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央廣時評】中國春節申遺成功 讀懂蘊藏其間的價值與希冀

發布時間: 2024-12-07 15:14:00 來源: 央廣網

  12月4日,在巴拉圭亞(ya) 鬆森舉(ju) 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政府間委員會(hui) 第19屆常會(hui) 上,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chuan) 統新年的社會(hui) 實踐”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4個(ge) 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名冊(ce) ,總數居世界第一。

  正在購買(mai) 春聯的顧客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chuan) 統節日。雖然按照中國傳(chuan) 統曆法,正月初一是春節,是新一年的開始,但實際上,從(cong) 年前的臘月初八到正月十五,都是“春節時間”。貼春聯、吃餃子、打年糕、逛廟會(hui) 、除夕守歲、拜年祭祀……東(dong) 西南北中、街頭巷尾鄉(xiang) 村,辛勞一年的人們(men) 醉心於(yu) 營造“年味”、共享“年味”,在爆竹聲聲中辭舊迎新,許下對新年的美好願望。

  春節是萬(wan) 家團圓、共享天倫(lun) 的美好時分。“回家過年”是中國人春節亙(gen) 古不變的主題。臨(lin) 近年關(guan) ,不管身在何方,人們(men) 都要跨越山海向家奔赴,回到溫暖的小家,更回到精神的家園故土、文化原鄉(xiang) 。沉浸在春節深厚的文化底蘊中,有我們(men) 對天地的敬畏、對先人的敬仰,盡情釋放我們(men) 對親(qin) 朋好友的美好祝福。承載這些文化內(nei) 涵的民俗生活方式,雖然會(hui) 隨著時代變遷而發生形式上的轉化,但刻在我們(men) 骨子裏、融入我們(men) 血脈基因中對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價(jia) 值、理念、情感的自豪與(yu) 熱愛從(cong) 未改變,並不斷激勵人們(men) 為(wei) 明天的美好繼續奮鬥。

  巨型龍燈“蛟龍出海”吸引眾(zhong) 多遊客

  作為(wei) 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佳節,春節從(cong) 被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列為(wei) 法定節假日,到被確定為(wei) 聯合國假日,再到此次申遺成功,成為(wei)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之一。這一現象背後,是當人們(men) 麵對這個(ge) 世界的矛盾衝(chong) 突和各種不確定性時,春節所展現出的人們(men) 追求未來生活其樂(le) 融融、安定和諧的願望。我們(men) 希望中國春節和春節文化能夠增進更多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國家開展對話、交流、溝通,在理解、尊重中凝聚起更多力量,共同應對和平發展道路上的挑戰,更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春節申遺成功,無疑為(wei) 我們(men)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弘揚開啟了一個(ge) 新天地。我們(men) 要珍視這個(ge) 寶貴的文化遺產(chan) 資源,在傳(chuan) 承中創新,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更好地增益於(yu) 人類福祉。(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莫潔)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