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City不City”成為(wei) 網絡熱詞,到“China Travel”持續圈粉,這一年,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來到中國。12月17日,在中國官方發布全麵放寬優(you) 化過境免簽政策後,“下一站,中國”話題又火了。《國際銳評》通過大數據搜索分析發現,這次政策一出台,“中國免簽”的搜索熱度迅速衝(chong) 上高峰。“太棒了”“我要去中國過新年”“喜歡這個(ge) 友好的國家”……外國網友們(men) 紛紛期待來一次中國行。
為(wei) 什麽(me) 關(guan) 注度這麽(me) 高?直接原因是這次免簽政策優(you) 化給力。從(cong) 時長看,中國把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nei) 停留時間,從(cong) 原先的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到240小時,也就是10天;從(cong) 範圍上看,適用口岸從(cong) 39個(ge) 增加到60個(ge) ,停留活動區域從(cong) 19個(ge) 省(區、市)增加到24個(ge) ,而且允許跨區域通行。路透社發表評論稱,“中國不斷放寬對旅客的簽證要求,鼓勵人們(men) 前往這個(ge)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占明跟《國際銳評》交流說,“全麵”一詞意味著中國從(cong) 時間、區域等多方麵、多層次對過境免簽進行了優(you) 化,更加方便外國人來華進行旅遊、商務、訪問、探親(qin) 等活動。同時,隨著國際旅客數量的增加,中國的旅遊業(ye) 等產(chan) 業(ye) 將迎來更多商機,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而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還將增進中外人民之間的友誼和理解,為(wei) 未來合作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從(cong) 去年7月開始,中國持續優(you) 化過境免簽政策。比如,今年5月,中國與(yu) 格魯吉亞(ya) 互免簽證協定生效;10月起,中國對葡萄牙、希臘等4國試行免簽;11月底,中國“免簽朋友圈”再添9國……目前,中國已同26個(ge) 國家達成全麵免簽,先後對法國、德國等38國單方麵免簽,對54國實行過境免簽,同157個(ge) 國家和地區締結互免簽證協定。
一張小小的簽證,背後是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努力。前幾天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免簽就是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一張“政策名片”。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ge) 月,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2921.8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86.2%;其中通過免簽入境1744.6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23.3%。尤其是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在境內(nei) 外廣受歡迎,今年以來適用此政策來華外國人數量同比上升132.9%。
從(cong) 湖南張家界等中國景點“長滿”外國人,到外國朋友“鑽”進深山學習(xi) 少林功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通過免簽來到中國,與(yu) 中國加深了互動。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一位外國網友直播了中國無人機送咖啡外賣的過程,稱中國“好像生活在未來”。從(cong) 街拍新能源汽車、體(ti) 驗中國“最深地鐵站”,到嚐試掌紋支付、體(ti) 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外國遊客看到了一個(ge) 真實、立體(ti) 的中國,體(ti) 會(hui) 到這個(ge) 東(dong) 方大國的熱情和友善。正如不少網友在社交平台上評價(jia) ,隻有親(qin) 自來一趟,才能“看到一個(ge) 西方媒體(ti) 永遠不會(hui) 展現的中國”。
如果放眼當前世界形勢,會(hui) 更加理解外國遊客來華的熱情。當前,地緣政治形勢日趨複雜,貿易保護主義(yi) 阻礙全球發展,世界開放環境寒意漸濃。前不久,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發布的《世界開放報告2024》指出,2023年世界開放指數同比下降0.12%,其中世界經濟開放指數、文化開放指數分別下降0.2%、2.4%。相比之下,2023年中國開放指數比2008年提高11.89%,升幅居全球前列。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了全球人、財、物流通,為(wei) 世界帶來寶貴的暖意。
也正因此,芬蘭(lan) 總統斯圖布對中國將芬蘭(lan) 列入單方麵免簽範圍表示歡迎,克羅地亞(ya) 日報用“好消息”來形容中國相關(guan) 免簽政策……丹麥生物科技企業(ye) 諾和新元全球總裁埃斯特·柏吉對《國際銳評》說,雖然免簽是一個(ge) 細節,但意義(yi) 十分重大,“人員流通越容易,我們(men) 來中國就越方便,我們(men) 之間就會(hui) 越來越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le) 乎。”熱情友善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開放包容是中國與(yu) 世界的互動方式。從(cong) 擴大免簽、讓外國人從(cong) “頭回客”變成“回頭客”,到不斷擴大市場準入、優(you) 化營商環境,中國正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歡迎更多的外國朋友來到中國、看見中國、感受中國、了解中國,並分享其中的共贏機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