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此心安處是吾鄉——訪旅居澳門的國際人士

發布時間: 2024-12-07 20:30:00 來源: 新華社


2024年7月6日拍攝的澳門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張金加 攝)

  31年前,現任澳門大西洋銀行行政總裁的葡萄牙人卡洛斯·阿爾瓦雷斯(中文名區偉(wei) 時)曾來這裏度假。如今,他已經在澳門工作了6年,“友善”“便捷”是他對澳門最大的感受。

  “澳門的社會(hui) 環境非常友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在這裏可以輕鬆找到全球各地風味的飯館和價(jia) 格實惠的米其林餐廳。”區偉(wei) 時認為(wei) ,他舒適的生活得益於(yu) 澳門獨特曆史背景帶來的東(dong) 西方文化交融與(yu) 碰撞。

  2023年7月5日拍攝的澳門大西洋銀行行政總裁、葡萄牙人卡洛斯·阿爾瓦雷斯(中文名區偉(wei) 時)。新華社發(張金加 攝)

  2023年,澳門特區政府提出“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涵蓋綜合旅遊休閑、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hui) 展商貿和文化體(ti) 育等重點產(chan) 業(ye) ,推動澳門經濟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作為(wei) 金融領域從(cong) 業(ye) 者,區偉(wei) 時非常關(guan) 注這一政策。他表示,經濟適度多元化有助於(yu) 澳門吸引更多跨國企業(ye) 投融資,創造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並將進一步惠及澳門人的生活。

  同樣來自葡萄牙的若昂·西蒙斯(中文名朱奧)是澳門城市大學葡語國家研究院的助理教授,他在這裏生活已有12年。2007年,大學剛畢業(ye) 的朱奧被公司派到澳門實習(xi) ,盡管時間不到1年,但他很快喜歡上這座似曾相識的城市。

  兩(liang) 年後,朱奧重返中國,先後在北京和武漢學習(xi) 中文。2012年,30歲的朱奧辭去西安的外教工作,和妻子回到澳門。他說:“澳門很特別,這裏的建築、飲食、語言和朋友都讓我有家的感覺。”

  2024年11月21日,澳門城市大學葡語國家研究院的助理教授、來自葡萄牙的若昂·西蒙斯(中文名朱奧)在辦工室工作。新華社記者 王露 攝

  今年7月10日起,國家出入境管理局為(wei) 非中國籍澳門永久性居民簽發往來內(nei) 地通行證,有效期5年,期內(nei) 可多次來往內(nei) 地,每次停留不超過90日。新政策鼓勵且更加便利非中國籍澳門居民到內(nei) 地投資、探親(qin) 、旅遊、商務、研討及交流,進一步推動兩(liang) 地人員交往、經貿往來和互利合作。

  朱奧便是該項舉(ju) 措的受惠者之一。“2012年我們(men) 在珠海買(mai) 了房,每次花兩(liang) 三個(ge) 小時在口岸排隊往返澳門通勤。現在有了這張新證件,隻需要幾分鍾便可輕鬆過關(guan) 。”他說。

  來自美國的托德·萊爾·桑德爾(中文名申大德)也有相同的感受。

  作為(wei) 澳門大學社會(hui) 科學學院副教授,申大德會(hui) 和同事從(cong) 學校步行到橫琴口岸,快速過關(guan) 享用午餐後,再走回學校上課。“這種體(ti) 驗很新奇,這是‘一國兩(liang) 製’方針在澳門的具體(ti) 實踐,也是澳門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成果表現。”他說。

  2024年11月14日,澳門大學社會(hui) 科學學院副教授、來自美國的托德·萊爾·桑德爾(中文名申大德)在辦公室工作。新華社記者 梁家駿 攝

  2012年申大德剛到學校任教時還是在氹仔的舊校址上課,有時他會(hui) 去隔海眺望正在建設的橫琴島。2年後,申大德和家人搬入新校區第一批開放申請的宿舍。“現在橫琴校區滿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老師和工作人員。”

  在澳門工作近13年,申大德很享受這裏的生活步調。在他眼中,澳門居民非常有禮貌也很守秩序,外國人即使不會(hui) 說粵語和普通話也可以在這裏生活得很舒適。

  同為(wei) 澳門大學社會(hui) 科學學院副教授,葡萄牙人弗朗西斯科·若澤·萊安德羅(中文名利天佑)的教學內(nei) 容主要涉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葡語係國家、國際關(guan) 係與(yu) 地緣政治等領域,最新課題是從(cong) 國際關(guan) 係和政治學角度探討中國與(yu) 葡語國家關(guan) 係。

  2014年,利天佑開始進行“一帶一路”研究,目前已出版2本有關(guan) 書(shu) 籍。他對自己的職業(ye) 有著強烈的認同感:“我非常喜歡澳門,我為(wei) 這所大學感到驕傲,為(wei) 我的工作感到自豪。”

  利天佑非常期待澳門能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優(you) 勢,進一步拓寬與(yu) 葡語國家合作機會(hui) 。“大灣區擁有龐大的經濟體(ti) 量、先進的科技創新、高端的技能人才,這些特點都非常契合葡語國家需求。”他說。

  12年前,利天佑和妻子決(jue) 定來澳門工作,在這裏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時至今日,他見證了澳門的發展,也對這座城市產(chan) 生了濃厚的感情:“我的家在澳門,我的生活也在澳門。每當有人問我來自哪裏,我的答案都是澳門!”

  近年來,澳門經濟穩中向好,適度多元發展初見成效,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看好澳門的潛力與(yu) 機會(hui)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澳門外地雇員總數已超17.5萬(wan) 人,較上一年增加2萬(wan) 餘(yu) 人。

  不久前,申大德和妻子看了一場西班牙歌劇表演,他說他很享受澳門打造“演藝之都”帶來的新鮮文化。利天佑將中國與(yu) 葡語國家關(guan) 係研究視為(wei) 終身事業(ye) ,並把自己比喻為(wei) 播種的園丁,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學生們(men) 在各自工作領域閃閃發光。朱奧時常懷念在北京讀書(shu) 的日子,他期待退休後能和家人搬回內(nei) 地。區偉(wei) 時則相信,即使以後離開澳門,他也會(hui) 非常想念這裏的生活。

(責編: 莫幹措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