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從“中國年”到“世界年” 華僑華人助春節文化走向世界

發布時間: 2024-12-07 20:17: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春節——中國人慶祝傳(chuan) 統新年的社會(hui) 實踐”12月4日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中新社記者連線采訪海外華僑(qiao) 華人與(yu) 相關(guan) 學者,他們(men) 表示,春節是中國傳(chuan) 統家國情懷的寄托,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人與(yu) 人和睦相處價(jia) 值理念的體(ti) 現,申遺成功後,春節文化將更好地走向世界。

  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副所長張勃認為(wei)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原創文化,卻並非中華民族的獨享文化。早在隋唐時期,春節已傳(chuan) 至東(dong) 亞(ya) 。近年來,隨著中華文化傳(chuan) 播力與(yu) 影響力的日益擴大,更多國家與(yu) 地區的人們(men) 愛上春節,過起春節,甚至將春節列為(wei) 法定假日。

  “春節不是僵化封閉的文化係統,它因時而變,因地製宜。不斷更新、開放包容的春節文化,為(wei) 春節的傳(chuan) 承持續賦能。”張勃認為(wei) ,春節文化蘊含著物質充裕、社會(hui) 和諧、精神富足等人類共同生活理想,承載著家庭和睦、社會(hui) 包容、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人類共同價(jia) 值,這也是它走向世界的原因。

  每逢春節,馬來西亞(ya) 馬六甲雞場街張燈結彩。街上懸掛上千盞大紅燈籠、豎起富有中華元素的賀歲牌樓、推出戶外巨型生肖吉祥物,並舉(ju) 行迎春接福倒計時、武術龍獅大鬧元宵盛會(hui) 等係列活動。

  “春節文化造就了兩(liang) 國民眾(zhong) 共同的記憶、理念和價(jia) 值觀。”馬六甲曆史城區(雞場街)工委會(hui) 主席顏天祿稱,每逢春節,馬來西亞(ya) 華僑(qiao) 華人相互登門賀歲、向晚輩分派壓歲錢、欣賞舞龍舞獅並共進團圓飯。隨著春節感召力的不斷擴大,當地還衍生出相關(guan) 的旅遊產(chan) 品和服務,例如大眾(zhong) 化的年餅產(chan) 品、傳(chuan) 統過節服飾的穿戴體(ti) 驗及配套旅遊套餐等。

  “春節申遺成功,意味著其文化內(nei) 涵、傳(chuan) 統習(xi) 俗、時代記憶正成為(wei) 各國民眾(zhong) 的共同財富。”顏天祿表示,2025年將迎來首個(ge) “非遺版”春節,雞場街將以甲骨文元素布置各類賀歲飾品,讓民眾(zhong) 通過節慶進一步了解漢字。

  2023年12月,春節被確認為(wei) 聯合國假日。土耳其伊茲(zi) 密爾華僑(qiao) 華人協會(hui) 會(hui) 長王興(xing) 華表示,“申遺”成功是春節再次獲得國際認可的重要時刻。

  “從(cong) ‘我的’到‘我們(men) 的’再到‘世界的’,春節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機。”王興(xing) 華說,在土耳其,早期春節慶祝活動是華人社團的獨樂(le) ,後來當地政府官員逐漸參與(yu) 其中,現在越來越多的當地民眾(zhong) 參加春節活動,並表現出對書(shu) 法、剪紙、唐藝、茶藝等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興(xing) 趣。

  “春節不僅(jin) 代表闔家團圓、辭舊迎新,還傳(chuan) 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等中華文明理念,承載著家庭和睦、社會(hui) 包容、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等人類共同價(jia) 值。”目前,王興(xing) 華正在籌備2025年的春節活動,他認為(wei) ,海外華僑(qiao) 華人應該將活動背後的春節文化傳(chuan) 遞給住在國民眾(zhong) 。

  2022年起,巴拿馬將中國春節定為(wei) 全國性節日。巴拿馬華助中心主任陳智興(xing) 介紹說,巴拿馬已連續舉(ju) 辦兩(liang) 屆“歡樂(le) 春節”慶祝活動,中國曲藝表演、華人春晚、新春文化慶典、煙花慶典、中國賀歲電影節和龍舟大賽等係列活動在這期間上演。“春節正慢慢融入當地生活,越來越多的當地民眾(zhong) 和我們(men) 一同分享‘春節快樂(le) ’。”他說。(完)

 

(責編: 莫幹措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