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通訊|記錄者的鏡頭與筆見證中老鐵路三載變遷

發布時間: 2024-12-06 09:09:00 來源: 新華社

  “自2021年底通車以來,老中鐵路促進了老撾貿易和旅遊業(ye) 發展,顯著改善了老撾當地人的生活。”老撾巴特寮通訊社英文編輯部主任森通日前在巴特寮通訊社網站發表文章如是說。

  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三年來,記錄者們(men) 用鏡頭與(yu) 筆傳(chuan) 播著中老鐵路惠及當地人民的故事,見證中老鐵路的發展變遷。

  森通從(cong) 事新聞行業(ye) 已超20年。他一直關(guan) 注著中老鐵路的進展,采寫(xie) 大量報道。他感慨道,這條鐵路開通後客貨運輸兩(liang) 旺,國際旅客列車開通,好消息不斷傳(chuan) 來。


這是2022年3月11日在老撾北部拍攝的中老鐵路孟賽站。新華社發(凱喬(qiao) 攝)

  森通注意到,中老鐵路帶動鐵路沿線地區經貿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萬(wan) 象站周邊的變化令他印象尤為(wei) 深刻。“在老中鐵路萬(wan) 象站周圍,新的倉(cang) 庫、快遞公司和商業(ye) 辦公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他在文章中寫(xie) 道。

  “我為(wei) 老撾人民擁有一條滿足國家運輸需求的現代化鐵路感到開心和驕傲,這條鐵路為(wei) 老中兩(liang) 國和地區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他說。

  坎蓬在老撾《萬(wan) 象時報》工作了近20年。他認為(wei) ,中老鐵路開通帶來的一大變化就是改變老撾“陸鎖國”的麵貌。“老中鐵路項目使老撾國家發展更上一層樓,助力老撾從(cong) ‘陸鎖國’變成‘陸聯國’。”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瀾滄號”動車組列車駛離老撾萬(wan) 象站。新華社發(凱喬(qiao) 攝)

  從(cong) 報道鐵路建設初期挖掘隧道等現場,到走訪沿線村民、企業(ye) 家、政府機構,多年來坎蓬深入一線,生動記錄了中老鐵路帶給老撾人民的福祉。

  “這些年跟進報道老中鐵路建設發展最大的感受是,一開始有人對這條鐵路能否建成及老撾能否從(cong) 中受益表示質疑。建成後,人們(men) 確實看到鐵路帶來的多方麵好處。”坎蓬說,好處之一是交通更加便利了,之前出遠門乘坐大巴耗時久、花費高,鐵路建成後民眾(zhong) 轉向乘火車出行,民眾(zhong) 普遍對這條提供便捷服務的鐵路感到滿意。

  坎蓬觀察到,鐵路開通給當地民眾(zhong) 帶來更多機遇。“越來越多人赴老投資興(xing) 業(ye) ,民眾(zhong) 有了更多的就業(ye) 機會(hui) 。隨著貨物運輸更加便利化,貨物產(chan) 量比以前提高了,老百姓收入增加了,日子越過越紅火!”

  中老鐵路沿線,經常活躍著中方職工楊永全的身影。2021年10月起被派駐到老撾從(cong) 事中老鐵路報道工作的他,跑遍中老鐵路老撾段各個(ge) 車站,記錄了三年來中老鐵路成長的足跡。

  “乘客越來越多了,鐵路服務越來越完善了,民眾(zhong) 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談及三年來鐵路的變化,楊永全感慨道。


2024年4月12日,在中老鐵路老撾琅勃拉邦站,旅客準備檢票乘車。新華社發(楊永全攝)

  令他記憶深刻的是三年來鐵路服務的逐漸完善。“起初中老鐵路老撾段沒有網上售票係統,當地民眾(zhong) 隻能到車站售票處排長隊購票。2023年3月正式啟用網上售票係統後,老撾民眾(zhong) 用手機就可以購票,更加便捷了。”他說。

  熱愛拍照的他記錄了中老鐵路大大小小的珍貴瞬間。“還記得2023年4月13日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開行,我有幸拍到售出的第一張國際列車火車票,內(nei) 心非常激動自豪。”2024年4月13日至18日是老撾新年,大批老撾民眾(zhong) 乘坐中老鐵路返鄉(xiang) 過年,楊永全也用鏡頭記錄下這一幕。

  “三年來,光是手機裏精選的中老鐵路照片就有3.4萬(wan) 多張!”說起自己拍攝的照片,楊永全如數家珍。“很自豪能夠伴隨中老鐵路成長,用鏡頭記錄下三年來的變遷。”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