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確保青年健康成長、順利成才,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人才儲(chu) 備的大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必須從(cong) 青年抓起。青年時代,是激情滿懷、富有朝氣的時代,是放飛理想、人生出彩的時代。一個(ge) 人在青年時代確立的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對自己成長和人生奮鬥具有重要意義(yi) 。”加強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引領青年在時代進程中不斷自我糾偏、自我革新、自我發展,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昂揚的奮鬥姿態,經營學習(xi) 與(yu) 生活,提高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素養(yang) 。新時代青年應堅定理想信念,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書(shu) 寫(xie) 青春華章,博出精彩人生。
加強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要在教育活動中根據具體(ti) 情況,開放、靈活、個(ge) 性化地選擇具體(ti) 方法,達到“教之有方,教無定法”的層麵。比如,理論教育要與(yu) 現實場景等相結合,增強理論的說服力與(yu) 親(qin) 和力,為(wei)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學理依據。
以具有深度的理論教育,增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論性。應切合青年生活實際,運用深厚的理論教育,深化青年對理想信念的認知、認同和自覺。廣大青年要堅持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頭腦,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曆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理論詮釋要明確、透徹、深刻,具有說服力、引導力、感召力,引領青年在行動中感受和察覺理想信念的生成。教育者應以問題為(wei) 導向,對青年麵臨(lin) 的具有共性的現實問題從(cong) 理論高度釋疑解惑,做到回應矛盾有理有據有指向,使青年深刻感知理論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力量,增強理想信念生成的理性自覺。
以具有效度的情景濡染,突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首先,掌握實情,為(wei) 情景創設做好鋪陳。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所惑所困,架起順暢溝通的橋梁。為(wei) 此,要積極調研青年在學習(xi) 和生活中關(guan) 心的話題,掌握第一手資料,尋覓準確的靶向。其次,針對問題選定議題,創設具體(ti) 情景。契合青年美好生活需要,立足新視野,實現理想信念情感的濡染。如結合青年感興(xing) 趣的曆史、文化等話題,開展“人工智能+”體(ti) 驗活動,通過AI、VR等可視化技術手段還原曆史場景,將青年帶入到特定的曆史、文化情景之中。再如複原長征時期革命戰士艱苦前行的曆程,通過模擬曆史人物經曆為(wei) 家國而奉獻、為(wei) 理想而出征的成長路徑,以強烈的代入感打破時空限製,將曆史與(yu) 現實對比,使青年置身其中受到衝(chong) 擊和震撼,從(cong) 而讓理想信念教育進入青年心靈、直擊靈魂。
以具有高度的實踐活動,提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理想信念教育隻有根植於(yu) 具有高度的實踐活動,才能讓他們(men) 打破思維局限,以高視界、高站位更好地體(ti) 驗和感悟,獲取持續性的精神給養(yang) ,築牢理想信念根基。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應用好本地紅色資源。如參觀紅色博物館、革命根據地舊址等。以所見所聞激起青年對紅色器物、場景的敬仰之情,將“親(qin) 身在場”轉化為(wei) “身心在場”,激起他們(men) 汲取、內(nei) 化革命精神的願望。浸入紅色文化體(ti) 驗。青年通過對紅色劇目、紅色文學作品等的欣賞,增進情感認同、價(jia) 值認同和思想認同,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應利用多種條件引導青年誌存高遠。如通過深刻闡釋理想信念與(yu) 生活的密切關(guan) 聯,培養(yang) 青年在實踐過程中的自我感知、自我體(ti) 悟與(yu) 自我省察。基於(yu) 此,增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實踐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持續深入開展。
曆史和現實證明,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hui) 在亂(luan) 雲(yun) 飛渡的複雜環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壓頂的巨大壓力下退縮逃避、在糖衣炮彈的輪番轟炸下繳械投降。“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麵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men) 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誌拚搏奮鬥。”我們(men) 要以崇高理想信念熔鑄青年靈魂,為(wei) 他們(men) 補足精神之“鈣”,把牢理想信念“總開關(guan) ”。青年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理想信念的自我反思、自我創新、自我升華,從(cong) 而強化自身意誌力與(yu) 決(jue) 斷力,成為(wei) 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