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繪就心手相連和衷共濟的動人畫卷(蓮花盛開·真情廿五)

發布時間: 2024-12-16 09:19:00 來源: 海外網

  圖為(wei) 人們(men) 在澳門大三巴牌坊遊覽。

  張金加攝(新華社發)

  在橫琴、澳門之間“絲(si) 滑過關(guan) ”,輕鬆完成業(ye) 務洽談、生產(chan) 製造、科技研發等工作;駕駛澳門單牌車“北上”,到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探親(qin) 旅遊、購物辦事;深入內(nei) 地各省份,參與(yu) 文化尋根、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和公益事業(ye) ……對澳門同胞來說,來到內(nei) 地、與(yu) 內(nei) 地同胞交流互動早已是尋常事。

  回歸祖國25年來,澳門與(yu) 祖國內(nei) 地的交流合作持續深化,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商貿投資,澳門與(yu) 內(nei) 地在經濟、文化、社會(hui) 的方方麵麵都交流不斷、合作不斷、共贏不斷。澳門同胞與(yu) 內(nei) 地同胞心手相連,一起繪就出和衷共濟的動人畫卷。

  深化經貿合作

  黃茵是一名澳門女孩,多年前來到橫琴注冊(ce) 成立公司,生產(chan) 澳門總公司研發的中醫藥產(chan) 品。“按照規定,對在澳門審批和注冊(ce) 、在合作區生產(chan) 的中醫藥產(chan) 品、食品及保健品,允許使用‘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或‘澳門設計’標誌。這對澳門企業(ye) 到橫琴落戶發展有很強的吸引力。”她說。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台,澳門成為(wei) 大灣區4個(ge) 中心城市之一,明確了建設“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2021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掛牌成立。2024年3月1日零時起,合作區正式實施分線管理封關(guan) 運行。截至今年7月,合作區澳企總數達6365戶,比3年前增長37.27%。今年上半年,合作區澳資產(chan) 業(ye) 增加值達18.81億(yi) 元人民幣。橫琴的發展正為(wei) 澳門產(chan) 業(ye) 多元發展提供新空間,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琴澳深度融合是澳門與(yu) 內(nei) 地經濟緊密合作的生動案例。回歸祖國25年來,中央出台多項政策支持澳門發展,助力澳門走進內(nei) 地市場、抓住內(nei) 地發展機遇。如開放內(nei) 地居民赴澳“個(ge) 人遊”、簽署《關(guan) 於(yu) 支持澳門全麵參與(yu) 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推出眾(zhong) 多促進澳門與(yu) 內(nei) 地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簽署《內(nei) 地與(yu) 澳門關(guan) 於(yu) 建立更緊密經貿關(guan) 係的安排》(CEPA)……

  在CEPA框架下,2004年至2024年6月,澳門累計零關(guan) 稅貨物出口金額達到14.5億(yi) 元,發出澳門服務提供者證明書(shu) 883個(ge) 。今年10月,內(nei) 地與(yu) 澳門簽署《關(guan) 於(yu) 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受到澳門社會(hui) 各界廣泛歡迎。各界人士普遍認為(wei) ,協議將進一步擴大內(nei) 地對澳門服務領域開放,讓業(ye) 界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將有效助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數據顯示,2023年,內(nei) 地與(yu) 澳門貿易額達38.4億(yi) 美元,較澳門回歸前增長了4.3倍。截至2024年10月,內(nei) 地累計吸收澳門直接投資239.3億(yi) 美元,內(nei) 地對澳門直接投資141.9億(yi) 美元。

  厚植家國情懷

  11月中旬,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hui) (以下簡稱“珠海航展”)在廣東(dong) 珠海舉(ju) 辦。麵對中國空軍(jun) 八一飛行表演隊和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帶來的精彩表演,澳門青年曾祥新頻頻按下快門,記錄精彩瞬間。“航展讓我有一種科幻走進現實的感覺,真的是大飽眼福!”

  參觀珠海航展,感受國家航空航天事業(ye) 的發展成就,是澳門同胞了解內(nei) 地、增進交流的一個(ge) 縮影。回歸祖國25年來,澳門與(yu) 內(nei) 地人文交流不斷加強。從(cong) 小學生到大學生,從(cong) 企業(ye) 員工到社會(hui) 義(yi) 工,澳門同胞除了到內(nei) 地旅遊、工作,還積極參與(yu) 各類活動到內(nei) 地交流探訪,切身感受祖國內(nei) 地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在北京,每年暑假都有澳門學生來到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恭王府,參與(yu) 展覽策劃、古籍修複、文創研發等方麵的實習(xi) 工作,沉浸式體(ti) 驗中華優(you) 秀文化的魅力;在貴州黔東(dong) 南,澳門的足球愛好者跨越千裏參與(yu) “村超”比賽,在欣賞特色侗族歌舞的同時也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和遊客帶來富有澳門味道的舞醉龍表演。澳門教師科普考察團、上海青年學習(xi) 實踐計劃、延安社工實習(xi) 計劃……類型多樣的活動,讓澳門各界人士進一步加深對祖國內(nei) 地的了解,培植出更深厚的家國情懷。

  與(yu) 此同時,回歸祖國25年來,許多內(nei) 地團體(ti) 也經常走入澳門,與(yu) 澳門同胞深入互動,為(wei) 他們(men) 帶來內(nei) 地的發展脈動、潮流文化和真情關(guan) 懷。從(cong) 2000年悉尼奧運會(hui) 後部分奧運冠軍(jun) 訪澳開始,內(nei) 地奧運健兒(er) 已連續七次訪問澳門;國家大劇院、中央歌劇院等藝術團體(ti) 經常到澳門演出,為(wei) 當地帶來精彩的文化大餐;內(nei) 地各省市代表團也時常赴澳門舉(ju) 行推介、展覽活動,讓澳門同胞在家門口就可以欣賞內(nei) 地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

  彰顯同胞大愛

  “澳門能有今天,祖國是堅強後盾。”這是澳門居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澳門同胞不會(hui) 忘記,回歸祖國25年來,無論春夏秋冬、嚴(yan) 寒酷暑,每天都有數百噸鮮活產(chan) 品源源不斷地從(cong) 珠海運往澳門。即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內(nei) 地仍多管齊下為(wei) 港澳居民守護“菜籃子”與(yu) 用水用電安全。

  澳門同胞不會(hui) 忘記,2017年,強台風“天鴿”襲擊澳門,造成巨大破壞,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請求,中央人民政府批準澳門駐軍(jun) 協助救治災害。解放軍(jun) 戰士們(men) 不畏辛勞,冒著高溫參與(yu) 搶險救災工作,幫助澳門的生產(chan) 生活秩序在最短時間內(nei) 得以恢複。此情此景,不少澳門居民至今說起仍感慨萬(wan) 分。

  澳門同胞多次為(wei) 內(nei) 地戰勝自然災害、應對突發事件慷慨解囊傾(qing) 力相助。1998年長江、鬆花江、嫩江流域發生曆史罕見的大水災,當時40多萬(wan) 人口的澳門捐款捐物總值達人民幣3000多萬(wan) 元;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澳門特區政府第一時間向災區提供救災物資,並迅速派出醫療隊伍深入災區,總計援助金額有50多億(yi) 澳門元……

  澳門各界還長期關(guan) 注內(nei) 地偏遠地區的發展,積極參與(yu) 脫貧攻堅、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與(yu) 各類社會(hui) 公益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澳門基金會(hui) 每年向內(nei) 地西部地區捐款人民幣數千萬(wan) 元,支援當地建設希望小學、婦幼保健院、“健康快車”白內(nei) 障治療中心等。澳門青年也積極參與(yu) 貴州、廣西等地的支教、誌願服務活動,將青春揮灑在祖國大山深處,與(yu) 當地百姓結下了深厚友誼。

  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澳門青年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會(hui) 理事長、全芯生物科技(澳門)有限公司專(zhuan) 案總監林燕玲帶領團隊開展了迷迭香種植及加工項目,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我們(men) 澳門青年有魄力、有能力推動自己在澳門的事業(ye) 發展,也應該更多地服務祖國內(nei) 地,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貢獻力量。”她說。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