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一場以“讀懂中國”為(wei) 名的國際會(hui) 議已成功舉(ju) 辦七屆,先後有來自世界各國數百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ye) 家參會(hui) ,已成為(wei) 世界了解中國發展戰略最具影響力的平台之一。
第八屆“讀懂中國”國際會(hui) 議將於(yu) 12月2日至4日在廣州舉(ju) 辦,主題為(wei) “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國式現代化與(yu) 世界發展新機遇”,聚集全球知名政治家、學者、業(ye) 界領袖及國際組織代表等重量級嘉賓,深入探討中國式現代化對推動世界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時代使命和世界意義(yi) ,全麵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實踐路徑與(yu) 生動場景,為(wei) 動蕩變革中的世界注入更多中國智慧與(yu) 時代力量。
中國國家創新與(yu) 發展戰略研究會(hui) 創始會(hui) 長、學術委員會(hui) 主席鄭必堅表示,中國和國際上的有識之士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嚴(yan) 重存在著“讀懂赤字”,是不利於(yu) 相互之間的戰略互信的。而我們(men) 創辦“讀懂中國”國際會(hui) 議,實際上一開始就堅持三個(ge) “讀懂”,就是讀懂中國,讀懂世界,讀懂百年變局。如果我們(men) 這個(ge) 國際會(hui) 議能夠更有力地幫助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同時又更有力地幫助中國讀懂世界、讀懂百年變局,那麽(me) 我們(men) 就一定能夠經過持久的努力,減少這三方麵的“讀懂赤字”。
中國希望世界讀懂中國,世界也需要讀懂中國。
“中國以光速發生了變化,這是人類曆史上最顯著的經濟變革之一,隻花了40年時間。”清華大學客座教授、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係前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認為(wei) ,中國在各個(ge) 領域進步顯著,特別是在技術和工業(ye) 方麵。
他以自己的真實經曆為(wei) 例,描述了在中國看到的景象及深刻印象。“我第一次到中國是在1993年,那是一次簡單的旅行。我坐在巴士上,那時的路況不好,一路顛簸前行。當我到了鄉(xiang) 村,看到村民們(men) 都在為(wei) 了自己的生活而忙碌,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想,這是讓中國得以從(cong) 落後走向繁榮的重要原因。”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hui) 董事會(hui) 名譽主席、亞(ya) 洲協會(hui) 全球主席約翰·桑頓介紹他曾跟朋友進行過一個(ge) 政治調查,主題就是“普通的美國老百姓如何看待中美關(guan) 係”。其中,一個(ge) 重點就是,中國人在和普通美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你說什麽(me) 不重要,而是你要傾(qing) 聽他們(men) 的聲音,重要的是要用他們(men) 聽得懂的說話方式。
讀懂中國,關(guan) 鍵要讀懂中國式現代化。
今年7月,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ju) 措,都是涉及體(ti) 製、機製、製度層麵的內(nei) 容。
中國國家創新與(yu) 發展戰略研究會(hui) 會(hui) 長、原中央黨(dang) 校副校長徐偉(wei) 新表示,隻有繼續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中贏得戰略主動,不斷用中國的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的世界經濟,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的挑戰,更好地惠及各國人民。
讀懂中國式現代化,還應看到中國追求的不是獨善其身的現代化。展望未來,一個(ge) 不斷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必將為(wei) 世界提供更多機遇,為(wei) 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為(wei) 全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