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如願澳門|欣欣向榮,基礎設施建設“硬聯通”

發布時間: 2024-12-14 12:48:00 來源: 央視網

  1999年,為(wei) 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安徽省向澳門贈送了一件特別的賀禮——《回歸鏡》。

  25年後,當我們(men) 站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澳門街頭再去回看這件禮物,會(hui) 發現它藏著滿滿的發展“彩蛋”。以1999毫米代表1999年的曆史節點、6朵祥雲(yun) 代表當時的6000萬(wan) 江淮兒(er) 女,這是數字上的巧妙設計,而銅鏡上的跨海大橋不僅(jin) 象征著澳門與(yu) 安徽的友誼橋梁,也脫虛向實,在地理意義(yi) 上化為(wei) 澳門與(yu) 祖國乃至廣闊世界互聯互通的重要紐帶。

  作為(wei) 一座建在海上的城市,澳門最懂橋的重要性,它暢通著這片蓮花寶地的經濟血脈,無限活力、勃勃生機通過橋梁湧動、流轉。

  數十年間,四座大橋漸次在澳門半島與(yu) 氹仔之間開通投運。

  2005年通車的西灣大橋設計了上、下雙層行車道,主孔跨度長達180米,創下當時世界雙層混凝土橋梁跨度之最。後來,西灣大橋圖案被印在50元澳門幣上。

  2024年10月1日,澳門首條雙向八車道跨海大橋——澳門大橋正式通車。值得一提的是,澳門居民為(wei) 這座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起名的熱情十分高漲,5703位市民提出了近14400多個(ge) 建議名稱,最終,“澳門大橋”這個(ge) 名稱脫穎而出。

  身在大灣區,背靠大祖國。在澳門身後,還有著960萬(wan) 平方公裏的縱深。

  為(wei) 迎接澳門回歸,連接澳門和珠海橫琴的蓮花大橋設計興(xing) 建,並於(yu) 1999年成功落成,將這片蓮花寶地與(yu) 祖國連成一體(ti) 。

  而今,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東(dong) 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的港珠澳大橋已經跨越伶仃洋,成為(wei) 粵港澳三地融合的超級“連接器”。

  澳門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的底氣不止於(yu) 此。

  澳門缺電,南海油氣田裏伸出專(zhuan) 供澳門發電的天然氣管道,粵澳“南、北、中”三條輸電通道接續架設,條條“銀線”相連,為(wei) 澳門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1999年回歸當年,內(nei) 地對澳供電量為(wei) 1.95億(yi) 千瓦時;2024年7月,內(nei) 地向澳門供電負荷突破百萬(wan) 千瓦,累計供電量已超過730億(yi) 千瓦時。

  澳門缺水,珠江千裏清流育濠江,千裏引露、智鬥鹹潮,衝(chong) 刷出“兩(liang) 地共飲一江水”的相濡以沫。遠在廣西、廣東(dong) 的水利樞紐、供水管道建設使澳門不再被水資源緊缺困擾。如今,珠海供應著澳門98%的淡水,年供水量逾1億(yi) 立方米,日供水約30萬(wan) 噸。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澳門與(yu) 內(nei) 地的互聯互通、融合發展也不斷邁出新步伐。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項目順利竣工,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青茂口岸等係列民生工程陸續建成投入使用,“澳車北上”等惠澳政策落地生效……

  架在海上的橋,是物資、資金和信息流動的通道;架在心中的橋,聯通著血脈相連、唇齒相依的深情厚誼。

  “破浪何須說惶恐,望洋不複歎零丁。”從(cong) “硬聯通”到“軟銜接”,再到“心相融”,澳門與(yu) 祖國休戚與(yu) 共、命運一體(ti) 的家國情懷,情深意長。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