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一座多元和諧的國際都市,澳門不僅(jin) 有著豐(feng) 富的曆史遺產(chan) ,薈萃了多彩的東(dong) 西方文化,還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外籍人士來到這裏工作與(yu) 生活。這些外國友人與(yu) 澳門這座城市一同經曆成長,見證精彩,他們(men) 雖然職業(ye) 不同,經曆各異,但都深深愛上了這片土地,並把澳門當作了自己的家。
來自葡萄牙的馬天龍是澳門一位資深媒體(ti) 人,曾先後就職於(yu) 澳門多家媒體(ti) 機構,目前擔任澳門商業(ye) 雜誌社社長。馬天龍在大學主修新聞,2003年,大學畢業(ye) 不久的他獲得了一個(ge) 來澳門工作的機會(hui) 。他懷著好奇與(yu) 期待來到這裏,開始見證與(yu) 記錄這座城市的精彩。
澳門商業(ye) 雜誌社社長 馬天龍:2003年,我見證了一係列重要事件。那一年,中央政府推出內(nei) 地居民赴港澳個(ge) 人遊,這為(wei) 澳門旅遊業(ye) 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改變。就在同一年,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正式成立,並將澳門作為(wei) 聯結雙方的橋梁。目前我們(men) 的一個(ge) 報道重點就是大灣區和橫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故事聚焦於(yu) 當地發展和區域融合。我感到非常幸運,有機會(hui) 見證、報道和講述一係列此生難遇的重大事件,這已成為(wei) 我生命中一段激動人心的旅程。
馬天龍表示,20多年來,能與(yu) 澳門一路同行是自己人生中最幸運的事。如今馬天龍不僅(jin) 在事業(ye) 上收獲滿滿,也在這裏擁有了幸福的家庭。
澳門商業(ye) 雜誌社社長 馬天龍:當年我剛到這裏時,我以為(wei) 我隻會(hui) 在這裏生活幾年,但過了一段時間,我開始覺得這裏成了我的家。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澳門是我的家。
澳門歐洲商會(hui) 理事會(hui) 主席官澤中來自葡萄牙,20世紀80年代,官澤中曾在澳門度過自己的少年時代。2017年,他又重新回到這裏工作生活。作為(wei) 澳門歐洲商會(hui) 理事會(hui) 主席,官澤中接觸了大批與(yu) 澳門有業(ye) 務聯係的歐洲公司與(yu) 投資機構。他表示,澳門憑借其獨特優(you) 勢正吸引著越來越多歐洲企業(ye) 的目光。
澳門歐洲商會(hui) 理事會(hui) 主席 官澤中:人們(men) 一旦來到澳門,就會(hui) 愛上這座城市,就想留下來。澳門具有一種非常國際化的氣息,這裏有著很好的營商環境。所以歐洲企業(ye) 認為(wei) ,澳門是他們(men) 在中國開拓業(ye) 務的良好開端。
65歲的高若今在澳門理工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已有4年。來澳門工作前,他曾在有著700多年曆史的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擔任副校長,他介紹,那裏保存了很多中葡交流的珍貴記錄。
澳門理工大學客座教授 高若今:曆史上,我所在的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中,曾有許多人在澳門學習(xi) 中文,我們(men) 有著非常悠久的交流曆史。他們(men) 也把許多知識從(cong) 中國帶到了西方,中華文明的影響鐫刻在葡萄牙文化的發展曆程中。
多年來,高若今一直致力於(yu) 推動中葡之間的學術交流,如今來到澳門高校任教,高若今更是親(qin) 身感受到中國飛速發展。
澳門理工大學客座教授 高若今:我非常推薦澳門作為(wei) 年輕人的求學之地。我認為(wei) 他們(men) 可以在這裏學習(xi) 新的發展模式,澳門特區政府通過推動經濟多元發展,正在創造許多新的機會(hui) 。這裏很適合外國人士施展他們(men) 的才華,這裏對創業(ye) 有很多激勵政策。一切都對外國人士很友好。
工作之餘(yu) ,高若今喜歡學習(xi) 書(shu) 法,品嚐美食,體(ti) 驗本地生活,這裏已經成了他故鄉(xiang) 之外的另一個(ge) 家。
澳門理工大學客座教授 高若今:這裏就是我的家,故鄉(xiang) 之外的家。我喜歡騎著自行車從(cong) 氹仔到路環,坐在河邊遙望對岸的橫琴,享受悠閑時光。我們(men) 非常喜歡看本地的精彩演出,這裏有土生土語話劇,有時我和妻子開玩笑說,我恐怕很難適應回到葡萄牙的生活了。
(總台記者 奚彧 李嵐 於(yu) 政之 肖中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