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hui) 期間,與(yu) 會(hui) 人員參觀中國館。 本報記者 羅懷偉(wei) 攝
12月2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開幕。大會(hui) 中國館當天舉(ju) 行開館儀(yi) 式,並通過主題展覽持續宣傳(chuan) 中國荒漠化防治成效與(yu) 經驗,贏得了廣泛讚譽。
中國館是除東(dong) 道國之外最大的國家主題館,舉(ju) 辦的主題展是我國首次在境外對荒漠化防治和“三北”攻堅戰進行全麵宣介,重點講述了中國人民艱苦卓絕、久久為(wei) 功的治沙故事。本次展覽以“跨世紀三北工程 新時代中國實踐”為(wei) 主題,分為(wei) “綠進沙退看中國”“綠色長城譜新篇”“地方實踐樹典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4個(ge) 部分,通過圖文、視頻和實物等形式,以“三北”工程為(wei) 主線,展示了中國荒漠化綜合治理成效和經驗,同時特別展示了在科學規劃、係統治理、產(chan) 業(ye) 融合、模範帶動、綠富同興(xing) 等方麵的經驗和案例,向世界傳(chuan) 遞中國防沙治沙的決(jue) 心和行動。現場播放的國家宣傳(chuan) 片從(cong) 宏觀視角展示我國開展係統綜合治理的成效和舉(ju) 措,係列人物短片從(cong) 普通人視角講述治沙人故事,專(zhuan) 題技術和實踐短片展示治沙過程中的“科技含量”。
在開館儀(yi) 式上,COP16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局長關(guan) 誌鷗表示,中國防沙治沙取得舉(ju) 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麵積持續“雙縮減”,在全球範圍內(nei) 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重點治理區實現從(cong)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曆史性轉變,荒漠化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生態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自去年6月以來,中國打響“三北”工程攻堅戰,目前已經完成治沙麵積380萬(wan) 公頃。中國加入《公約》30年來,認真履行《公約》責任和義(yi) 務,積極參與(yu) 全球荒漠化治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荒漠化防治,成立了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蒙古國、中亞(ya) 、非洲等地建立示範基地,加強技術培訓和經驗分享,提高發展中國家荒漠化防治能力和水平。未來中國將進一步分享技術、交流經驗,為(wei) 實現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和“G20土地退化倡議”遠景目標,遏製土地荒漠化、建設美麗(li) 宜居的地球家園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駐沙特大使常華在致辭中表示,沙特將荒漠化防治擺在發展轉型的重要位置,先後提出“綠色中東(dong) ”“綠色沙特”倡議,以及未來新城、紅海新城等重大戰略規劃,不斷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綠色產(chan) 業(ye) 等可持續發展領域投入,中沙相關(guan) 領域合作也取得了良好進展。
中國荒漠化防治成就得到國際人士關(guan) 注和讚賞。
《公約》副執行秘書(shu) 安德麗(li) 婭·梅薩·穆裏羅出席開館儀(yi) 式,並在發言中讚賞中國荒漠化治理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對全球荒漠化治理的突出貢獻。她表示,中方是《公約》良好的夥(huo) 伴,希望各國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應對土地退化挑戰。當前,全球正麵臨(lin) 著日益嚴(yan) 峻的土地退化壓力,全球高達40%的土地已遭受退化。如果按照目前的模式繼續下去,到2030年,世界將需要恢複15億(yi) 公頃的退化土地,以實現可持續開發目標中概述的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中國在防治荒漠化、修複退化土地方麵取得了巨大成績,在全球率先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超過50%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中國打造的“綠色長城”生態廊道為(wei) 全球提供了良好範例,證明了解決(jue) 土地沙漠化問題的可能性,體(ti) 現了中國政府在防治荒漠化方麵所踐行的領導力。中國的經驗表明,做好荒漠化治理工作需要卓越的領導力、高效的政策、社會(hui) 與(yu) 地方政府的參與(yu) ,以及創新與(yu) 傳(chuan) 統的融合統一。
《公約》首席科學家巴倫(lun) ·約瑟夫·奧爾在參觀中國館時表示,感謝中國積極參加本次活動,同各國共同努力提升公眾(zhong) 對土地退化、荒漠化和幹旱等問題的認識。當前,相關(guan) 領域的全球科學議程正在更多地轉向係統性的研究方法,借助更多的數據集並通過建模分析等手段開展此前無法觸及的研究項目。中國在多個(ge) 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且處於(yu) 全球領先地位,如提升數據空間的分辨率,使其能夠應用於(yu) 小島嶼或高原等有高度變異性的地形;在遠程耦合框架下提升生物物理和社會(hui) 經濟數據的整合能力,分析某地的環境和經濟問題如何對其他地區產(chan) 生影響等,這對荒漠化防治的全球議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yi) 。
COP16於(yu) 12月2日至13日召開,中國代表團表示,將深入參與(yu) 土地、幹旱和資金等政策、科學議題的談判,影響國際規則和全球政策製定,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學和技術服務於(yu) 全球土地退化、幹旱韌性監測和恢複,體(ti) 現我國在全球治理體(ti) 係中的引領作用和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切實履行締約國義(yi) 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