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會(hui) 問你是什麽(me) 民族,隻知道我們(men) 都是中華民族。”
——參加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以下簡稱“運動會(hui) ”)的運動員來自不同民族,新疆珍珠球隊隊長安尼卡爾·艾爾肯認為(wei) ,哪個(ge) 民族並不重要,比賽的輸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聚在一起、心在一起。
“比賽結束了,大家要分開忙自己的事情,心裏有很多的不舍。”
——運動會(hui) 將要閉幕,北京花炮隊隊員黃奧琦依依不舍。在他看來,與(yu) 隊友一起訓練、一起比賽、同甘同苦,就是“最好的時光”。
這是11月30日拍攝的閉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張麗(li) 芸 攝
“我剛才在思考,為(wei) 什麽(me) 這次西藏押加隊一項決(jue) 賽都沒進?”
——押加起源於(yu) 西藏,作為(wei) 西藏押加項目領隊,白瑪尊珠感到鬱悶,但他也應該欣慰,因為(wei) 押加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從(cong) 西藏走向了全國。
“我們(men) 表現得很默契,像共用一個(ge) 大腦一樣。”
——安徽蹴球隊隊員白敏與(yu) 隊友張海霞奪得女雙項目一等獎,她認為(wei) 獲勝的秘訣是相互信任、默契配合。
“雖然這次獲得了一等獎,但我對成績不是很滿意,和自己預賽的成績比還是遜色了些。”
——海南隊隊員吳妹娥在高腳競速女子100米項目獲得一等獎後仍覺得遺憾。要知道,這次運動會(hui) 她一共獲得兩(liang) 個(ge) 一等獎。追求完美,或許是運動員的天性。
“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義(yi) 的一個(ge) 生日。”
——來自山東(dong) 代表團的回族女孩於(yu) 婧涵與(yu) 河南、湖北、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等六個(ge) 代表團的十多名“壽星”過了一個(ge) 集體(ti) 生日。於(yu) 婧涵才12歲,這個(ge) 不一般的生日晚宴,確實值得她久久回味。
“那時候我們(men) 天天和海南隊一起喝藿香正氣水,每天訓練前都要喝一瓶。”
——湖南花炮隊今年暑假專(zhuan) 程來海南進行適應性訓練,與(yu) 海南隊同吃同住,在近40攝氏度的天氣裏訓練、切磋,既提高了運動水平,又結下了深厚友誼。
11月27日,湖南隊選手鄒高丞(中)在比賽中突破。當日,在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花炮比賽淘汰賽中,重慶隊7比6戰勝湖南隊,晉級半決(jue) 賽。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我經常反複看自己的比賽和訓練視頻,去分析動作,有時候會(hui) 到淩晨5點左右。”
——忘了時間,全心投入。湖北隊老將向雲(yun) 鑫終獲高腳競速男子100米一等獎,彌補了上屆運動會(hui) 的遺憾。
“我們(men) 56個(ge) 民族都是一家人。誰贏誰輸都一樣,怎麽(me) 樣都高興(xing) 。”
——海南選手吉航敬在押加項目85公斤級決(jue) 賽中輸給了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選手提亞(ya) 那克·黑沙別克,他主動祝賀對手並互加微信成為(wei) 朋友。“背對背”角逐後,他們(men) 又麵對麵擁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