  此外,還要引導兒(er) 童做好自我衛生管理,尤其是在校學生,勤洗手、少吃零食、多飲水,盡量不帶病上學等。同時,均衡飲食,科學運動,保持充足睡眠和心情愉悅,也有助於(yu) 提高免疫力,預防感染。(海報製作:新華網 李驍姍)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